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吕布换老板被骂“三姓家奴”,秦琼“六易其主”为何却被赞忠义?

 孤寡老人讲历史 2020-08-17

三国时期和隋唐时期是两个著名的战乱时期,出了无数英雄豪杰,吕布和秦琼就是其中的两位,两人都是以武勇闻名当世,可人生结局和历史评价截然相反。

吕布在三国时期多次改换门庭,被骂“三姓家奴”,而秦琼也不遑多让,曾经“六易其主”,却在演义中被誉为忠义无双。

同样是多次换老板,为何评价差距如此之大?本文简单说道说道,根本原因其实是吕布和秦琼在不断换主公的过程时,所采取的行为和性质截然不同。

先来说吕布,他早先是在并州刺史丁原麾下,而丁原对他非常好,史书上记载:“以布为主簿,大见亲待”,可以说丁原对吕布有提拔之恩,且当他是亲信。

当董卓看中吕布后,就算吕布为高官厚禄要抛弃丁原,交代一声后离开就是,古人本就有“君子绝交不出恶声”的道德观,可吕布却杀掉了丁原:“卓以布见信于原,诱布令杀原。布斩原首诣卓”

这种为名利杀恩主的行为从古至今都让人不耻,而且,他后来又干了一次,董卓对他也很不错,给他封侯拜将:“稍迁卓以布为骑都尉,誓为父子,甚爱信之。稍迁至中郎将,封都亭侯”

可吕布在王允的诱惑下,把董卓也给杀掉了,换来了“奋武将军,假节,仪比三司,温侯,共秉朝政”的权柄和名位。

吕布通过杀掉两位恩主换来了三级跳,达到了人生巅峰,但连续两次为名利杀恩主,实实在在暴露出了吕布是条养不熟的白眼狼的秉性。

所以,当吕布败给李傕和郭汜后,再投奔袁术、袁绍时,已经得不到信任,只有刘备心大,敢接纳他,结果吕布果然又起恶心,偷袭夺了刘备的徐州,诱因是和刘备交战的袁术承诺给他“二十万斛大米”

这样一个人,谁给点好处就背叛主公和朋友,骂他是“三姓家奴”已经是很客气了,古人大概也想不出更恶劣的语句。因此,当刘备在曹操面前提醒吕布很危险时,曹操就能马上反应过来,这样的危险分子留在身边就是害己。

再来说秦琼,他一辈子改换门庭的次数也不少,从来护儿到张须陀,再到裴仁基、李密、王世充和唐朝,一生六次易主,不过,性质上和吕布就有很大的不同。

秦琼分别在来护儿和张须陀帐下为将时,只是隋朝军队之间的内部调动,而转到裴仁基帐下,是因为跟随张须陀围剿瓦岗寨兵败,连张须陀都战死了,他不愿意屈身事贼,只好就近投奔名义上好歹还是隋军的裴仁基。

结果,裴仁基后来主动投降了瓦岗寨,身为其部下的秦琼也只好跟着投降,实际上,和演义中描述的不同,秦琼是不愿意上瓦岗的,他是隋朝的正规军出身,典型的职业军人,天生就对瓦岗寨这样的起义军反感。

之后瓦岗寨又败给了王世充,秦琼成为战俘,不得已又投降了王世充,但秦琼本就对瓦岗寨无爱,当时跟着裴仁基上瓦岗也只不过是随波逐流,不可能为了瓦岗寨去献身,为保命投降王世充也很正常。

但王世充也不是秦琼想选择的主公,于是,带着程咬金等人在王世充和唐军交战时,于阵前投奔了唐朝,也因此,受到李渊的厚待,并将他划拨到李世民帐下为将。

从秦琼的经历可以看到,他虽然一生六易其主,但其中只有两次是主动选择的,第一次是裴仁基,张须陀败亡,秦琼以隋将身份投奔同为隋将的裴仁基,从道德上来看,很正确的选择。

第二次是选择唐朝,唐朝当时占据关中,隋唐时期,基本上占据关中就被视为正统,王世充又是个胡人,在秦琼的认知里面,关陇贵族认可的唐朝才是隋朝之后的正统,他本就是被俘无奈才跟着王世充混,重新选择一个他认可的正统王朝去投奔也没错。

所以,秦琼的“六易其主”比起吕布的“三姓家奴”,无论是从行为和性质,以及古人和现代人都认可的道德价值观上,都超出吕布太多,一个是白眼狼,一个是正常的职业规划,当然是秦琼的名声好,吕布受唾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