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哈利·波特》教我们的6堂经济学课

 亮叔经济学 2020-08-17

1
商业无国界,自由贸易才是大义
 
我第一次读《哈利·波特》,还是念初中的时候。
 
我至今记得那个遥远的中午,我匆匆吃完午饭,去书店买了一本《哈利·波特与魔法石》,那是一本好漂亮的书。精美的封面,绿色的纸张。
 
我骑着车回到学校,教室门还没有开。我就坐在一片树荫下打开了《哈利·波特》。时间在那一刻停止了,我闯入了一个神奇的魔法世界。
 
交易创造财富,《哈利·波特》带给我的财富并非金钱,而是巨大的精神享受。一个遥远的英国作家,她的小说可以传到我的手上。我可以和她故事里的少年巫师们同呼吸、共命运,甚至在后来的岁月里一起成长,多么神奇的事!
 
这就是市场的力量。
 
如果市场之手被无情斩断,就像世界上某几个著名的奇葩国家,那里的孩子们读不到《哈利·波特》,他们的童年与世界上最美妙的故事失之交臂,就像哈利永远错过了那趟去霍格沃茨的列车。
 
2
市场经济是分配资源最有效率的机制
 
刚刚上市的《哈利·波特》,在极短的时间里,就可以被翻译成各种文字,摆在全世界不同国家的书店里。
 
即使穷尽人类的想象力,你也想不出有任何一种方式可以更高效的完成这样的宏伟目标。
 
飞机当然可以在几小时内把最新的《哈利·波特》运到国王的宫殿,并且由美丽的翻译用动听的声音讲故事给国王听;但是我们要讨论的,是如何惠及数以千万的普通消费者。
 
只要我们还不是生活在罗琳虚构的魔法世界,市场经济就永远是服务大多数人的最有效的机制。
 
3
贫富差距并非坏事
 
J.K.罗琳,穷困潦倒的失业妇女。凭借《哈利·波特》系列小说,成为了亿万富翁。
 
和我们普通人,产生了极大的贫富差距。
 
这是一件好事。作为罗琳的读者,我真心的希望她因为创作而富有,这也会激励更多的作者为读者创作更好的小说。
 
罗琳成为了亿万富翁,但她从每个读者身上所赚到的,微不足道。每本书带给她的版税最多也就几块钱。
 
贫富差距不是因为社会不公或者富人巧取豪夺,而是因为他们像罗琳一样服务了更多的人。如果你的产品能够服务几千万人,你也可以暴富。
 
4
信息市场需要自由竞争
 
《哈利·波特》故事一开始,没有人敢于提及黑魔王的名字,没有人相信哈利说的“黑魔王回来了”。
 
人们不愿意相信危险的逼近,宁可希望这是一个谣言,甚至希望哈利闭嘴。
 
但是随着故事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相信了哈利的说法,他的声音在信息市场中越来越有竞争力。
 
昨天的谣言成了今天的真相,昨天的异端成了今天的信条。
 
如果故事一开始哈利就因为传播谣言的罪名而被关进阿兹卡班,就会导致信息失灵,带来悲惨的后果。
 
5
要互相合作,不要彼此伤害
 
伏地魔所追求的世界,是一个等级森严,血统纯粹,巫师奴役人类的世界。
 
波特所捍卫的,则是自由与和平。
 
只有在和平的环境,大多数人类和巫师才有追求个人幸福的空间,而不是在战争中白白的送死。
 
《哈利波特》之后的系列电影《神奇动物在哪里》也延续了这一主题,传递着对自由与和平的珍视。
 
无论人类与巫师有着怎样的差异,有着怎样互相伤害的历史,并不构成他们在今天互相伤害的理由。煽动不同族群互相伤害,往往是少数人的阴谋。比如小说里的伏地魔和他手下的黑巫师们。
 
长大后我发现:在真实世界里,其实也有许多“黑巫师”。仇恨与敌意越多,他们的势力就越壮大。
 
6
捍卫真理需要坚定的信念
 
人类世界的巨大福祉,有时有赖于少数人的孤军奋战。
 
无论遇到多少艰难困苦,波特和他的朋友们始终勇敢的和邪恶势力作战。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人都牺牲了。比如波特的教父小天狼星,比如邓布利多校长。
 
他们的奋斗,最终保护整个世界免于奴役。 
 
像波特这样的少数人是非常关键的,相比强大的对手,他们的魔法未必更精湛,他们的谋算未必更高明。他们的胜利,更多的时候,是一种信念的力量。

同样,在市场经济被妖魔化的年代,是米塞斯、哈耶克等少数经济学家挺身而出,为自由市场辩护,肩负黑暗的阀门,留下真理的火种。

至今仍照耀着我们。
 
哈耶克说:“在任何时代,热爱自由的人总是罕见的。自由的胜利靠的是少数人。”“自由的前景确实非常暗淡,但如果我们能相信观念的力量,我们就不会输掉这场战斗。”

配图来自:电影《哈利波特》剧照
请把我「设置星标」,或者点击「在看」
以便第一时间收到推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