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一起步入清华:“小镇做题家”们的大世界 | 2020我的高考

 gfergfer 2020-08-17
山西省临汾市翼城县是一个躺在黄土高原沟壑中的小县城,这里没有很好的实验室,没有清北毕业的名师。但老师的尽职尽责、学生的发奋图强、父母的温暖守护、网校的系统课程,共同为这里点亮一盏盏通往外界的灯火。

盖方华和苏彦兆就是从这里走出去的两位“幸运儿”。

他们是同桌,亦是好友。今年九月,他们又将一起迈进清华大学校园,延续这份友谊,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的故事吧!

清华大学二校门


盖方华
录取院校:清华大学
学而思网校学习时长:8个月。
高考总分:682
(语文129分,外语142分,数学142分,综合269分)

高考中奖,超出预期

考完数学那天晚上,我去买了瓶饮料。像往常一样,随意扫了眼瓶盖。“再来一瓶!”从来都是中奖绝缘体的我,头一次体会到开盖有奖的快乐。当时我就在想,这份好运会不会延续到我的高考呢?

看到高考分数那一刻,我好像真的又中奖了。

出分之前对答案,估分最多660分。班主任听到后脸都黑了,我当时也觉得清华北大没戏了,只能安慰自己,去北航也不错。而万万没想到高考中最惊喜的科目是我长期“弃疗”的语文,错了两道选择题还破天荒考了129分。

682分,这个分数足以让我步入理想的大学,也算是给我的高中三年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心态佛系的高中生活

我就读的高中是县城最好的学校,现在回想起来,我的高中挺平淡的。

高一,我们学校实行封闭式管理,宿舍、教室、食堂三点一线,每天和同学老师呆在一起,没有太多高考压力。 

高二,我成为了一名走读生,生活琐事基本上也不再用我操心了。轻松,是高中前两年的主基调。

进入高三,备战高考的氛围越来越浓厚,我每天过着刷题、考试、再刷题的程序化生活。


题做多了,好像人也变得麻木了,除了间歇性的壮志和偶尔的不服气,大部分时间都处于特别佛系的状态。哪怕是疫情期间,我也没太焦虑,心态平和,按部就班地复习、上网课、刷题。

这种比较轻松的心态,成就了我的高考。


既然没有天赋,就埋头苦学

哪怕想要过佛系人生,在高中这个关于竞争、考试、压力的地方,也难免会迫使人去比较。

我在班里算不上头号厉害的人物,有几个更加聪明的男生被老师给予了更多的期望。虽然认识到自己的差距,但我还是不太服气。内心里总是想要冲一冲,不相信自己就比他们差。既然没有他们的天赋,那我只能埋头努力。

我的数学成绩不算差,但发挥总是不稳定。于是我针对自己的弱点逐个攻破

方法与套路:我很讨厌套路,喜欢用巧方法,但不是任何时候巧办法都会来得那么及时——回到课本,把每一个知识点都弄懂弄明白,并且熟悉每一种题型的解法,掌握好基本的套路,再去利用一些巧方法,做起题来就更加得心应手。

计算问题:我从初中开始计算就容易出错,但当时觉得问题不大没引起重视,到高中计算难度增加,问题就暴露了出来——计算问题只能更仔细,多检查。

做题顺序:再有就是做题顺序,立体几何是我的薄弱板块,经常被这道题卡住以致浪费时间,也影响之后考试的心情——调整做题顺序,把立体几何放到最后去攻克。

英语和语文是我的薄弱学科。高二开始,学校要求开始练高考真题。我选择了先做英语,每天1篇完型2篇阅读,就这样做完了5年高考的英语题。


在做题的同时,我尤其注重积累单词。在阅读中整理高频词汇,将词放置在不同的文章和语境中去理解,而不是单纯去背词汇的中文翻译。这种方法,不仅能够增加词汇量,更重要的是能在理解词汇的过程中培养语感,在做阅读、完型还有写作中都会受益很多。


对网校的信任

语文基本上是我的“弃疗”学科。虽然嘴上说着“弃疗”,心里却还是比较诚实。我知道自己的语文不好,也总是想要去抢救。学而思网校的语文老师郑会英,不仅教得好,而且课堂氛围好,对表情包和流行用语的应用甚至比零零后的我还跟得上时代,年轻的心态让我很喜欢。上会英老师课之前,我的作文一般也就45分左右。上过课之后的那次考试,我的作文头一次拿了51分。

