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未都:一只假碗要价16万,我想了一下说8万吧

 天宇楼33 2020-08-17


马未都现在是收藏界的大佬,手中珍贵文物无数,还开了私人博物馆,是很多人羡慕和崇拜的对象。其实马未都的收藏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在刚刚开始收藏的时候,他也曾有过打眼的经历。


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后不久,马未都经常到北京和天津的乡下去转悠,在古玩市场和老百姓家中买到了很多价值连城的珍贵文物。1989年的一天,一位天津的朋友给马未都打电话说,有一户人家收藏有多件古代的瓷器,现在想出手,问他有没有兴趣前去看看。放下电话,马未都立刻赶到了天津。

他的朋友介绍说,这户人家祖上曾做过嘉庆朝的翰林,在朝中立过功,为了表彰他,皇帝赏赐了不少瓷器、字画,一直被当做传家宝,珍藏了一百多年。这次因为家中急需钱,所以才拿出来变卖。

欢迎关注公众号:《藏纳天下》    后面精彩继续

听了朋友的介绍,马未都笑了笑并未表态,因为古玩一行,为了将东西卖出高价,往往都会编出精彩的故事,以表明这件东西的来头和其起伏跌宕的传奇色彩。看似不经意的说出,实际上句句都有设计,句句都有伏机,对此马未都心知肚明。

到了这户人家之后,主人拿出了几件瓷器,马未都一一看过之后,发现东西都对,都是清朝时期的瓷器,而且还有出自官窑的精品。可有一点,这几件瓷器多多少少都有残,这让马未都有些失望。

因为瓷器最讲究品相,经历千百年仍然保存完好的,价值连城,如果稍微有些残缺,有毛口,有纹,有冲,缺足,短耳的,那么价格也将大打折扣,往往不足完品的百分之一。


见瓷器都是残品,追求完美的马未都就没了购买的兴致,准备回家。那位朋友在一旁赶忙问道,你家祖上传下来那么多好东西,难道就没有一件保存完好的,拿出来给马先生看看,如果东西好一定给你好价钱。

听了这话,男主人看了自己的老婆一眼,暗示有好东西,但必须媳妇同意才能拿出来。一旁的马未都向女主人询问,表示自己来一趟不容易,如果家中真的还有好东西,一定要拿出来给自己看一下,在众人的催促下,女主人才极不情愿的同意将东西拿出来。

女主人带着众人来到了老宅子的一个小屋,里面有一个陈旧的大衣柜,打开里面都是乱七八糟的衣服,她在里面掏了半天,扔出一堆衣服。一旁的马未都心想,人家费力找出来的东西,如果自己不买,那不是太难堪了。经过十分钟的埋头寻找,女主人拿出来一个做工精美的盒子,一看就有上百年的历史。


打开盒子,里面是一只瓷碗,与外面有残的瓷器都是清朝时期的,所以马未都没有上手,就认为它应该也是真品。就问女主人要多少钱,她说要16万。听了报价,马未都心里有数了,因为这样一只碗的价值远不止16万,但马未都还是要还价,因为这是古玩行的规矩。他想了想,还了一半的价8万。

本来事情到这里,马未都没有发现任何问题,但接下来女主人的一句话,让马未都产生了疑心。她听马未都出价8万,立刻问了一句:“你能给现金吗?”按道理,买家出价了,主人一定要跟你讨价还价,让你再多出点。可她直接要现金,让马未都开始警觉起来。


但当时他并没有说透,表示没带现金,要回家取钱。过了几天,马未都再次空手来到了这户人家,这一次,他将这只碗拿了出来,放到了阳光下仔细查看了一番,发现是新的,行里话说“还烫手呢”!

《五月槐花香》中有一段台词,大意是:“买古玩,最怕志在必得,一心想着买下好东西,往往就走了眼。其次是怕急,人家设的套,给你制造紧张气氛,这一急,眼睛就漂了,看不准了。”马未都这次两样全占了,所幸在最后关头,凭借敏锐的嗅觉,才没有打眼上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