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冯静波原创丨价值与被价值——品读李小立最新诗作《荷塘》

 真言贞语 2020-08-17

价值与被价值

——品读李小立最新诗作《荷塘》

文/冯静波

“韩愈故里多英才,文润孟州黄河璨”。品读孟州籍诗人、作家李小立老师最新诗作《荷塘》,由衷此感!

李小立老师创作《荷塘》,可算是信手拈来。孟州市作协于2020年8月9日,在“国家级三A景区、河南省生态农业示范点”丰润园杜总经理的盛邀下,由作协主席王夏女士组织带队进行“文润孟州”采风活动。摄影老师带回大量采风成果,展于孟州作协群。其中便品读到了李小立老师的诗作《荷塘》。

这首诗,从开段便打动了我。“不止一次,见过花期正盛的荷塘/……世间美好的事物/无法进入苦涩者的心里”,诗人来时,不在花期,诗人本身亦或过了花期!

第二段便转折了。“丰润园的荷塘/弥漫着一池荷香。”借物喻事喻人,或多是诗人的思想魅力所在!荷花滋长于淤泥中,本身并不怎么散发香味,更别说荷塘,没了荷花,可能就一死水潭、臭泥洼!“净心/去尘/如深山古寺中传来心经”很是感染人!八月,初秋,荷花不败,思做“一座座空空的莲台”。我在想,诗人此时是否更想化着仙童,端坐莲台之上……

第三段,“还有高挑的蒲草和别的水生植物/它们和古代名士一样,出淤泥而不染,处淤泥而不染”,喻以弱小,不为出生环境而悲;不为那些不好的环境而改变!

第四段回到现实。不好的都遗忘了,只记下当前的美好。这或许也是诗人本身品质的展现!

这首诗,不细读,似乎很平淡,但却跌宕起伏。特别第三段的“蒲草和别的水生植物”,让人为之触动,在价值与被价值的年代,谁还在真正地坐在莲台上!

(学生冯静波2020年8月13日晨1点57分于孟州)

【作者简介】冯静波(男),重庆酉阳人,苗族。中国通俗文艺协会会员,孟州作家协会会员。2000年参军入伍,2002年退役,留驻地河南孟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