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古代战争史上的奇迹:公元前205年的彭城之战

 瓜子心 2020-08-17

秦国统一六国,兼并天下

秦朝末年,在起义军强大的攻势下,秦朝势力开始逐渐萎缩,天下大多落入项羽之手。此时的刘邦为了保全自身,选择接受项羽的敕封并前往蜀地。在大军入蜀之后,刘邦甚至将栈道烧毁,以向项羽表明自己没有争夺天下之志。

汉高祖刘邦画像

公元前206年,刘邦结束在蜀地韬光养晦的生活,率领汉军出蜀地,入中原,按照韩信制定的战略正式开始向东进发,进而夺取天下,楚汉战争也因此开始。公元前205年,刘邦率领汉军兵至洛阳城下,并打出为楚怀王熊心报仇之名,号召天下之师共同讨伐项羽。各地诸侯纷纷响应,一时间汉军的人数竟然达到了五十六万之多。

刘邦选择兵分三路同时进攻楚地,自己则率中军稳步推进,三路军的目标都很明确,那就是一口气攻下楚国都城彭城。一旦此地沦陷,正在与齐军交战的项羽将退无可退,成为野外的一支孤军。而刘邦从此就可以取代项羽的位置,成为天下共主。此时的项羽得知彭城危机,即刻率兵南下,不过,项羽此行仅仅带了三万精骑。

西楚霸王项羽画像


战前背景

自陈胜吴广在大泽乡发动起义后,秦帝国四处都不断出现了起义军并与陈胜吴广相呼应。中国古代一直讲究"师出有名",如果师出无名则在道义上就站不住脚,不仅不能够稳固军心,甚至还会影响到士气,士兵也极容易被策反。

起初各地的起义军均以推翻暴秦统治为口号,随着秦帝国势力的慢慢衰退,秦军的数量逐渐减少,秦帝国已经名存实亡。《史记·三十世家·陈涉世家》中曾记载:

"胜曰:'···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在。今诚以吾众为天下倡,宜多应者。'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胜、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享食,得书,已怪之矣。又间令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构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指目胜、广。"

大泽乡起义

在这种情况下,各地起义军都想要进而夺取天下,于是打出恢复故国的口号,寻找到原六国君主的后代并恢复了战国时期诸侯国割据的局面。这些战国诸侯们的后代虽然个人实力不足,仅仅是起义军夺取天下的旗帜而已,但是却也心怀野心,想要真正成为一国之主。在这种大背景下,每个人都想要成为继秦皇之后的新皇,进而开创出一个崭新的帝国。

然而项羽却不这么想,他仅仅是想做一方诸侯,否则也不会自封西楚霸王这一封号。在秦帝国大势已去后,项羽完成了对各路诸侯的分封,并逼迫各路诸侯尽快回到各自封地。但是,分封的标准却是由项羽制定的,这就导致许多诸侯都对此十分不满,十分希望重新进行利益划分。

公元前206年五月,刘邦与齐国宗室田荣相约一同起事,双方一同夹击项羽,楚汉战争自此正式拉开了序幕。在战争一开始的阶段,项羽处于很明显的劣势局面之中,自己被刘邦和田荣夹在中间无法动弹。在这种情况下,项羽命郑昌率兵迎战刘邦,而自己则亲自领兵迎战田荣。

复辟齐国的田荣

郑昌原本为秦官,与项羽之间有着私交。在项羽起兵后,郑昌决意罢官跟随。虽然郑昌很早就跟随在项羽身边,但却没有什么太大的建树,指挥军队作战的能力也远远不能和韩信相比。

项羽之所以派郑昌前去抵御刘邦和韩信的军队,其原因应当有二:

  • 第一,在汉军向关中进军时,张良曾经致信项羽,说汉王出兵仅仅是为了夺取关中而已,并非是想要与项羽一争天下。在此之前,刘邦就一直隐藏着自己的野心,所以张良此言也就很容易取得了项羽的信任,项羽也因此放松了警惕。

  • 第二个原因就是项羽太过自傲,认为即便是刘邦真的率兵来袭,也不值一提。自己只需要派遣一名小将暂时抵御住汉军的攻势即可。事实证明,项羽虽然自傲,但他却有着自傲的资本。

同年十月,汉军出函谷关,并在韩信的带领下生擒了郑昌,控制的领土范围日益扩大。刘邦在占据所有优势的情况下并没有贪功冒进,反而选择先在栎阳建立京都。这里原本为秦国的旧都,所以刘邦可以直接利用当地的古城墙进行防御。可见,此时的刘邦还是对自己能否赢得这场战争心存疑虑,在他的心中多少还是惧怕项羽的。

汉将韩信画像

在建立新都的同时,刘邦还积极平定后方残存的旧秦势力,主要是为了在将来与项羽决战时不会出现"后院起火"的情况。实际上到这一时期,项羽基本上是"大势已去"了,但是天不亡楚,项羽和他的三万精锐一同创造了军事史上的奇迹,那就是彭城之战。

