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纪江明:堰头村节孝留芳牌坊的故事

 二月崆峒览胜过 2020-08-17

堰头村里,有一座牌坊,四柱三间五楼,砖石仿木结构,清嘉庆三年(1798),为国学生叶成发妻梁氏建。上花枋中间砖雕阳刻“节孝流芳”四字匾额

时至今日,200余年的时光,像堰头村前的通济堰坝水,东流不复返。自宋肇基,堰头村700余年的历史,多少人成为岁月的匆匆过客。而梁氏孝顺公婆、抚育儿子的故事,却在堰头口口相传,历久弥新。

清雍正十年(1732)初秋的一天,一顶花轿从碧湖新溪村穿过保定向西而来,堰头村叶胜琳家里,张灯结彩,锣鼓喧天。年方十六的梁氏坐在花轿里,心随着轿厢的颠动,噗通噗通跳个不停。她从未去过堰头,叶家也是从媒人嘴里听得个一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梁氏没得选择,也不能选择。

或许,能选择的,是未来的生活。梁氏想起临上轿前,父亲有关侍奉公婆、敬顺夫君和课读子嗣的嘱托。父亲梁日森是秀才,知书达理。母亲朱氏,在她十岁时患病去世。小小年纪的她,在母亲缠绵病榻时,端药奉汤服侍在侧,多想母亲能痊愈下地,再教她女工针线。后来父亲又娶了继母齐氏,虽视她如己出,但她再找不回在母亲怀里撒娇赌气的任性了。

花轿抬进叶胜琳家院子,震天的鞭炮此起彼伏,响彻了堰头村,叶胜琳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叶家上溯几代,都躬耕田亩,惟衣食是谋,无暇诗书,家世卑微。到了他叶胜琳手里,上代的集腋成裘,加上他的勤耕苦耘、勤俭持家,田产渐丰。叶胜琳让儿子叶成发去读书,八岁入塾,现已为县学生员。只是叶成发自小体弱多病,需人悉心照顾日常起居。梁氏出身诗书之家,家教有方,勤女工、谨闺训,应该会是一个好儿媳妇。

梁氏果然没有令叶胜琳失望。

叶成发的病是请碧湖的郎中看的,但起起伏伏,一直得不到痊愈。用郎中的话说,病是从娘胎带来的,想根治不可能。梁氏说服叶胜琳和叶成发,亲赴处州郡城,找到最好的郎中,把他请到堰头,为叶成发把脉诊病。梁氏煎药端汤,侍奉左右。期间,顶着烈日,冒着风雪,多次到丽水城,去延请郎中到家。良药苦口,叶成发几次不堪忍受,大发脾气。梁氏都逆来顺受,苦心相劝。

同心千载痴情盼,守得云开见月明。一年后,在梁氏的悉心照料下,叶成发病愈了。梁氏又规劝丈夫继续学业。叶家家境优渥,但世代务农,地位低微。农家要由富及贵,唯一的路径是读书求取功名。

“你放心去求学,家里有我。”梁氏鼓励叶成发说,“家父母我会侍奉好,家中田亩我会照管好,你的亲戚我会款待好。

叶成发听从妻子的劝告,背负着家族的希望,去碧湖求师问学。后来考入郡学,获秀才功名。叶成发虽然在科举之路上未再前进一步,但他回乡后,夫妻举案齐眉,琴瑟共鸣,共同经营家务。叶成发在梁氏支持下,乐善好施,积极投身公益,屡修桥路,行人德之。又积极捐谷给社仓,松阳县令给匾予以旌褒。

那些年是叶家最其乐融融的时候,叶成发声望日隆,家业益广,家庭和睦,儿子一个又一个出生。

但月盈即亏,不幸接踵而至。

先是父亲叶胜琳染病,不幸去世。然后是母亲沈氏,突然中风,卧床不起,翻身要人抱,吃饭要人喂。梁氏服侍在床,没一日懈怠,直至沈氏去世。但祸不单行,叶成发在接连的打击下,老病复发。虽然梁氏四处问医,多方求神,仍然无果。叶成发英年早逝,留下二十六岁的梁氏和七个嗷嗷待哺的儿子,叶家的一切,都落到了梁氏的身上。

忙完叶成发丧事后的那个夜晚,梁氏坐在显得空荡荡的堂屋里,感到特别的孤单和无助。公婆走了,丈夫也走了,而她和儿子们的生活还在继续。梁氏想起自己临上轿前父亲的嘱咐,侍奉公婆、敬顺夫君,她已经完成了为人媳和为人妻的使命。不过,对自己而言,接下去的日子,不仅仅是课读子嗣,她还要担当起为人父的责任,守护和经营叶家产业。

梁氏一方面择请名师,严训七子,篝灯课读。凡有懈怠,即严加叱斥。当时堰头村人以“画荻丸熊”来形容梁氏教子。画荻,宋欧阳修四岁而孤,家贫,母郑氏以荻管画地写字,教其读书。丸熊,唐柳仲郢幼嗜学,母韩氏用熊胆和制丸子,使郢夜咀咽以提神醒脑。梁氏的苦心没有白费,七个儿子,除老大早当家,老六业儒(教书)外,其全部取得秀才功名。

除课子苦读外,梁氏操持内外家务,事必躬亲,夙夜不怠。虽一门寡母稚子,内外井井有条,家道不见衰落,反而日渐中兴。随着时光推移,七个儿子先后娶妻生子,先后购置田产,建造房屋,成为堰头叶氏最旺盛的一房。

即便是儿媳满堂,梁氏仍纺线织布,下厨烹调,躬身家务。对儿子,对媳妇,对孙子,以《叶氏家训》《叶氏家法》严加教诲。清乾隆五十年(1785)十二月二十三日,梁氏七十高龄,分别召集儿子、媳妇、孙子,进行训诲,并令老二叶黌兆笔墨记录整理成《训子篇》《训妇篇》《训孙篇》,责令儿子们尚其听之,媳妇们切宜听之,群孙谨听毋忽。

清嘉庆元年(1796)九月,梁氏八十三高龄,松阳儒学教谕孙咸宁,训导谢肇澍向松阳县呈文,请求旌褒梁氏。十月,松阳县知县傅秀漳向处州府请呈。同月,处州府知府修仁向浙江承宣布政使司请呈。十一月,浙江承宣布政使张启昆向闽浙总督、浙江巡抚、浙江学政等请呈。三院又向礼部请呈。嘉庆二年(1797)十二月,礼部呈请嘉庆皇帝,皇帝颁旨,给银三十两,准予建节孝留芳坊旌褒。节,指操守和贞节。孝,指孝顺,对父母尽心奉养并顺从。留芳,指留下好名声。

梁氏于八十六高龄去世,五代同堂,有孙子十八人,曾孙三十三人,元孙二人。 纪江明 个人简介: 纪江明,原名纪光明,因五行缺水,改今名。1969 年 6 月生。毕业于湖州师范学院中文系。曾在《青年文学》《萌芽》《文学港》《野草》发表中短篇小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