郑会英老师作文课程截图

在这之前,我对网校就有好感,这之后,便多了份信任

后来,又报了顾斐老师英语课和章进老师的物理课。章进老师条理清晰,每次课前都给出大纲,让我对自己会学的东西有了解,学习起来效率更高。

顾斐老师注重听力和语法,这刚好是我的薄弱项,我在班里上课压力大。但是顾老师的讲解一针见血,课堂也全是干货技巧,收获颇大。

章进老师上课截图

高三这年,是网校的各位老师们,让我这位非天赋型选手在前行的道路上有了更多的底气


高考,不是孤军奋战

高考这个“战场”上,我庆幸这不是一场孤军奋战的战斗,感激与我一路同行的网校、老师、父母和朋友。父母从来没要求我一定要考去哪儿,爸爸和姐姐常年不在家,对我的学习心有余而力不足。妈妈全心陪读,帮我解决生活琐事。但他们的信任与鼓励给了我轻松平和的心态。

我是小县城长大的孩子,从小内向安静,不喜欢和老师和同学说话。但随着身边朋友热情的影响,我也在慢慢打开自己的心门,向更多人展现自己活泼有趣的一面。于是我有了越来越多一起同行的伙伴,也随时充满继续奋斗的动力。


越感幸运,越愿珍惜。

我的高中书页就此合上,但很多学弟学妹的战鼓仍在响彻天地。在此送给大家一些话:

能重学习,又复重一重学习之念。
最好的开始,就是从现在开始。
在战略上藐视考试,在战术上重视考试。
十年寒窗读书苦,只为一朝梦想成。我在清华等你来。


苏彦兆
录取院校:清华大学
学而思网校学习时长:8个月。
高考总分:686
(语文129分,外语140分,数学139分,综合278分)

即使被落下,也不服输

我的高中,充满了波折。

刚上高一,我进入了当时我们学校的四个实验班之一,最开始的学校生活由于人生地不熟,基本上由枯燥的学习组成。后来想想,正是当时被迫地专注于学习,才使我在前两次月考中拔得头筹

两个月后,我和身边的同学逐渐熟络,顽皮的本性开始显露,拉着我们班的前几名,一头扎进了游戏的深渊,成绩也不如之前那么稳定,开始在十几名的左右徘徊……那时的我,虽然在年级中排名靠后,但在班里也一直处在前三,说实话没有什么太大的压力。明明自己也想进步,但是往往没有努力的动力。

高二分班之后,我连滚带爬地进入了火箭班,突然发现身边坐满尖子生。一开始还觉得没什么,认为自己可以继续摸鱼,但我逐渐察觉,原来缓慢的上课节奏忽然加快,快到我走个神,再回过神时,就已经像是在听天书了。 


我终于意识到了:我被落下了。

最万幸的是,我从小是一个不服输的人。我收敛了贪玩的本性,因为我再也不想体会那种,身边的人都在点头,人群中的自己却只能一脸茫然的与世隔绝之感。

卷子一摞一摞地堆起来,嘴巴紧紧地抿着,克服着一浪一浪席卷而来的倦意,拼命睁开沉重的双眼,将黑色背景下一笔一划的白色字迹印入脑海,在粗糙的印刷纸上书写下自己的理解,这就是我的高二。

高二结束时,我的成绩终于重回巅峰。提前参加高三的二模考试,也取得了高三年级十七名的成绩,我终于又一次体会到了那种意气风发的畅快。


走进清华,坚定目标

高二暑假,我作为学校选出的优秀学生代表之一,参加了清华暑校

在那里,我认识了一群更加优秀的同学,认识了三位各具特长的卓越小导,见识了清华紫荆公寓的精致布局,体会了与全国顶尖人才共事淋漓尽致的感觉,参加了身处国家巅峰的大师们带来的尖端科技讲座。犹记得那时荧光夜跑时的恣意、夜晚狼人杀时的斗智斗勇、以及最后在离别前夕,于紫荆操场献上自己平生的第一次通宵……

在见识了清华的水木人文之后,我再也无法忍受自己混沌度日,直到那时,我才确定了自己的目标——考入清华


可是生活总是喜欢和人开玩笑,当你确定了自己的目标,才发现自己原来有那么多不足,要有那么远的路要走。当你决定认真对待每一次考试,希望得到更高的分数时,却不停地犯低级错误,在考场上心焦气燥紧张得不能自己,连正常的水平都发挥不出来。

高三上半学期的我,三门主课全线崩塌,原来擅长的数学,往往因看错题、计算错误或选择了错误的方法而频频失误;语文和英语本就基础很差,脑子里的单词语法寥寥无几,记住的成语和文言转瞬即忘,考场上看着模糊的题目不知从何下笔。


要不报个网校课试试?

