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湘江战役纪念馆桂北儿女参加红军的展览窗口里唯一的全州籍老红军

 探秘桂北 2020-08-17

   近两年来,因为参加桂北全州县的一些纪念场馆的建设,笔者多次到兴安县湘江战役纪念馆走访。展览窗口里,在桂北中央红军经过的县,全州籍红军最多,达77位。还有兴安县2人,资源县1人。其实,桂北一带参加红军的可能远不只此数,笔者采访时发现,好多全州当年参加红军的人士都没有统计,有些村子一个村子就有十多位,如才湾村。又如灌阳县文市望月岭村姓唐的地主家里有个丫头,名叫来寿,她在红军过境时逃出了火炕,当上了红军女战士。希望纪念馆继续完善这些资料。

   笔者在该纪念馆发现,在失散红军的名单中,有一位定居在全州的老红军毛八连出现在展览窗口。而在桂北儿女参加红军的展览窗口,只有一位参加红军的全州籍人上展览板,那就是肖合清。这是不是因为肖合清职务最高?那倒不是。全州有参加红军的副军级干部蒋有全。在笔者掌握的资料中,肖合清是唯一一位离休回全州的老红军。当然,还有主动回家当农民的全州籍红军,但那不算离休了。当年,肖合清回全州后,由于参与一些县里的事,为大家讲红军故事,一度是全州非常出名的人物。

湘江战役纪念馆里的肖合清:右边为参加红军的全州人肖合清

笔者很想了解这位老红军的经历,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之际,笔者有幸采访到他的家属。总算对他当年当红军的事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口述人是全州县全州镇民主街老红军肖合清的儿媳妇梁德华和他的儿子肖鲁西。我们采访到当过红军的人,都有非常高尚的品格。肖合清也是这样的人。

全州镇廖伟林书记(右)看望老红军肖河清的儿子肖鲁西(中)

     肖合清(有些资料书写作肖河清,也有些写作肖和青),1906年生。全州县石塘镇水澄村人。有一个弟弟名叫肖大利。中央红军过全州时,他们都给地主打工。因为饱受地主欺压,当红军过路该村时,给地主放牛的他,便放下牛鞭,带着本村三名青年参加了红军。但与他一同当红军的同村人,一去便杳无音讯,估计都牺牲了。八路军时在一一师,后在华东野战军工作。经过红军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后的肖合清可谓九死一生。他的手上、脚上、腰上,浑身是伤,可以说是经历过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的人。在长征时他吃过草根、树皮、皮带,甚至还吃过一种泥土(音“燕土”),抗日战争时期他还喝过自己的尿液。由于没有文化,他一生最高职务是营长。但离休时级别是副师级。

                记忆中悲壮的大战

肖合清像

肖合清说,他一参加红军便经历了湘江战役惊天动地的大血战。按他的话来说,那战斗打得可惨啦,死的人可是成堆成堆的,满山遍野都是!他的儿媳梁德华说,以后一看到红军血战的电影,肖合清想当年血战的悲壮场面,便忍不住失声痛哭。解放后,肖合清被邀请给人讲故事,可一讲到全州大战的时候,便忍不住失声大哭。          

他还参加过平型关大战,那场战斗虽然以我们八路军胜利而告终,但肖合清所在的部队也牺牲了许多战士,与全州大战一样,他也能听到同志们牺牲时鲜血如水喷薄而出的声音。抗日时有一次与敌人拚刺刀,他那个班12人,最后只余他一人活着。

                救命的皮背心

   过雪山前,有一位领导给过肖合清一件皮背心。那领导对他说,小肖啊,这件衣服你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丢,哪怕它被蛀虫蛀了!肖合清说,就是因为有这一件皮背心,他过雪山时才保住一命。

    红军过雪山时,许多人穿的衣服非常单薄。有一天,他与一二十位红军过雪山时,因为走累了,大家为了取暖,便背靠背休息。待他一觉醒来,他惊讶地发现,其他的同志都僵硬了,只有他因为某位领导送给他的皮背心,他才躲过被严寒冻死的悲剧。

       过草地时,他亲眼见过军马挣扎着渐渐陷入泥潭的悲壮场面。

             毛主席在雪山写字手发抖

肖合清长征时,有时会与毛主席同行。毛主席有在路上休息时坐着写字的习惯。在平地还好,但在过雪山时写字就不容易了。有一次,他在雪山上见毛主席拿笔在笔记本上写字。在寒风下,毛主席拿笔的手,是颤颤抖抖的,简直是写不起,但毛主席却还在写!