汉军轻松夺取彭城

公元前205年三月,刘邦基本上完成了对楚地的合围,决定与项羽展开最终决战。不久,刘邦在洛阳昭告天下,向项羽宣战。随后刘邦亲自领兵奔袭楚国都城彭城,希望能够在项羽主力回援前将其一举拿下。

如今的彭城,也就是徐州

上文已经提到,古人讲究"师出有名",但刘邦攻楚已经失去了道德的制高点,毕竟是他撕毁与项羽的和平协议在先。在这种情况下,刘邦找到了一个非常牵强的理由,那就是打出为楚怀王熊心报仇的旗号,号召天下诸侯共同讨伐项羽。

其实刘邦、项羽和其他诸侯们心中都十分清楚,即便是项羽杀害了楚怀王熊心,又与刘邦有何干系?刘邦一不是楚人,二不是楚臣,不管是谁要为熊心报仇也都轮不到刘邦来报仇。许多诸侯以此为契机,纷纷宣布要讨伐项羽的"不义之举",故而与刘邦结成了联军。不过,并非是所有响应刘邦的诸侯们都选择出兵了,绝大多数的诸侯还是选择坐山观虎斗,既不出兵加入汉军,也不出兵援助项羽的楚军。

楚怀王熊心雕像

彭城之战,刘邦几乎把帐下所有的能臣猛将都带在了身边。樊哙、夏侯婴、曹参、周勃、司马欣、张良、陈平等。但需要提到的是,萧何并没有抵达前线,而是居中栎阳,负责汉军的所有后勤事宜。同时,韩信也没有参与到彭城之战中,此时的韩信尚且还在与章邯周旋于废丘,这就为后来的彭城之败埋下了伏笔。

此战刘邦集结了五十六万余众,并兵分三路进取彭城。其中北路军由樊哙、曹参、周勃等人率领,从朝歌进至定陶,再至彭城。南路军由王陵、王吸等人率领,经过叶县、阳夏至彭城。而中路军则由刘邦亲自率领,各路诸侯也都随着中军一起向前挺进,从洛阳出,经过雍丘后直击彭城。

负责后勤补给的萧何

而此时的彭城已经与一座空城没有什么区别,但凡有能力的主将都被调往齐楚战场,项羽本人也身陷前线不能脱身,城中只留下了少数的老弱病残。对此,《史记·项羽本纪》中曾有相关记载:

"汉之二年冬,项羽遂北至城阳,田荣亦将兵会战。田荣不胜,走至平原,平原民杀之。遂北烧夷齐城郭室屋,皆阬田荣降卒,系虏其老弱妇女。徇齐至北海,多所残灭。齐人相聚而叛之。於是田荣弟田横收齐亡卒得数万人,反城阳。项王因留,连战未能下。春,汉王部五诸侯兵,凡五十六万人,东伐楚。项王闻之,即令诸将击齐,而自以精兵三万人南从鲁出胡陵。四月,汉皆已入彭城,收其货宝美人,日置酒高会。"

至此,战争的结局似乎已经很明显了,汉军对于彭城是志在必得。而事实也确实如此,汉军不仅占领了彭城,还将周边的附属城池一并占领,日夜欢声笑语,举办大型宴会庆祝这一功勋。

此时的项羽可谓是已经走进了绝境,首先是与齐军的战争持续的时间过长,导致能够调动的主力部队基本上全部集中在齐楚战场的前线。其次,此时的彭城已经沦陷,即便楚军放弃对齐军的攻伐也已经退无可退,成为一支孤军。一旦此时项羽后撤,齐军就可以转守为攻,不断追击楚军。如果此时汉军也加入对楚军的围剿,那么楚军将无险可守,只能坐等被屠戮殆尽。

不仅如此,原本站在项羽一方的不少诸侯也已经叛乱投汉,虽然没有出兵助汉,但项羽已经得不到任何支援了。在这种进退两难的背景下,项羽出人意料的选择亲自率军回攻彭城。

楚军精锐骑兵

楚军大破汉军,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

项羽在制定下简单的战略计划后,就从军中挑选了三万精锐骑兵随自己星夜返回彭城。而他帐下的诸多大将都被留在了齐楚前线,继续猛攻齐军。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项羽的这种选择十分冒险,但也却是楚军能够翻盘的最后希望。如果项羽与汉军作战不能胜,而楚军却攻下了齐军驻守的城池,那么楚军便可以据险而守,再图霸业。如果项羽胜而前线楚军败,那么楚军依然可以退回彭城重振旗鼓。这一计划看似完善,但重点是必须有一路军取得大胜,否则楚军依然会掉进万劫不复之地。