月考后,我看着自己一百出头的语文,有些抓狂,明明自己这段时间也专门在语文上下了苦功,成绩却没有起色,想着不到一年后的高考,心里着急却又无计可施,这种焦急,在我注意到同桌盖同学那甩我一截子的语文分数时达到了顶峰。

按耐不住,我还是问了她:“你这语文……怎么学的?”

她思考一会:“要不你来学而思网校报个班试试?”

我在高中时一向没有补过课,听闻此言,也不由得有些踌躇。网课这东西有用吗?但我还是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报名了学而思网校的课程。幸运的是,我选对了。

我最先上的是女侠大大的诗歌课,与我们平时老师讲课方式截然不同,女侠就题讲题,但往往能从不同的题中寻找到一类题的普适性攻略。她梳理的诗歌题型,也为我记忆答题模板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再到后来文言虚词的讲解、作文结构与思维的拓展……我渐渐感觉,语文好像也不是那么难学嘛。

郑会英老师诗歌课程截图

除此以外,我还在女侠班上见识到了什么是真正的大佬,直到现在我都不敢相信,语文145分,是人能够达到的高度吗?不过,当我看到连这样的大佬也同样在女侠班里学习时,我不由有一份侥幸,毕竟身处县级城市的我,也能享受到和他们一样的教育,真的是幸运女神的眷顾呀!带着一丝丝的蜜汁自信,我在高三上学期最后的考试中,语文突破了120分,达到了以前从未敢想的高度。


高三的最后,心态要与实力兼顾

一开始的寒假与以往没有丝毫差异,作业-游戏-作业,后面却因突如其来的疫情,只能在家上网课。由于父母的工作原因,我往往都是一个人在家学习,整个世界仿佛只有闪着荧光的屏幕和成堆累积起来的卷子,尤其是数学与理综,那小山般的卷子仿佛要淹没我的整个生活。


那时,我们的语文课程进度也陷入瓶颈,一轮未完二轮难开,老师咬咬牙,干脆直接进入二轮,这一下可慌了我们这些感觉基础未打扎实的同学。

更何况,我觉得我的文言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一番纠结过后,我下了一个过后看来很明智的决定:每天抽时间观看之前由于时间紧张落下的郑会英老师的系统班课。多亏了这个决定,我没有让文言文在高考中拖后腿。

后来的日子都被枯燥的刷题占满,老师们仿佛也把重心从讲课转移到了讲题。那时每天晚上回家后听一会女侠的“唠叨”,是学习里最轻松的时刻

郑会英老师文言文课程截图

高三压力大,时不时需要一点活动来解压。而我的选择就是运动,最初我们班里一群人趁着吃饭的空隙跑到操场,短短二十分钟的足球时光,却往往能让我从心底里感到畅快,一周以来做卷子积压下的阴郁也都一扫而空。

除了运动,我也是一个资深歌迷,歌单里藏满了各种风格的音乐,心情不好时,就听一首简简单单的轻音乐,缺少斗志时,就听一首热血昂扬的摇滚……

我忽然发现,原来心态真的是可以与实力相提并论的重要因素,高考那两天我心态莫名的安宁,睡眠与平时无异。坐在考场上时,虽然有些微紧张,但并未影响到做题。
就是这样的沉稳,才成就了现在的我。

高考是面向所有学生的考试,要想冲击自己梦想的高校,就必须逼自己一把,该拿的分,一分不丢!可能这很难,但不拼一把,你怎知道你不行?

即使我们来自小城市,可能缺少质量优秀的资料、试卷,也难见到新题难题,我们也可以学会在旧题中思考挖掘,从经典的题目中摸索线索,寻找规律。

高考或许不是唯一的出路,但确实是一条公平且能改变命运的路,有自己的努力,有同学、老师的帮助,有学而思网校的补足,我们才有足够的幸运,完成自己的梦想,踏入了清华的大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