          最后一个儿子差点牺牲在战场上

 肖合清1945年结的婚,这年他39岁,还是组织“包办”的。妻子是江苏省赣榆县城头镇人,叫王蓝(是梁德华母亲的姐姐)。1924年生。1944年时她给一个地主当丫环时,因为忍受不了地主的欺压逃出来参加了革命。她比他少18岁。因为肖合清一直在战争中,生了四个儿子都因战争先后夭折。1948年生下第五个儿子,因为是在山东省以西出生的,他将儿子取名肖鲁西。刚生下儿子三天,遇国民党军前来追杀,他随军转移。王蓝坐在担架上,一连走了七天,为躲避国民党飞机与地上追兵,常躲在高粱地里,流了许多血。有一次,在敌人跟踪追来时,为了保护部队的安全,王蓝差一点捂死尚是婴儿的肖鲁西。

1955年许世友、唐亮给他的慰问信

                遗憾的一件事

肖合清是一个有恩必报的人。因为这样,有一件事便让肖合清感到遗憾。

肖鲁西一岁时,身患重病。肖合清与妻子虽想尽了办法,仍奄奄一息。由于这么大年纪了才仅有这么一个儿子,而其他先后出生的四个儿子都因战争的原因而离世,故部队的同志对此非常关注。为医治肖鲁西,部队也在为他们想办法。

一天,肖合清之妻王蓝行军时来到一位老大娘的家里。这位老大娘的丈夫也是老红军,后来牺牲了,他的家公家婆也都为了革命牺牲了。她发现肖鲁西呼吸微弱,生命垂危,便对肖合清他们说,在共产党管辖的某监狱里,关押着一位国民党政权的人物,那人医术高超,但犯了事,已经判了死刑,如果找到他,他肯定会有办法!听他这么一说,部队的人忙换了便衣,抱着肖鲁西找到那犯人,指着气息奄奄的肖鲁西说,只要你能救住这孩子,就免你死罪,放你出去!怎么样? 那囚犯见有了死里逃生的机会,连忙应承下来。那死囚开了几几幅药,果真将肖鲁西医治好了。

肖合清与妻王蓝和儿子肖鲁西

 肖合清知道是老大娘的主意救了儿子一命,便非常感激。他找机会与妻子来到那村子,想向那老大娘当面致谢。但残酷的战争已经摧毁了那村庄,他们没有找着那位老大娘。肖合清不甘心,他花了许多精力继续寻找自己儿子的救命恩人,都无果而终,这让他很内疚。为了寻找儿子的救命恩人,他还花钱在当地报纸了刊登了寻人启事,但不知那老大娘是没有看见报纸,还是被战争摧残了,反正一直没有出现。这让肖合清感到深深的遗憾。

    严格要求家人

   肖合清严格要求自己的家人。儿子、儿媳填有关表格,他不允许他们填他这位老红军,怕他们打着他的招牌做一些有损党的形象的事,要他们写他是“农民”。他严肃告诫他的家人:你们在外面办事,自己的路自己闯,不允许打我的招牌!

