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想知道金寨非洲维和漂亮女军官的真实生活吗?

 新用户5117idij 2020-08-17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明天就是中秋节了,对于远在异国他乡的人们来说,这一刻可能会更加思念家乡和亲人。9月12日,天南地北金寨人(tndbjzr5117)微信公众平台刊发金寨籍维和女军人陈燕的一封感人家书后,在六安乃至安徽引起强烈反响,许多读者留言想了解陈燕的生活和维和情况。昨日,小编会同新安晚报、安徽网记者通过微信的方式,采访了身在异国的陈燕。

陈燕在马里。

17 岁应征入伍

陈燕今年34 岁,父母都是咱金寨人。虽然她和丈夫把家安在了沈阳,但今年5 月在陈燕奔赴万余公里外的非洲马里时,丈夫也前往上海攻读博士研究生。

如今,陈燕的父母在金寨老家像照顾儿时的陈燕一样,照顾着不到3 岁的外孙子。每天,两位老人接送孩子去幼儿园,跟他讲述妈妈的故事。

据陈燕的父亲陈德富介绍,陈燕是家中独生子女,性格比较外向,但学习成绩不太理想。1999年,17 岁的陈燕在高考之后,没有继续读书。“她那年没考上好学校,当时年龄又不大,身体单薄,只有90来 斤重,总不能让她出去打工吧?”那时,曾当过5 年兵的陈德富便和妻子商量,送女儿去当兵。让陈德富感到意外的是,当他将自己的想法告诉陈燕时,女儿欣然同意。在陈德富看来,军营最能锻炼人, 肯定也能培养陈燕的意志品质。

3年之后的2002 年,当了3年通讯兵的陈燕通过自身努力,考上了,并于2005 年毕业。工作中,她与在同一个单位的军医丈夫,相识、相恋并喜结良缘,如今儿子也快3 岁了。

9月11日,正在非洲马里执行维和任务的金寨妹子陈燕,和战友一起制作月饼,寄托思乡之情。

主动请缨去马里

在常人看来,陈燕和丈夫有着温馨的家庭和稳定的工作。可是,作为一名军人,陈燕对这身军装有着自己的情愫。

2008 年,“5·12”汶川地震发生后,陈燕跟随部队前往地震灾区,历时66 天抢救伤员。用陈燕的话说,这次抗震救灾的经历,让她的思想得到了升华。今年年初,已经有了孩子的陈燕在得知部队要选拔第四批军人前往马里维和时,主动向单位递交了《请战书》。

       接到陈燕的申请后,单位领导对她的业务技能、身体和家庭状况等各方面进行了考察。“今年3 月25 日,我们进行了两个月的封闭训练,除了严格的体能训练,还学习各种法规、英语、法语、战伤救护等各种技能。”陈燕说。

今年5 月中旬,陈燕顺利通过各项淘汰制考核,成为中国第四批赴马里维和部队其中一员,和队友们登上了前往马里的飞机。

全副武装的陈燕

恐怖袭击无所惧

马里是典型的热带气候,在北方生活了十多年的陈燕只能努力克服。

“来到这的三个多月,我们从刚刚接手开展工作,到各项医疗生活物资接收,这里不像国内,除了正常工作生活,我们思想上也绷着一根弦,我们每天睡前都会把防弹衣、头盔,水壶挎包放在触手可及的地方,在这里的每一天我们都过得很充实很忙碌。”

危险随时可能发生。5 月31 日晚(北京时间6月1日凌晨),陈燕正在开会,突然听到一声巨响,她迅速进入掩体等待上级命令,一部分队员前去接伤员,她和一部分队员在医院准备好各种抢救预案,这就是战场,想起牺牲的申亮亮,陈燕哽咽地说:“亮亮,请你放心,我们会继续你未完成的使命。”

那次事件之后,父母很担心陈燕。“她妈妈都哭成什么样子,后来知道女儿平安没事了,我们还是天天晚上睡不着觉。”陈德富说,从那之后,一家人建了个微信群,尽管母亲知道陈燕很忙,但她只有一个要求,每天在群里看到女儿说声“平安”。

一封家书寄思念

没事的时候,陈德富总喜欢翻看女儿的微信动态。

8 月12日,他看到女儿发了几张和战友吃黄瓜的照片,一家人高兴坏了。“这可是咱金寨的种子种出来的!”陈德富说,送女儿去维和出发前,他专门在金寨买了200多块钱种子,不远千里送到沈阳,让女儿带着。

陈燕和战友们的生活环境很艰苦,撒哈拉大沙漠资源匮乏,可利用的物资有限,即便如此,他们还是决定一起做月饼。

“我们七十名队员就是一家人,一起过这个团圆节,也是寄托对祖国、家乡和家人的思念!”陈燕说,这是他们第一次做月饼,氛围特别温馨,而且月饼的味道也挺好。

日前,陈燕写了一封家书,被战友编发成微信在网上传播,感动了很多网友,更让金寨老家的父母热泪盈眶。

“她妈妈看了好多遍,看一次哭一次。”陈德富说,女儿入伍十八年来,一家人从未在老家一起过过中秋节,不过在二老心里,他们更希望陈燕能圆满完成国家交给她的任务。

     

( 卢军  、新安晚报、安徽网记者胡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