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果不建这间“历史创新实验室”,这所学校很难明白教育资源可以这样配置

 板桥胡同37号 2020-08-18

近年来,创新实验室的建设在上海市控江中学成为学校治理和育人方式的新生长点。科创中心、文创中心、历史人文中心、媒体中心、生涯辅导中心,五大创新实验区初具规模,十余家市区级创新实验室成为学校一道风景线。一间教室一缩影,在此透过历史人文创新实验室的课程建设管窥学校的现代治理方式。

课程开发与实施:

尊重诉求,破墙融合

历史人文创新实验室建成后,在国家课程基础上,探索出了历史教师自主开发、跨学科联动开发、教育集团合作开发、借助校外力量开发、支持学生自主开发的多种课程多元开发途径,形成了依据教师专长、依据学生志趣、依据区域优势、依据信息化发展趋势的课程开发标准,实现了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2018年,学生提出成立历史戏剧社团的诉求,在重视和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要求前提下,为使其持久稳定发展,实验室将社团转化成课程建设,即按照课程标准提供配套资源的支持,解决社团课程化发展的后顾之忧。

具体来说,学校根据学生需要将社团活动排进课表,配置课时、教室、经费、导师、制度、培训等,这种开发方式,学校称之为基于愿景、自下而上、按需定制,以此把课程教学资源与学生需求较为精准地对接,更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发展。

课程成立后,社员招募、组织完善、课程开发、教材编写、活动设计、对外展示、社员评价等工作主导权都在学生,即采用赋权管理的方式。学校虽为学生配备了导师,但要求参谋但不代谋,管理而不束缚。

为使课程深度开发,学校请来上海戏剧学院名师担任导师,导师的功能更多的是为社团课程提供专业发展服务。

在打通高校、输入资源的同时,运作实验室的历史教师们思考如何为学生的戏剧作品搭建输出的平台,考虑到历史剧本有创作、展演和文化交流的三重属性,通过“青史杯”全国高中生剧本大赛、艺术节小剧场演出、参与海外联谊校文化交流三个平台,以赛事参与、公众展演、国际交流等方式带动课程深度开发,由此拓宽了课程资源,提高了课程品质。

教育部颁布的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强调历史学科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核心素养,因此在创新实验室的剧本创作中,特别关注引导青年学子在历史书写中传承中国基因、理解人类文明,在文化体验中锻炼史学表达、提升核心素养,以此树立正向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历史观。


历史戏剧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一面镜子。以尊重个性为起点,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管理,借助校内外融通的课程开发与实施方式,既满足了学校、教师、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也有利于打破学科之间、师生之间、高中高校之间、海内外的教育围墙,形成多元参与、协同共振的课程建设新局。

课程组织与评价:

跨界整合,创造可能

就课程组织而言,实验室以“打破学习壁垒,改变学习方式,创造学习可能”为理念。

在内容组织上,一是以历史史料为依据鼓励学生尝试创意设计和公众展示,为此与学校的文创实验室开展了跨学科课程合作,用艺术化的方式呈现表达历史研学的成果,组织学生历史创意作品展;

二是以历史遗址遗迹为对象组织学生开展情境化场景探索,为此成立了多学科教师联合团队,组织行走研学活动;

三是以历史文化为题材进行课题研究与实证,为此与学校的科技辅导中心形成了联合教研,科技辅导中心提供课题研究的宏观方法,而历史创新实验室则进行学生课题的个性化指导。同时以课程、讲座、社团研习、主题活动、实践体验为课程组织方式,开发了一系列历史学习创意项目。


上海本地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学校历史创新实验室的一个做法是:以主题串联乡土资源,以研学活动为实践路径,围绕主题设计行走路线与任务群,引导学生完成主题任务探究。每次行走之前,教师提供先导课,推动学生自主形成研学活动方案。

例如,围绕“百年工业看上海”这一主题,学生设计的研学方案从衣、食、住、行四个角度来管窥上海的工业化进程,由此确定的行走路线为:上海纺织博物馆(衣)——上海梅林食品有限公司(食)——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住)——上海铁路博物馆(行)。

课题研究渗透在行走中,学生选择的课题涉及多学科知识,实验室邀请了语文、历史、政治等学科教师以及校外专家共同指导。

在行走过程中,师生结成亦师亦友、教学相长的研学共同体,教师转型为学生“创想”和“创为”的引领者。研学中,学生或现场主题演说,或开展任务调研,或撰写研学笔记,教师跟进点评。

活动结束后,教师预留时间给学生整合资料,最终在研习发布会上展示研学成果。研习发布会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综合展示能力,教师用心倾听、诚恳评判并给出建议。

采用跨学段、跨学科、跨学校、跨文化、跨实验室等现代治理方式,增强创新实验室的辐射影响是学校的价值追求之一。

以学校历史创新实验室为例,其一,参与了市级项目和区重点课题;其二,服务于控江中学教育集团,尝试中考新政下的初高中衔接育人;其三,与上海市各历史学科基地、上海市中学创客教育联合体等建立了联系,联合开发课程活动。目前,学校还在环境育人、信息化管理等方面积极寻路,以期为实验室的课程建设提供更好保障。


来源 | 原载于《上海教育》杂志2020年2月AB刊,转自第一教育专业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