   文革时,梁德华见红卫兵的雨衣挺漂亮,想让肖合清给一件。肖合清不给她,而是给她钱说:你自己去买吧。梁德华作为红卫兵在长沙市红卫兵接待站借了三斤粮票,按当时的做法,一般是不用还的,但肖合清知道后坚持给她粮票让她寄给了长沙红卫兵接待站。

华东军区三野后勤卫生部第一后方医院会议学习与同志们合影

   只给予不索取

老百姓有困难,他把钱借出去,但他叮嘱儿女不能追讨。有一次,他的亲外甥买了半斤前来看他,他硬是退了回去。

六十年代,国家困难。按规定供给他的粮、肉,县里也供应不起。县里便让粮所供应他的大米,让酒厂供应他的酒糟,让他自己养猪。他二话不说,便真的自己养猪。他杀了猪,便请来他家的老百姓吃肉,吃后,还割一块让老百姓带回家。其它的肉便腌着,谁家有困难,他就给谁一块。那时吃肉,可不像现在这么容易。所以,许多当地居民都说肖合清待人好。有人让他把杀的猪拿去卖。他说,这是国家的,不能卖!

1970年肖合清病故后葬于全州县烈士陵园

    看望许世友半途而废

1966年梁德华跟随肖合清去看望生病的外婆,到南京时,肖合清说要去看一看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梁德华听了,心里很高兴,忙去买了两个大蟹,也想跟着去看看许世友。由于当时也有一些委屈,她也想跟许世友说一说。但肖合清发现后,怕梁德华多嘴,便没有去了。结果,大蟹死了,又没有跟着肖合清见到许世友,心一酸,梁德华忍不住大哭起来。

          为老战友作证

1966年他带着梁德华回江苏赣榆县,肖合清看着一位驼背的老人发起呆来,良久,两位老人忽然张开双臂拥抱着大哭起来。原来,老人是肖合清红军时期的战友,两人又走到了解放战争。就在跟随解放大军的队伍路过赣榆县,那老人回了一趟老家会老婆,岂料,这么匆匆一走,队伍便转移了,他再也找不到队伍。

晃眼文革到了,老人自称自己当过红军,但没有人相信,他生气时与当权者发生了冲突。这么一来,老人遭了难,他不仅被打成四类分子,连子女也与他“划清”了界限,老人天天在痛苦中挣扎。如今见到肖合清,算是见到了救星!肖合清便带着两个护理他的干部,到当地政府为老战友作证。这还了那老人一个“老红军”的身份,老人自此也享受到了政府的应有的待遇。

                不要非分之物

有一年,他发现县里少给了他的工资。他觉得这不是对他个人的问题,而是对他们这些老红军不尊重,便给上级写了信。上级很重视,忙让县里纠正错误,补发了他的工资。

县里主管的人还买了两担东西挑到他家里来,以示向他赔礼道歉,但他将那两担东西原封不动地退了回去,说,不是国家给我的,不是毛主席批准发给我的东西,我一分钱也不能要!

许多纪念物品大多不在了,只有这些

                 讲故事 流泪多

不管在哪里,只要有人知道他是老红军,便请他讲故事。因为往事太悲惨了,有时他也不想讲。但多数情况下,他还是愿意讲的,但讲起来,他总是忍不住哭。

1966年他肺出血,住在上海华山医院。当医院的人知道他是老红军时,人们蜂拥而来,纷纷请他讲故事。来人说,肖伯伯,讲个故事给俺听!他便讲红军大战全州、讲八路军大战平型关、讲解放军大战淮海的故事,讲着讲着,心一酸,便忍不住呜呜咽咽地哭起来说,死的人都能铺成长城了!陪同他的人唐志高,见他这么讲下去,比他在外面还累,为了他的身体,便让他提前出了院。

肖合清用过的绑带

                  遗物

听梁德华说,肖合清当年有许多纪念章,包括平型关大捷的纪念章,可惜当年以为没有用,保管不慎,多数丢失了。尚存的仅有渡江胜利纪念章、淮海战役纪念章等几枚。他用过的军用红军皮包,被人索取走了。如今只有绑带还有两条、照片数张、服装供给证、华东军区的干部优待证、国防部退休军官证明书等少数东西尚在。

蒋廷松原创

探秘桂北系头条号签约作者

台湾风光欣赏

第248期:闯红灯的严重后果, 怪谁? (城市纪录)

第247期:为报仇, 我扮美女杀鬼子(小小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