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天给娃做菜用20种食材,这是一种自我挑战,你能坚持吗?

 宛爸育儿 2020-08-17

致力打造综合育儿公众号

国家高级营养师、育婴师

宛宁 领衔打造

亲子阅读推广人维尼妈妈

电台主播维尼爸爸联袂奉献

食育  |  养育  |  童书  |  故事  |  微课  |  好物

文 | 宛爸

阅读需8分钟

▲前几天,我所在的一个妈妈群里,有位2岁宝宝的妈妈激动地发了一个红包。原因是当天宝宝终于吃了80克肉,达标了……

我看到这条消息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这在我们的学员群里面,根本不算事儿啊!如果宝宝能吃肉也要发红包的话,群里每天都要满天飞各种红包了啊!!”

更重要的是,对于宝宝来说,能吃肉真不算什么大事,能吃菜好像才是更重要的吧。

宛宁老师为今年最后一期小吃货养成班设计的冬季餐单里,平均每天使用到的食材都要有20种了。

▲从14号开课至今,短短10天的时间,我们的学员宝宝就已经品尝到30种蔬菜、10种不同肉类、9种海产品和十几种不同的主食了。

更重要的是,根据往期学员的反馈,宛宁老师对餐单进行了优化,在保证食材种类足够丰富、营养搭配均衡的前提下,把每一餐两道菜品的制作进行了调整,缩短了烹饪的时间。现在很难再听到抱怨说“做饭两小时,吃饭5分钟”了。

日常答疑

在我们的学习指导群里,日常答疑也是一项很重要的服务内容。

有妈妈不理解,宛宁老师也经常在宛爸育儿微课堂里进行答疑,和培训班的在线答疑咨询有什么不同呢?

微课堂中是以一问一答的形式来进行,家长咨询结束,一般不会反馈后续的效果,我们也很少进行持续的跟踪。

小吃货养成班的学习指导,虽然也是一问一答,但是由于有课程的学习和连续不断(一期课程45天)的分析-建议-调整-反馈这样的正循环,宝宝的很多问题都能得到及时正确的纠正。

比如下面这位已经跟随课程一年的轩轩妈妈,依然有非常头疼的问题

▲这是一位跟随了一年的老学员,因为外出旅游,回家后宝宝吃饭各种挑剔,甚至面条都必须是彩色的。

▲宛宁老师看完轩轩吃饭的视频,给出了建议。

因为轩轩一直跟随宛宁老师的课程,吃饭的基础还是比较好,轩轩妈妈在找到问题根源后及时进行了调整,短短三天时间就有了很好的改善。轩轩妈妈非常开心。

当然少不了各种育儿问题的咨询。

学员菜品展示

最后,还是要展示一下学员们为宝宝做的辅食。

随便选取几餐,营养搭配、色彩丰富的宝宝辅食。

小月龄课程

6-7月龄和7-8月龄课程,属于我们的精品课程,随报随学,不受时间限制。

课程的内容不仅包括各种食材如何添加,还有宝宝的生长发育特点、每个生长发育阶段的注意事项和常见病症的护理要点,让妈妈从宝宝的第一口米汤开始,就能科学地喂养,不再焦虑。

三翻六坐八爬,在6个月以后宝宝进入了大运动的发育关键期,添加辅食就开始尝试吃饭的学习,再加上乳牙出牙期容易烦躁,不会说话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的情绪,妈妈和宝宝都将度过一段艰难的磨合期。这时候育儿知识的储备和科学合理的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设计这两个小月龄课程也是希望能够给妈妈们提供一些帮助,缓解焦虑的情绪。

不知道妈妈们有没有这样的体验:

冲调好的米粉,稀稠温度都刚刚好,或者自己按照网上的辅食食谱精心制作了色香味俱全,堪称米其林五星标准的辅食,想想宝宝狼吞虎咽吃光的样子心里就乐开了花。但是实际情况是喂主子吃两口,祖宗就死活不愿再张嘴,勺子往嘴边送的时候,他就各种拧各种扭,头恨不得拧到背后,总之就是不给面子,不吃。

这种情况在小月龄课程的学习群是最最常见的问题了,但它又是最让妈妈焦虑,分析原因又比较复杂的问题。

学员遇到宝宝不吃辅食的情况,可以随时找宛宁老师咨询,只要能够提供视频,能按建议调整,都能很快地把宝宝的进餐状态调整好。

吃饭这件事,可大可小。为人父为人母,我们可能无法给宝宝提供无忧无虑吃穿不愁的未来,但是在生活中吃饭这件小事,在他学习吃饭,培养饮食习惯,建立味觉基础的关键时期,我们多一点学习和关注,付出更多一点精力,能给宝宝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培养正确的饮食习惯,就等于给宝宝一个健康的体魄,为他未来的生活做出了自己的一点努力。

最后和大家分享一段龙应台在儿子安德烈21岁时跟他说的一段话:

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吃饭这件小事如是。

---我们的品牌微课---

(点击下方图片参与课程)

用现在守护现在

用未来遇见未来

有温度、有态度、有深度的公众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