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桂北全州镇推出的这条红、绿、蓝精品旅游线路你觉得怎么样?

 探秘桂北 2020-08-18

 全州镇是全州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历史悠久,自然景观迷人。为实现全州县发展全域旅游的意图,该镇党委唐小琼委员提出建设以全州县城为中心,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分别打造四条旅游精品线路的设想。其中南部为从三江口到邓家埠一河两岸红、绿、蓝精品旅游线路。

     灌江是全州境三大河流之一,也是水质最清澈的一大河流,沿岸风光秀丽,陆道是红七军北上经过之道,水道是昔日灌阳县民通中原与广西内陆的重要航道,沿岸的村落有着悠久的历史。此精品旅游线路以红、绿、蓝三色相结合的旅游景观,向游客展示其线路美丽的一面。所谓红,就是指红军(红七军、中央红军)经过沿岸的重要红色线路及遗址;所谓绿,就是指沿江一带的原生态的风光;所谓蓝,就是指沿江浓厚的历史底蕴与名人、古道、古民居、古祠堂、古码头、古民俗、古战壕、古渡口等传统村落构成的历史人文古景观。此线路沿岸结合防洪堤建设,可以建成一条步道,既可骑行、驾车观光,也可乘船欣赏两岸风光。

第一站是三江口。这里是全州古八景之一合江晓涨的景观,无论水路与陆路,都能欣赏其美景。

三江口风光

三江口欣赏雷公塔风光

     在这儿附近,有正在建设的3A级桂林湘山酿酒生态园,有湘山酒文化体验馆。在了解酒文化的同时,也可以品尝这里的美酒。

酿酒生态园

湘山酒文化体验馆

第二站,化子家古村与红七军指挥部旧址,地处灌江东岸,与桂林湘山生态酿酒生态园隔河相望。全州镇绕山村古时属恩乡,原称小山。古语有“恩建二乡出刀枪”。化子家就是绕山村委的一个自然村。这里便是全州武举解元李能元的故乡,村里有古民居,还保留着为李解元竖立的夹石(甲石)。广西天地会有三大王政权,黄金亮便是三大王之一的平清王,他就是此村人。当年黄金亮丢下清朝都司高官职位,加入农民义军,成为升平军的重要将领和天地会的首领,其经历富有传奇。1931的初红七军北上占领全州时,李明瑞、邓小平、张云逸等重要领导人驻地,其红色文化故事广为民间流传。

李能元中解元夹石碑

红七军指挥部旧址

第三站,灌江第一险要水关观音阁。在邓家埠古村的灌江畔,有从湘江进入灌江后的第一个险要的水道关隘,也是中原地区进入桂东北的兵家必争之地,乘船可体验其有惊无险的刺激,水关大坝下游有100余亩原生态溪洲,是尚未开放的处女地,可建成娱乐公园。1931年初,红七军进驻全州城,便在前沿观音阁山上设置有警戒哨。1934年国民党曾在这里修建工事,以防堵中央红军过灌江。山上有古战壕,是抗日战争时期为国民革命军第37军所修,还有碉堡遗址。抗战时这一带曾掩埋100多名国民党抗战殉国的官兵。在观音阁战壕里可俯视着灌江河上的第一险滩。

灌江第一险要水关

此山上观音阁里昔日有保佑过水关平安的观音塑像

  灌江两岸风光

河岸怪石

第四站,邓家埠古村与红军宿营地。该村在水运繁荣年代非常繁华,有昔日灌江河畔最多古码头,共15个,该村的最大码头也是全州县城上游河流的四大古码头之一。村里还有古渡口、古道、古井、古巷、古亭与红军住过的公祠。明朝时协助戚继光平倭寇的著名县令督应元就出自此村。红七军占领全州后,其前卫在邓家埠一带布防,以村里的公祠及地主家为宿营地,分配地主的财产给穷人。每年农历四月21-25日为此地全州镇、枧塘镇两地村民联合拔龙船的日子,是全州最早拔龙船的地方,与别地纪念屈原不同,相传此地拔龙船民俗是为纪念狄青而设。

红军宿营地之一督家祠堂,为邓家埠督姓村民修复。

仍在使用的古渡口

仍保留的古码头

河东全灌古道

古亭子

第五站,桂北乡愁家园。了解桂北历史文化,以唐以金老人所建的全州最大的民俗博物馆为主,这里有众多文物与修复的古建筑,有延续800余年仍在使用被列为桂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巨大古老水车。该博物馆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水车大坝处为中央红军部分队伍过灌江之处。此地有失散红军被当地村民收留,后定居在全州。博物馆旁,桔黄时节可以到果园欣赏金黄色的桔果、亲自品尝采摘柑果的甜味。

民俗博物馆建筑之一

邓家水车,中央红军过渡处。

第六站。邓家埠村委大庾岭传统村落与抗战遗址。大庾岭为广西传统村落之一,也是全州保存最好的古民居群村落之一。古巷子青石板路仍存,民居门头的雕花精美,古村的民俗文化、福寿文化、和谐文化,其韵味当是乃至整个桂北地区文化风情的特写。抗战时,自卫队在此伏击打死打伤20多名鬼子和一名军官。村里有多个待开发的地下溶洞,其中一个有数公里之长,据说能通大贵村。

幽幽古巷子

四季长流的古井泉,水质清澈量大

第七站,霭山脚红军宿营地与奇特的一家人。全州最早的三名共产党员之一唐崇悫出自此村,他由恽代英介绍入党,其兄弟有一人是国民党县长,有一人是留美博士,其父生日之日,李宗仁、白崇禧曾前来祝寿,此事仍为村民传为美谈。该村公祠与唐志豪县长家,也是红七军北上经过之宿营地。村里有多位村民加入红七军与中央红军。唐崇慈博士之子唐以荣教授,早年从事地下工作,曾任《中国青年报》总编辑的张黎群是他的中共地下组织领导人和挚友。

濒临的唐家古民居荒凉一片

民国时全县县长、桂林专署秘书长,有传奇色彩的唐志豪的住宅

朋友,看了此文,你觉得这条线路怎么样?若有高见,不妨请提出来!

蒋廷松

(观景作词)沁园春·纪念中央红军长征路过全州石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