分享

这个6岁小女孩的哭诉,你看了只是笑翻吗?我感到深深的惭愧!

 宛爸育儿 2020-08-17

资深育儿专家

国家高级营养师、育婴师

宛爸 领衔打造

亲子阅读推广人维尼妈妈

电台主播维尼爸联袂奉献

食育|养育|微课|童书|故事|好物

这是我们的第 24 篇原创

文| 维尼妈妈

阅读需5-8分钟

上周六晚上,维尼爸上网看视频,笑得合不拢腿。

我好奇:看什么呢?

于是便看到了这样的一个视频。


视频中一个6岁的小姑娘裹着粉色的小被子,情绪激动地面对妈妈的镜头,缺思维清晰逻辑条理清楚地和妈妈讲道理:

女儿:妈妈,你把我养了这么大,还打我……每次打我的时候都是很重的打,我的腿都疼死了,你打我的时候我都会哭,你是不是很想让我哭?我哭了你就开心了是不是

女儿:但是,你说了我,如果你说了我不听,你也要好好说呀,也不能打人啊。  

妈妈:那我知道了,下次不打了好不好?

女儿:好的。  

妈妈:那说的时候你要听啊  

女儿:恩,我跟你说啊,就是,你把我养成这么大了,还打我,还闹我,还在我耳边叫,你有什么道理啊。妈妈。  

妈妈:恩。没道理,妈妈是错了。  

女儿:妈妈,我跟你说啊,你在车上说,你今天不打我的,你还骗我,你还骗我,你想怎么样?妈妈?这段话是不是很接受不了?

妈妈:恩  

女儿:恩,但是你要接受这些话,把他拍走。  

妈妈:我拍走后,我经常看视频,然后看着看着我就知道你说的那些话。我就记在心里。  

女儿:好的,但是妈妈,你看妹妹刚才都吓到了, 都不要你抱了,只要爸爸抱了,你看到这样子的情况下,我都不要你,妹妹又不要你抱,我们两个人很不喜欢你,为什么呢?妹妹嘛,看到你每天打我,我有点伤心了, 我都没有原谅你。  

女儿:要很久很久到明天我才原谅你,明天!  

妈妈:那我要不要走掉?要爸爸来陪你?

女儿:不用,不用走掉,但是你要把他记录下来。  

女儿:还有些话没跟你说呢。  

妈妈:你全部说完,我都听着  

女儿:你看你这么像个女仆和女巫……能不能安静一下,让我失望了一下,你想让我怎么样?  

妈妈:我想让你乖乖的睡觉。 

女儿:但是,你也不能这么凶的跟我说啊。我跟你说啊,好好的,陪我长大,长到6岁,长到6岁了你还打我,打我打我,打到我几岁为止你想要我让干什么?

突然想起了前几天我朋友跟我说,现在的孩子了不得,智商情商高得都要飞九重天了!

你和他斗智?他说不定在哪挖个坑等你跳;你和他斗勇?哎,没那个习惯,什么怒吼啊打骂啊,不是咱的教育风格。

看完此视频,每个孩子都是充满个性的个体这种感触更深刻了!

维尼爸看得哈哈大笑,我越看越一点都笑不起来。

我看到了20多年前的自己,在父母动手打我之后,哭着大喊:一定要打人吗?难道不能讲道理嘛?(哎,19岁我还被我爸揍呢,往事不堪回首……)

也仿佛看到了几年后的维尼,在我一次次情绪崩溃之后,她内心的愤懑和无助。

教育孩子,为什么一定要打?

说这句话时,我心特别虚。


前几天,维尼因一件小事惹我生气,可能是因为“姨妈”影响,心烦意乱,唯独怒吼才可发泄。

可是这样负面的情绪并不奏效,维尼竟然表现出暴力的行为:她打自己的脸。

我拉住她,声色俱厉:为什么要打自己!手不是用来打人的,说多少遍了?!

她竟不再打自己,而是用小手死命给了我一巴掌!

一时气急,我照着她的屁股使劲打了两巴掌。

也不知道是因为疼,还是被我吓到了,维尼愣了半天,憋着小嘴儿好像要哭的样子。她突然伸出手揉了揉我的脸,带着哭腔地说:痛痛飞,痛痛飞……”

一系列不经过我大脑的行为,换来的只是后悔。

反观维尼在行为中已经表现出来的暴力,难道就是凭空生出来的吗?

