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水肿了怎么治?让中医大师告诉你!

 跟我学中医 2020-08-17


水肿是指组织间隙出现了液体增多,如胸腔、腹腔、鞘膜腔,或者是关节腔出现了积液。西医把水肿分为心源性水肿、肝源性水肿和肾源性水肿,以及局限性水肿,治法无怪乎“头痛治头,脚痛治脚”,而中医把水肿视为人体的一种整体上的管理失控,至于主要原因在哪里,需要按照中医方法进行辩证,找到了原因,对症治疗,疾病就会应药而愈。

中医把水肿分为以下七类:

第一:风水

症见眼睑面部突然浮肿,尿赤少,咳嗽、咽肿疼,怕风,脉浮,苔黄、舌边红;治则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用,麻黄石膏汤,消风散中。

第二:水湿困脾

症见肢体浮肿,身困倦,尿短少,脘腹满,食减,舌苔白,脉沉缓;治则防己黄芪汤,五苓散。

第三:阳虚

症见全身浮肿,面白神倦,四肢无力,手足冷、恶寒,头晕,心悸,腰疼、尿短,腹胀、气促,怕冷,食减,脉沉细,苔白、舌淡或紫喑;治则真武汤,济生肾气丸。 

第四:气滞血瘀

症见腹大如鼓,面暗胁痛,摸有硬物,颈胸(有)血痣,脉络胀怒,食减形,齿鼻时有血出,舌暗红干,脉细弦乎;治则逐水治标:调荣饮服。

第五:气血两虚

症见四肢及面部浮肿现,食少、神倦,心悸、气短,头晕、脉细弱,舌质淡;治则归脾汤,养荣丸,参苓白朮散加减。

第六:水邪上逆

症见全身浮肿、腹水膨兮,脘胀、胸闷气粗、平卧加剧,不食、尿少、苔白、脉沉滑矣;治则十枣汤,黑白丑丸医。

第七:经前水肿

症见眼睑或下肢微浮肿,经期乳房胀,小腹痛,血色瘀黑、量少或错经,     苔白腻,脉沉紧,经后消肿;治则温经汤,调经丸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