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6岁成为世界棋后,26岁被聘为大学正教授,她的绚丽人生令人惊叹

 雪花飘无声 2020-08-18

26岁应该是读研究生的年纪,她却直接被聘请为大学的正教授,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16岁成为世界棋后,26岁被聘为大学正教授,她的绚丽人生令人惊叹

可是,当我知道了她的人生经历后,便不再感到如此震惊了。

侯逸凡,9岁夺取世界少儿国际象棋冠军;

13岁,成为女子特级大师;

16岁,成为国际象棋棋坛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棋后;

18岁,正处在职业生涯黄金龄的她进入北京大学国际学院学习,在不耽误竞赛的基础上,两次获得学科综评第一;

23岁,她获得罗德奖学金——被誉为“全球本科生诺贝尔奖”的世界级奖学金,入学牛津大学;

2020年7月10日,26岁,她成为深圳大学史上最年轻的正教授。

时至今日,她依旧是世界上唯一一个等级分排在2600分以上的女棋手。要知道,国际象棋世界前100名只有2名是女性。

可能因为自己有孩子的缘故,我对这些有成就的孩子特别关注,喜欢了解她们不凡的成长经历。

16岁成为世界棋后,26岁被聘为大学正教授,她的绚丽人生令人惊叹

01、学棋经历

侯逸凡1994年出生于江苏省兴化市。

5岁时,她与小伙伴们玩玻璃跳棋,很快就能够战胜比她大几岁的哥哥姐姐们。父母知道后有点惊讶,就商量着给她报名一项智力运动。

那时少年宫里可供选择的智力运动无外乎围棋或国际象棋,侯逸凡选择了后者,只因“它的棋子造型很吸引人”,于是她进入少年宫的国际象棋兴趣班。

16岁成为世界棋后,26岁被聘为大学正教授,她的绚丽人生令人惊叹

一年后,她就拿到江苏省同年龄组的冠军,并在全国少儿赛上崭露头角。这有点出乎父母的意料。

16岁成为世界棋后,26岁被聘为大学正教授,她的绚丽人生令人惊叹

一年级的暑假,父母带着7岁的侯逸凡去山东投奔名师童渊铭。

有了名师辅导,侯逸凡进步飞快。2003年,她第一次代表中国参加世界少儿分龄组赛,获得了冠军。

后来的她在国际象棋的路上所向披靡,16岁,就成为全球最年轻的国际象棋世界冠军。

18岁那年,她进入北大国际关系学院学习。

2017年,侯逸凡成为当年中国四位获得罗德奖学金的本科生之一——罗德学者,这可是被誉为“全球本科生诺贝尔奖”的世界级奖学金。之后,她进入牛津大学攻读公共政策硕士。

16岁成为世界棋后,26岁被聘为大学正教授,她的绚丽人生令人惊叹

02、”天才少女“靠得不仅是天赋

现在的侯逸凡,是世界排名第一的国际象棋手,四次获得世界冠军,两次男女混合赛的冠军,是深圳大学史上最年轻的正教授。

很多人说她是“天才少女”,但她不喜欢这个说法。在她看来,自己只不过是在有所天赋的基础上,加上了高强度的训练,再加上机遇的结果。

从世界棋后到北大学霸再到大学教授,她凭借的绝不仅仅是天赋这么简单。她在大学和硕士攻读的专业与国际象棋并没有多大关系,我们看到的是她外在的耀眼光环,这其中的付出的汗水和艰苦,恐怕常人难以体会。

16岁成为世界棋后,26岁被聘为大学正教授,她的绚丽人生令人惊叹

据说,她上学期间虽然被各种比赛占据了大量正常上课时间,但文化课成绩一直不错,她曾经在进入北大的第一年发过这样一条微博:

“暖暖夏日,夜风微拂,我心飞扬解。。考试周终于结束了。。。。。这十天补七门课大半个学期的知识,这非人类的节奏在今晚告一段落!细细回想,虽然忙碌倒也异常充实,这算是一个真正的新开始,希望今后的自己在这方面能更得心应手。”

03、父母在孩子成长之路上的作用

从侯逸凡的成长来看,她的学棋过程顺风顺水,从开始学棋到成绩斐然,没有经历痛苦的抉择,也没有经历明显的挫折。那么,父母在这其中的作用是不是很小呢?

我觉得并不是,她的父母能早早地发现孩子的天赋所在就是一项非常难得的事情。再就是当女儿棋艺飞速进步时,父母带她去投奔名师童渊铭;三是母亲辞职陪她专业学棋。

可以说,这其中的每一步,父母的选择都很正确。这里面有父母的智慧和格局,也有他们对孩子的尊重和信任。

16岁成为世界棋后,26岁被聘为大学正教授,她的绚丽人生令人惊叹

女儿下跳棋比一般的孩子强,就想到让女儿去学一项智力运动。这不是每一个父母都能做到的。

当时带孩子去济南投奔名师,也是一个非常大胆的决定,对这件事,夫妻俩想得很明白,“反正(女儿)只是小学阶段,出去尝试尝试,不行就回来上学,影响不大”。

没想到,女儿资质很好,也非常热爱国际象棋,这让妈妈下定决心留在济南陪孩子学棋。

就发现孩子天赋这一点,侯逸凡的父母做得就非常好,而且中间没有走一点弯路。我觉得很多父母可能终其一生也没有发现自己的孩子天赋在哪里。

16岁成为世界棋后,26岁被聘为大学正教授,她的绚丽人生令人惊叹

04、父母如何早日发现孩子的天赋

我们通常认为那些有成就的人才是天赋异禀,比如那些比较知名的科学家、艺术家。但这是狭义上的认知。

从广义上看,每个孩子都有天赋,都可以在某一个领域做得很好,具有自己的特长,区别只在于有没有被发现,有没有将天赋很好的发挥出来

有的人很小就发现了自己的天赋所在,所以走得顺风顺水,比如侯逸凡。但也有的人到成年之后才发现自己的天赋。比如做了多年经纪人、四十岁才开始画画的凡高。

很多父母希望能够早发现自己孩子身上的天赋,以期成长得更加成功,更加顺利。那么,如何做到早发现呢?

16岁成为世界棋后,26岁被聘为大学正教授,她的绚丽人生令人惊叹

1、多观察

我们可以观察:孩子平时最喜欢玩什么?玩什么时最专注?

有的孩子特别喜欢汽车,有的孩子特别喜欢读书,有的孩子特别喜欢玩乐高。

喜欢汽车的孩子可能会在机械研制方面有所特长,喜欢读书的孩子语言表述能力强,喜欢乐高的孩子空间感知能力好。孩子所热爱的东西就蕴含着他们的天赋。

2、孩子“烦人”的特点中可能蕴藏着他最大的天赋

有些孩子特别淘气,他会把刚买来的新玩具给拆了; 有的孩子特别敏感,大人有时候不知道怎么回事就把他惹哭了。这些令家长烦恼的特质可能就是孩子的特长所在。

喜欢拆玩具的孩子有很强的好奇心和动手能力,敏感的孩子可能更能感知到别人的情绪。

16岁成为世界棋后,26岁被聘为大学正教授,她的绚丽人生令人惊叹

孩子的潜能会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这需要我们多多陪伴孩子,用心观察孩子,才能准确地判断孩子具有哪方面的天赋。

有了天赋是具备了孩子在某方面成才的基础,但并不意味着一定就能成才,还需要家长的正确引导和自身长期艰苦的练习。

愿每个孩子都能有机会发现自己的天赋,从事他们所热爱的事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