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探秘(47)探访桂北严关镇上马石村杨八姐的上马石, 也许不仅仅是传说

 探秘桂北 2020-08-17

桂北兴安县严关镇有一古关口,是中华名关之一,有桂北第一雄关之称。

古严关

《兴安县志》记载这样一个传说,大意是:古严关北面半里路远的地方,有座碎米山,山下的路边,有一块高八尺、长一丈、宽五 尺的石头。它竖像只船,横看像只鞋,上面刻着“上马石”三个大字。据说,这块石头是 杨八姐垫着上马的石头。 当年,杨八姐的哥哥杨文广被敌兵围困在古严关内,杨八姐带兵到古严关救援。这古严 关就建在两座高山之间,中间还修了一道千斤闸门,异常险峻。杨八姐带领救兵多次闯关失败,前后达49天。一天晚上,八姐想趁机探关。不幸被敌人发觉马屁股被射中一箭,马后脚也中了两箭,八姐也带了伤。 杨八姐正无计可施时,一个仙人给她送来了一匹仙马。杨八姐得了马后,心生一计,就让部下号啕大哭。 敌兵见杨八姐中箭,又听宋营哭声,认为八姐身亡,便趁机偷营。 他们还未杀进宋营,突然一声鼓响,宋兵如同天降,杀得敌人血流成河。杨八姐 想立即上马夺关,不料神马高大,几次上马未遂。正在危急之际,从天上掉下一只鞋子,正 掉在杨八姐身边变成一块石头。杨八姐急忙踏上石头,飞身上马,冲进了敌营,没等敌兵醒悟,敌人主将的脑袋已掉了地。宋军夺下了严关口, 把杨文广解救了出来。如今这上马石还静静地卧在碎米山下。

右为上马石巨石

从严关镇仙桥村委上马石自然村往南看,右为上马石,左也有一大巨大石头。

宋时,杨家将为保大宋江山,立下了不朽功勋。评书《杨家将》中人物,佘老太君女儿,排行第八,名杨琪,按辈分则叫杨延琪,字春花,排名第八,故叫杨八姐。杨八姐,传说中使梨花嵌金枪,嫁火山军部将、殿前司铜锤班指挥使,铜锤程普。据《下南唐》程普乃南唐鲁国公程飞虎之子,即程咬金后人,程飞虎阵前丧命,托孤于高怀德,后为令公收养于火塘寨。

上马石的传说吸引着我,2018年4月18日农历三月三过严关时,特意跑到那儿看了。上马石村与上马石大石头离322国道约300米,小车能到达石头数十米远的附近。

在上马石那块巨石从南往北看上马石村

上马石上有字

上马石上面刻着“上马石”三个大字,是清道光年间彭紫岩和唐一沛二人合写的一首诗:

山山山山山山山,峭壁谗岩步履艰。

欲向此中求吉壤,难难难难难难难。

近看上马石南侧

从北往南看左面那块石头

从南往北看

左为上马石,右侧有一巨石,两石夹着古道,但古道地面没有青石了。

中国古代,上马石上除了为了方便上马外,也被赋予了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地位高的人家上马石多为汉白玉制,其次为青石或花岗石。上马石又名骑马石,是上马的垫脚石,起于秦汉时期,清代较为流行。下马石则供主人下马用的,但“下马”被认为不吉利,也通称上马石,寓意官运亨通。

与那些专门制作的上马石相比,上马石村的上马石当然没有那么规范,但却更令人感到有神韵。

换一个方位拍摄,右边这块为上马石

据了解,上马石村有四五百人。都是杨姓。笔者遇到第一位杨姓朋友,是全州县咸水镇的女婿,为人热情,热心为笔者带路,找到了那块杨八姐的上马石石头。杨先生说,他们都是杨八姐的后人。平定了南方之后,他们便世代居住在这里。

上马石的村民

以上这两位上马石村的村民也说,他们是杨八姐的后人。我想找他们族谱看看,想听他们谈谈他们祖辈的历史,可惜他们太忙,未能如愿。但听他们那么一说,我倒相信他们有可能是杨八姐的后人,不知你以为如今?

蒋廷松原创

全州县原县政府大院内有一块古老的石碑,记载的是火星殿重修的历史,不知有谁能更清楚地了解它?

走进民国时大名鼎鼎的蒋余荪公馆

第353期:拍皮球(幽默微小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