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农村禁止烧秸秆是谁提出来的?科学依据在哪里?

 九州君子好人 2020-08-17

马上就是金秋十月,秋高气爽,到了收获的季节。但是每到10月份的时候,部分农民在秋收后为了方便省事,经常一把火把秸秆全部都烧毁。这种做法虽然看似省事但是却有无穷的后患。烧结杆和垃圾产生的烟尘和大量对人体有害的颗粒漂浮在空中,这些烟尘和颗粒随着空气飘散到四处。

给当地的居民日常生活和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危害。所以我国出台法律,全面禁止农村焚烧秸秆。那么为什么要禁止焚烧秸秆呢?有的人说焚烧秸秆是传统,在古代的时候焚烧秸秆是家家户户都做的事情。为什么到现在就不能焚烧秸秆了,有什么科学依据呢?

焚烧秸秆的害处——大气污染

秸秆中含有氮,磷,钾,碳和硫等元素。秸秆在焚烧之后,这些元素都会以氮氧化物或者氮氧化物的形式扩散开来,污染大气。

特别是有些农民为了省事,在收获之后就直接焚烧秸秆。这个时候的秸秆常常含有大量水分,焚烧的过程中由于不充分燃烧,还会产生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还有碳氢化合物和烟尘,这些都是大气污染物。并且这些污染物在阳光下还有可能形成臭氧。

而且还有很多人在焚烧秸秆的时候,也会把生活垃圾一起焚烧。生活垃圾中都含有塑料焚烧之后会产生大量有毒物质二噁英。

有研究表明,在收获季节的时候,大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的比值均达到峰值。其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居然是平时的三倍。而且在秋冬季节焚烧秸秆的高峰期,也是雾霾的高峰期。同时焚烧秸秆也贡献了绝大部分的二噁英。

危害人体健康

焚烧秸秆产生的碳氢化合物及烟尘以及氮氧化物还有可吸入颗粒物都可以严重危害我们的身体健康,首先危害最严重的就是呼吸系统,然后是神经系统,免疫系统以及生殖系统的生长和发育。

居住在焚烧秸秆旁边的农田中的人,患有肺病的概率比正常人要高出三倍。而且焚烧秸秆产生的烟尘对婴幼儿的危害更大。吸入了焚烧秸秆产生的废烟之后,有很多人都会产生头晕眼花,四肢无力,有的人甚至会呼吸困难。

破坏土壤结构

有很多人认为焚烧秸秆是可以肥田的。但是事实上并不是这样的,焚烧秸秆主要是把秸秆变成无机盐和一些矿物质,土壤需要的是一些有机物。所以焚烧秸秆并不能增加土壤的肥力,反而因为干燥会让土壤板结。而且本来一些养分是依靠土壤中的微生物去分解得,这是大自然的生态循环。但是人类主动焚烧,破坏了这一循环,导致土壤的物理性质被改变。也会影响来年农作物的生长。而且也会加剧土壤的干旱。

而且本来一些养分是依靠土壤中的微生物去分解得,这是大自然的生态循环。但是人类主动焚烧,破坏了这一循环,导致土壤的物理性质被改变。也会影响来年农作物的生长。而且也会加剧土壤的干旱。

引起火灾

焚烧秸秆也会引起火灾,在秋冬季节由于空气干燥,火灾的概率增加了。尤其是许多农田旁边就是森林,焚烧秸秆很有可能会引起大面积的森林火灾。每年由于焚烧秸秆而引起的森林大火都屡见不鲜。

如何把秸秆还田

秸秆作为一大农作物副产品虽然不能焚烧,但是也不能浪费。秸秆如果想要还田并且更好的应用的话,那么只能粉碎掩埋。秸秆还田可以增加土壤的肥力,秸秆中含有多种作物生长需要的有机物和微量元素,就比如碳酸氢钠和氧化硅。

而且秸秆富含有机质,粉碎之后更易被微生物分解,更加容易被作物吸收。秸秆中的微量元素还可以补充作物生长所需要的微量元素,真正实现生态循环式的作物生长。

而且秸秆还田还能改善土壤的性质和结构,让土壤成团粒状。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增加土壤保水和保肥的功能。并且还能促进微生物的生长。以前焚烧秸秆通常会把微生物给杀死。

而且秸秆在被分解的过程中会产生有机酸,能中和土壤的弱碱性,增加土壤的肥力,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而且秸秆还田能松土,增加土壤的松疏度,并且还能抑制杂草的生长。降解土壤中残留的农药以及重金属等对作物有害的物质。

但是秸秆还田也有许多不确定因素,那就是秸秆如果还田的话,那么接下来的杂草可能会变多。很有可能会增加除草成本和除草剂的使用。而且有很多秸秆腐烂的速度非常慢,这也会对接下来的耕种带来不好的影响。并且不同作物的秸秆也不同,所以提高秸秆还田的工艺手段是十分重要的。

我们使用收获秸秆的机器要普及切碎和铺匀的功能。切碎的秸秆要保持在10厘米之内,这样才方便秸秆的回收和利用人工切碎和铺匀,很有可能会出现漏网之鱼,并且人工切碎秸秆的效率也不高。

有很多人不想用秸秆还田,是因为秸秆还田很有可能会导致杂草的生长,但是如今有一个办法,既可以还田,也可以避免杂草的生长。根据土地的地形采取耕翻、旋耕等方法,这种方法能处理掉草根。即使秸秆还田,也不会出现杂草疯长的情况。

用秸秆收获机粉碎铺匀之后,如果有粉碎不均匀的或者铺平不均匀的地方。可以使用人工铺平,并且秸秆在还田之后可以撒一些尿素和磷酸钙。这些物质能有效帮助秸秆分解,或者可以用一些秸秆催熟剂,这些物质都可以帮助秸秆分解,从而更好地被土壤吸收利用。秸秆还田之后,我们也要科学地测量秸秆的腐烂程度,只有精准的测量才能知道下一步耕种应该做什么。

农业的发展要更加绿色,更加具有可持续性,所以秸秆还田是势在必行的。我国的土壤在工业化以来,多次使用化肥和农药,已经使得土壤酸化土壤板结的问题非常突出。

土壤的治理比之前更加困难,在使用秸秆还田之后也要注意防治病虫害。根据不同地区的土壤因地制宜来定制秸秆还田的方案,必要时可以搭配生石灰等秸秆催熟剂来帮助秸秆还田。

举报/反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