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不知药,永远成不了大医!

 跟我学中医 2020-08-17

中药是中医用以战胜疾病主要武器,古代医药是一家,名医往往就是药王,如扁鹊、孙思邈。然而,随着西方分科之学入中国,医药分家的思潮影响着中医,造成了“医不知药”、“药不知医”。这不仅不利于临证治疗,而且对中医的良性发展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因此,作为一个真正的中医,懂中药是必须的。

医不知药的危害很多,具体有以下几项:

第一、在中医不断发展传承的过程中,中医根据临床验证,积累了丰富的经方验方。然而,现代的很多中医,在使用这些经方验方的时候却发现没有多少疗效。究其原因,恐怕还是现代的中药出了问题,它们的药性远不如古代,现代的中药天然的少,种植的多,而且还有化学残留,用这样的药让中医提心吊胆,生怕出了什么问题,很多时候明明就是中药的问题,却能够怪到你开方的中医身上。效果不明显,也让中医怀疑自己的诊断和遣方。现代有经验的中医,往往用经方验方的时候就是加大药量,避免药效差从而带来的疗效不佳。

第二、同一种中药,品种繁多,影响因素也多。作为一个中医,要了解古方中药物在历朝各代的变化,否则很容易出问题。比如,如清末民初张锡纯的镇肝息风汤中茵陈,既不是现在常用的菊科植物茵陈,也不是现在常用的青蒿,而是北茵陈,实即猪毛蒿 。如不了解这些,不仅直接影响疗效,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第三、现代的中医水平临床疗效相对较差,这其中一个关键的原因就是中药出了问题。有时候明明知道什么症状,也知道方剂,但苦于没有好的药材可用。无药可用,犹如砍掉了中医的左膀右臂,有力使不出。

第四、中药和西药不同,西药的靶子是病变细胞,中药的靶子是经络,中医治病就是通过中药疏堵经络来实现的,对于细胞的功能亢进,中医就用中药堵塞经络,对于细胞的功能低下,中医就用中药疏通经络。更重要的是,对于细胞功能亢进或功能低下程度的多少,中医还要调整中药的用量或专门炮制中药,来达到应有的效果。比如,砒霜在治疗急幼性白血病时疗效甚高,但对其它白血病就差多了,原因就于原始的砒霜分解后的水合离子正好达到了对应经络需要的大小,如想更有效地治疗其它白血病,就需要对砒霜进行炮制,使它的水合离子变大或变小,从而正好达到对应经络所需要的程度,这样疗效就会大大提高。

第五、中药是复方,通过传统炮制加工工艺,会使不同的药材之间发生相互作用,更好激发药效。比如要想使药物入肾经,就需要盐灸;要想使药入肝经,就需要醋灸;要想增加药物温补性,可以姜灸,要想使药物具有止血的功能,可以炭灸。总之,中药炮制可以改变药物分解后的水合离子大小,改变药性。作为一个好的中医,不可不知。

第六、是药三分毒,毒在这里其实就是中药的寒热温凉偏性,大病治大病,小毒治小病,无毒不治病。但现在的中药绝大多数都被灭掉了毒性,没有了毒性,何以治病?更有甚者,中药店有一点毒性的药物都不敢卖,让人买不到合适的中药,如甘遂,马钱子,这些往往是治疗某些大病的要药。作为一个真正的中医,自己要懂得药物,懂得各种中药产地不同,炮制的不同,还要学会如何化解中药的毒性,避免毒副作用,如细辛,超过3克药店都不敢卖,其实,化解细辛的毒性,只需要久煮即可,用量可以超过30克。

历史上的中医不仅能够临床诊断开方,而且又非常懂药。所谓“医知药情,药知医用;药到病除,妙手回春。而当今的中医和医院仿效西医,把临床中医和药物机械地分开,造成了医生基本上不懂药情,医生不知药的底细,如何保证疗效?

中医要发展,一定要根据中医自身的特点,消除目前掣肘中医药发展的因素,中医最重要的一项就是把中医和中药有机地统一在一起,中医教育一定要从了解中药开始。事实上,传统中医的学习都是从认识中药开始的。医不知药,中医疗效就没有办法保证。

你也喜欢:

与其规范“非法行医”,不如全面放开!

利用生日判断一个人体质偏性的科学依据

中国要实现全免费医疗,非中医不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