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色印迹 文脉相传 ——金寨籍艺术家回乡采风

 新用户5117idij 2020-08-17

六月的金寨汤家汇,云雾蒙蒙,骤雨阵阵,暑热焦渴。 20日—23日,由金寨县文广新局组织的“红色金寨——家乡情”艺术家一行20余人,前往大别山腹地的汤家汇镇开展写生、采风和惠民活动,重温红色经典文化。 20日下午,在豫东南道区苏维埃旧址接善寺,陪同参观的《汤家汇镇志》负责人介绍:大革命时期,共产党人詹谷堂在汤家汇笔架山成立了“青年读书会”,同时发展进步青年周维炯、漆海峰等加入中国共产党,成立党小组,因此,这里也是鄂豫皖地区最早的党组织之一;土地革命时期,这里先后诞生和组建了红四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同时也为豫东南、皖西北道区的政治、军事和文化所在地。接着,我们还参观了政治保卫局旧址姚氏祠、全国仅保存的两所赤色邮政局旧址之一的徐氏祠、少共赤南县委驻地旧址易氏祠、中共商南县委旧址何氏祠、赤城县六区一乡的列宁小学旧址、红二十八军战地医院旧址刘氏祠、李家老屋等十余处革命遗址。根据活动安排,艺术家们每到一处,都用手中的画笔、相机、微拍,记录了这里的风土人文、自然生态和发展变化。 汤家汇镇是红四方面军的主要发源地。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红色教育基地的建设,汤家汇镇的红色旅游资源保护和开发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多方面筹集资金,对10余处革命旧址进行了抢修和维护,她不仅成为红色革命遗址的历史见证,更为红色旅游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22日,在参观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汤家汇豹子岩会师旧址的胡氏祠后,一位画家深有感触说:在一片红色的土地上,不知道留下了多少英雄儿女的光荣事迹载入革命史册!为了铭记这段历史,书画家冒雨实地写生,用画图和文字缅怀革命先烈。 艺术来源于生活,艺术为人民服务。在汤家汇的几天采风、写生、惠民的活动中,艺术家不仅重温了红色经典文化,而且通过这次活动使书画创作更接地气。(辛夫)

采风团合影

参观一角001

参观一角002

采风一角01

采风一角02

采风一角03

采风一角04

采风一角05

采风合影

写生一角01

写生一角02

原安徽省扶贫办副主任、著名画家史贤龙

合肥市女书法家协会主席鲍梅峥

原安医大基础医学院党委书记杜继双

安广艺术学院院长张校中

惠民送作品

惠民送作品

合作山水巨作《大别山揽胜图》

知名画家卢德璋

作家/策划人辛夫

参观红色旧址01

参观红色旧址02

参观红色旧址03

参观红色旧址04

参观红色旧址05

参观红色旧址06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