我想这和我的行为有很大关系。

如果一个家庭中的父母习惯用“棍棒出孝子”的方式教育孩子,那么这个孩子必定会认为,“打”可以解决问题,打完问题就结束了。

那么孩子长大后,会继承这种暴力,并且用在他教育自己的子女上。

这可以称为一种行为、习惯的遗传。

现在的教育理念倡导“不打不骂,正面教育孩子”。虽然我很是推崇这种教育方式,并在维尼出生时就发誓要把我父母对我教育的那一套摒弃掉,但是事实上,前30年形成的脾气秉性真的不是一朝一夕有了个孩子之后,就能修炼得体到位的。

我也会吼孩子,因为她做错了事,弄脏了地板,不好好吃饭,不按时睡觉。这些怒吼甚至动手打孩子,不过自己情绪的失控,或者说是将孩子做出气筒的一种方式,根本起不到教育孩子的作用。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会认为父母出现这种情绪是“强驴技穷”的表现,孩子抓住家长的软肋,更加有恃无恐。

在教会孩子控制情绪的时候,自己是不是也应当学会控制情绪?

有的家长会说,修理熊孩子,就得靠打!不打不长记性,你和他们和颜悦色,他们变本加厉。

前一阵子,合肥一熊孩子从28楼扔下15个啤酒瓶,被家长屁股打开花。网友们几乎一边倒地赞同家长的做法,因为这件事一旦造成不良后果,则是无法挽回和弥补的。

但熊孩子为什么熊?天生的?这肯定不是。心理学上有个词叫条件反射,还有个词叫无条件反射,孩子从出生除了吃奶等行为是无条件反射,不学而会之外,其他均是条件反射,通过模仿和学习。

如此说来,任何一个熊孩子的“熊迹”,要么从家长身上模仿,要么从外界来而家长疏于管束,一旦变得不可控,又没有别的更有效的方法,只会用巴掌和棍棒说话,也未必就能让孩子知错就改。

我也是被爹妈揍大的孩子,可是大多数的时候只记得挨打,却记不住因为什么挨打。要说用这种方式让孩子长记性,除非制造个几级伤残,否则,家长把负面情绪连同恐慌一同宣泄给孩子,倒是让孩子成了负能量的垃圾桶,今后沿袭这种暴力方式。

若说我一点记不住被打的缘由也不现实,多半也都是考试成绩没达到他们理想的标准,画画没隔壁家孩子画得出色。

有一次,我从美术班画大卫的石膏像回来,我爸觉得我画的不好,又不认真画,还总溜号,不由分说用皮手套就给了我两巴掌,我倒是也长了记性,下次再画,犹豫半天不敢下笔,老师问我想啥呢,我说我不敢画,我怕再被打……

行为和语言上的暴力,会让孩子变得谨小慎微,畏首畏尾。虽然现在长大了,过往的事也理解父母的苦衷,可是依旧告诉自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对于视频中妈妈一边拿着手机录像,一边向小女孩道歉的做法,有网友质疑并认为:教育应当坚持住自己观点,而不是反而被孩子教育,在孩子振振有词的时候向孩子道歉。

我并不能赞同。

教育并不是“家长即为正确”,“我说不行就不行”。在我看来,家庭教育更应当多学习多进步的反而是父母。

是非对错,并不能按照家长主观来评判,难道你就敢拍着胸脯说,作为家长的你,所说的所做的就都是对的?

视频里小姑娘的话引我们每个家长深思,是否对孩子存在欺骗?是否把他当出气筒?是否对自己的性格为不负责任?

反观,家长应当用什么样的教育方式,才能让孩子更为接受?

或许,我们更应当让孩子懂得,怎样才能发现自己错了,敢于承认错误,并且学会承担和原谅,学会尊重和解决问题。

话说回来:孩子,你有一个能让你把话说完,允许你表达并且倾听的妈妈,也是一件幸事,珍惜吧!

维尼妈妈:前媒体记者,专栏作者,亲子阅读推广人。

专注儿童发展心理及精神分析,育儿同时疗育自身

如何在公众号菜单找到我们的育儿文章

点击菜单栏宛爸食育——育儿热文

有态度的好文章都在这里!

关于这个公众号

由国家高级营养师、高级育婴师

宛 爸

领衔打造的互动育儿平台

10年经验积累 十余万家庭受益

0-6岁宝宝的全方位养育

营养辅食 | 科学养育

育儿热文 | 绘本阅听

好物推荐 | 定期微课

这是一个有温度、有态度的育儿号

宛爸育儿

“用现在守护现在,用未来遇见未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