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来到这个地方,我便想到了南宁历史上最悲惨的一天

 探秘桂北 2020-08-17

  前两天,本平台刊发了《“三街两巷”将再现繁华邕州,我最欣赏的是城隍庙里的悲壮人物》后,有朋友看了文章后问,越南(交趾)人攻进南宁后,是怎样对待南宁人的?这个问题问得好!

苏缄殉难处

        对待历史,我们不能戏说,让我们看看《南宁市志》(综合卷) 是怎么说的吧。据该卷《大事记》载:“是熙宁八年(1075) 十月交趾军入侵,陷钦、廉二州,破邕州四寨,杀土丁8000人。 十二月 交趾辅国太尉李常杰与副帅宗宜指挥水陆大军8万,围攻邕州城42天。知州苏缄 率领全城军民英勇抗击侵略者。九年正月十一日, 邕州城被攻破,苏缄全家壮烈殉国,侵略军 在城内大肆杀戮,据《宋史纪事本末》记载,共杀军民5.8万余口,后焚城而去。 ”这就是当时的情况。当时邕州被围42日后粮尽水干,全城无一人投敌,但越军破城后,不论男女老幼、和尚道士,将城中百姓屠杀,真悲惨而悲壮也!这就是南宁历史上的屠城之祸,与南京遭受屠城没有什么两样。

苏缄像

再加上在钦廉二州的屠杀,交趾军总计造成广西军民近七万人死亡,其中军人仅占四、五千人。交趾兵后撤时还抓走几万广西百姓前往越南做奴隶。

战争之前,交趾还是中国的藩属,每年向宋朝进贡,甚至其国王也是由宋朝皇帝册封为交趾郡王。但大战过后,宋廷则开始把交趾作为敌对一方进行防御,而交趾则成为地区强国。

正大建设的壁画可能是重现越南人攻城的画面

           交趾军获胜后,转攻桂林,北进途中,忽有大兵至,越南人惊呼“苏城隍兵至矣。”交趾军于是惊遁。明·苏 浚 在《重建怀忠苏公祠碑 》一文中则是如此记载了此事:“无几交人复乱,忽兵四面集,若霆若飚。交人惊曰:‘苏城隍兵至矣。’遂立解去,邕 人立庙以祀,赐额怀忠,盖特典也。”这也就是后来苏缄城隍庙的来历,后来人们简称城隍庙(正在重建中,预计很快完工)。

城隍庙就是纪念苏缄的

    苏 缄,福建晋江人。宋宝元元年(1038)中进士,出任广州南 海主簿,曾当面怒杖勾结知州、傲视下官的蕃舶豪商,继调武阳(今河南原阳)县尉,亲自 追杀无人能捕的巨盗,人称“精明耿介,胆识过人”。

苏缄就义处纪念碑在城隍庙之后,近看壁画战事

熙宁四年(1071),交趾(今越南)图谋入侵,邕州地处前沿,形势十分紧张。宋仁宗 赐苏缄为“皇城使”称号,取代原任知州陶弼为邕州知州,防御交趾的侵袭。到任后,苏缄 体恤民困,办事廉明公正,使经过战争浩劫的邕州人民获得生产的恢复和社会的安定。 

苏缄就义纪念处,也应该是南宁城的纪念处

兴宁路北二里北宋邕州衙署所在地苏缄殉难处

 当年交趾兵直逼邕州时,邕州守城官兵及峒丁、土丁仅2800人。苏缄虽然 知道敌众我寡,很难抵御入侵,但毫无动摇抗敌守土的决心,积极动员力量进行防务。他的家属也全部留在邕州,任 桂州司户的儿子苏子元携妻子来邕办事,因战事突发未及离去,苏缄只许其子回桂复命,儿媳仍留邕州同生死,以表抗交趾守邕城的决心。 交趾军合围孤城,苏缄率军进行坚决抵抗。敌军猛烈进攻20多天,直至除夕仍未得逞, 且伤亡1.5万人。交趾军统帅李常杰以10多万之众(有资料说是8万人,号称15万),竟然未能攻下兵力不满3000人的邕城,很不 服气。但围城已经一月有余,仍未见北宋政府派来援兵,近在咫尺的桂州刘彝迭接苏缄的告急文 书亦拥兵不救,后经各方谴责,方遣钤辖张守节率有限的宋兵3000人,于熙宁九年(1076)正月初四 来援,但交趾兵早有布防,在昆仑关设伏,让桂州援兵几乎全军覆没,张守节阵亡,余部投降。交趾军知张所部“善攻城,诱以利, 使之攻城”,同时发出“伐宋露布”和“劝降书”。苏缄均一一驳斥和揭露。 邕州孤城坚守42日,城中粮尽泉涸,军民饮用不干净的水源,不少人因此患有当时比较难以治愈的痢疾,战士也大多因饥渴伤病丧失战斗力。

这应该是就义纪念亭

通敌的廉州内奸向敌献计,教以“囊土傅城”之法,即把一袋袋泥土在城外叠起, 越军人数众多,“倾刻高数丈”,囊土并城高时,“蚁附而上”。熙宁九年正月二十一日, 邕城陷落。城溃时,苏缄父子与家人及通判唐子正与交趾军巷战,各人身负重伤,唐子正阵 亡。苏缄大呼“吾义不死贼手”,率家人回家(在金狮巷,今兴宁路西二里)燃起事前挖好 并堆满燃烧物的大坑,全家36人纵入火中殉国。 宋仁宗对苏缄御敌守城殉国深表哀悼,谥忠勇。邕城人民为纪念苏缄,建城隍庙,尊苏缄为邕城城隍,并于庙的后殿即殉难处建“苏忠勇公成仁祠”, 设苏缄画像及墓碑供后人敬仰及凭吊,宋哲宗皇帝御笔题写祠的匾额“怀忠”。城隍庙及苏 忠勇公成仁祠已于解放后建红星剧场时拆除,现尚存石砌阶梯及挡土墙基础,目前正在重修。 

工人们正在施工,相信离完工的日子很快了

在这场交趾人的洗劫中,南宁城的人民也表现得非常壮烈。据《宋史.苏缄列传》载:“邕被围四十二 日,粮尽泉涸,人相枕藉以死,然讫无一叛者。”全城没有一个叛徒!让我们记住苏缄,也记住宋代5.8万邕城百姓的白骨。历史告诉我们,只有国家强大了,才能避免那种惨绝人寰悲剧的重演!

木公原创

第503期:以爱之名

第502期:爱人之前学会爱自己(作家感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