刘邦、张良、陈平等人不可能没有想到项羽会有回师救彭城的举动,但是攻城必须要以步兵为主,并携带数量可观的大型攻城器具。如此,行军速度自然缓慢无比。而且一旦项羽从前线撤兵回援,汉军或是齐军的斥候都会察觉,汉军就会有充足的时间加固彭城城防,以等待楚军的到来。但是项羽此行却只带了骑兵而来,行军速度远超汉军想象。

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

很快,楚军就抵达了鲁瑕丘,在此大破樊哙所带领的汉军。随后项羽率兵继续进发兵至肖县,在黎明时分运动到汉军大营侧翼。天亮后,楚军便向汉军发起了全面进攻,汉军军营一时间陷入混乱之中,毫无招架之力。仅此一战,汉军就损失了约十万人。混乱之中,刘邦上马遁走,而项羽却紧追不舍。

在项羽追至谷水时,汉军又损失约十万人。刘邦本想遁入山区,以削弱项羽骑兵的优势,但却又损失了几万人马。此时的刘邦已经毫无战意,只想尽快逃回根据地,但在逃至睢水时又被项羽追上,十余万汉军又死于楚军刀下。慌乱之中,汉军将士出现了严重的踩踏事件,无数将士跌落至睢水之中被河流冲走。

此时的战场局势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本来占据着绝对优势的汉军,此时却被三万楚军骑兵团团包围,随时有着被全歼的风险。在这关键时刻,突然狂风大作,刘邦率亲兵趁乱逃出,这才躲过一劫。此事在《史记·项羽本纪》中有着较为详尽的记载:

"项王乃西从萧,晨击汉军而东,至彭城,日中,大破汉军。汉军皆走,相随入穀、泗水,杀汉卒十馀万人。汉卒皆南走山,楚又追击至灵壁东睢水上。汉军卻,为楚所挤,多杀,汉卒十馀万人皆入睢水,睢水为之不流。围汉王三匝。於是大风从西北而起,折木发屋,扬沙石,窈冥昼晦,逢迎楚军。楚军大乱,坏散,而汉王乃得与数十骑遁去。"

汉将樊哙画像

从上述史料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出刘邦在彭城之战战败后又多么狼狈,此战汉军几近全军覆没,刘邦的父亲、妻子都被项羽所俘虏,而刘邦只在匆忙之中带走了自己的子女。

在这段材料的后面还曾经提到,当时刘盈和刘乐都在刘邦的车上。随着楚军的追击越来越近,刘邦几次将子女扔下车驾,以减轻车驾的增加行驶速度。好在当时负责驾车的夏侯婴几次停车,抱起孩子才继续逃跑,这才为刘邦留下了血脉。被刘邦扔下车的刘盈就是西汉帝国第二位皇帝汉孝惠帝,而刘乐则是西汉帝国的第一位公主—鲁元公主。

刘邦在彭城之战战败不仅折损了汉军的大部分主力,还引发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那些曾经因为对分封不满而倒向刘邦的诸侯纷纷与刘邦划清界限,并宣布依旧对项羽效忠。刘邦因此失去了全部的政治优势,先前所取得的胜果也纷纷吐了出来。

同时,刘邦能够调动的汉军只剩下了韩信所率领的一支,但此时的韩信还未从与章邯的交战中脱出身来,无奈之下的刘邦只好选择征发老弱病残至汉军军中,更是让其他诸侯认为汉军大势已去,使刘邦陷入了完全孤立的政治立场之中。

本为秦将,后投降项羽的章邯


结语

彭城之战可谓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但却是十分经典的以少胜多的战役。虽然彭城之战前汉军究竟有没有五十六万人仍然不可考,但楚汉两军的兵力差距一定是非常悬殊的。在汉军遭遇大败以前,几乎占据着所有能够获胜的因素,比如拥有彭城及其周边城池的坚固城防,而且能够互相呼应随时支援。其次,汉军人数远超楚军,即便是进入拉锯战也无惧于楚军的到来。

但是事实往往就是这么出人意料,刘邦在有张良陈平辅佐的情况下也依旧战败于彭城。项羽仅仅用了三万精锐就使五十余万汉军溃不成军,甚至还出现了严重的踩踏事件。虽然有声音认为楚军不可能在追击战中斩杀如此之多的汉军,而汉军的大规模伤亡是由于踩踏。笔者不敢苟同,汉军的兵员来源本就比较混杂,绝大多数的汉军将士都没有经历过专业的战斗技能训练,和久经沙场的楚军如何相提并论?再者,一旦士兵失去战意和士气,那么又与手无寸铁的平民有何区别?

不过,项羽虽然在彭城之战中大败汉军,但却没有影响到后来的历史进程。当韩信加入到对楚作战后,楚军再次陷入了被动局面。直至最后,项羽自刎于乌江,正式宣告楚汉战争以刘邦胜出而告终。


参考文献:

1.《史记·三十世家·陈涉世家》

2.《史记·项羽本纪》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