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我不是小树枝》:内向、害羞的孩子,更应当被接纳

 宛爸育儿 2020-08-17

致力打造综合育儿公众号

国家高级营养师、育婴师

宛宁 领衔打造

亲子阅读推广人维尼妈妈

电台主播维尼爸爸联袂奉献

食育  |  养育  |  童书  |  故事  |  微课  |  好物

249个故事 播讲:维尼爸爸

点击绿色图标听故事

不!我不是小树枝

作者:奥拉·帕克

佟画 翻译

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

适合:3-6岁

给孩子的故事,给父母的文章

文 | 维尼妈妈

阅读需3分钟

生活中,外向、开朗的孩子总会获得更多的关注,他们会很大方地跟老师说“早上好”,会在众人面前落落大方地表演。

讲真,这样的孩子,在我们成年人的逻辑里,被定义为“懂礼貌”。

那么,那些内向、害羞的孩子呢?

这样的孩子,看见老师或者陌生人,会偷偷地躲在妈妈的背后,不愿意在众人面前展示自己,别的小朋友表演的时候,他宁愿做那个在旁边默默鼓掌、默默欣赏的人。

这样的孩子,在我们成年人的逻辑里,又被贴上了一层标签——不懂礼貌。

真的如此吗?

艾森克人格问卷(EPQ)中,有N、E、P、L4个量表,其中E量表代表人格内外向。

分数高表示人格外向,可能是好交际、渴望刺激和冒险,情感易于冲动。

分数低表示人格内向,可能是好静,富于内省,除了亲密的朋友之外,对一般人缄默冷淡,不喜欢刺激,喜欢有秩序的生活方式,情绪比较稳定。

内外向仅仅是说明了每个人人格中不同的部分,并不能代表外向就是好的,而内向就是不好。

只是,内向或外向各具优势,各有不同。

《内向者优势》的书中,作者指出,只有25%的人具有内向的性格,也就是每四个人中,只有一个是内向的。内向的人活在一个充满了大大咧咧、吵吵闹闹的外向者的世界里,使得他们本来就谨慎微小的声音被覆盖得严严实实,难怪人们都觉得外向是更好的性格。

假如你有一个内向腼腆的宝宝,你是否曾经强制地要求他“开朗些”、“活泼些”、“学学别人家的孩子”?

今天的这本绘本故事,或许能够给孩子和妈妈们一些启迪:

一只叫做海蒂的竹节虫,它长的和小树枝差不多。

虫子学校开学啦,但是谁也没有注意到新生海蒂,她默默地围绕在同学们的身边,胆怯又孤单。

就连老师上课的时候都没有注意到她,把她当成了衣架。

害羞的海蒂在心底里是多么渴望大家可以注意到她……

有一天瓢虫莉莉要做蜘蛛网礼物,在捡宝物的时候,本来想捡一支小树枝,结果发现了活生生的小海蒂。

后来大家想了个办法,让小海蒂也迅速地融入了这个集体。

感受到了大家的接纳,包容和爱,被接纳的小海蒂,利用自己的身高优势帮助老师够到最高的地方拿东西,把自己变成小桥帮助大家走过一个大坑,并且还成为了篮球高手。


这是一个充满了包容和爱的故事,让读过的孩子与身边每个不同的小伙伴友善相处,更是一本老师和家长都应当读一读的书:你的孩子,与众不同,你要接纳他的不同,发现他的闪光点……

这本书的前后环衬都有非常有趣,锻炼孩子的观察能力,请小朋友找出图片中的小蜜蜂、小蜘蛛、竹节虫等昆虫分别有多少只。

故事中的图画也可以让孩子来找由小虫子们组成的数字。可以说,作者用心巧妙啊~

--正在团--

用现在守护现在

用未来遇见未来

有温度、有态度、有深度的公众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