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浙江文化印记⑨︱天台神秀蕴和合

 anson46 2020-08-18

 开栏的话:

浙江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在这片神奇的沃土上,文物遗迹数不胜数,文化精品琳琅满目,文化样式异彩纷呈。去年以来,浙江省委宣传部与省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联合开展了“浙江文化印记”征集评选活动。通过广泛征集、专家评审和社会投票,前不久,包括良渚古城遗址、杭州西湖、钱塘潮、西泠印社、越剧等在内的首批20项“浙江文化印记”出炉。

这些“文化印记”是浙江文化积淀的翘楚,是浙江的文化瑰宝。《联谊报》和“同心苑”推出《浙江文化印记》栏目,每一期,我们都将邀请一位与印记密切相关的专家与记者同行,走近印记的现场,感受印记的魅力,讲述印记和它们背后的故事。

本期,我们去打卡天台山

导览专家

梁立新,天台山文化学者、台州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

天台山者,盖山岳之神秀者也!

东晋文学家孙绰《游天台山赋》中的这番感慨,在中国人的心灵世界中穿越了1500多年。

天台山之神秀,在自然山水之绮丽雄奇,更在人文渊源之深厚独特。千余年间,在整个中华文化圈内,天台山一直是一座人人仰止的文化高峰。正所谓“雄雄镇世界,天台名独超”。

天台山见证了中华传统文化中儒、释、道三家的重要发展时期,是佛教天台宗发祥地和道教南宗创立地,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在漫长的历史中,儒释道三家在天台山睦邻而居和谐相处,由此又形成了独特的天台山和合文化,这是中华和合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今天,当我们随天台山文化研究专家梁立新探访这座文化名山,实则是与历史长河中众多名人“同游”——在天台山华顶留下墨池的书圣王羲之,一生好入名山游的诗仙李白,天台宗开宗祖师智者大师,自称“天台白云子”的道教大师司马承桢,流连天台讲学的理学大师朱熹,和合文化的重要代表人物寒山、拾得……

“仙源佛窟有天台,今古嘉名遍九垓”。天台山在中国思想史和文化史的丹青长卷上镌刻下了自己永恒的印记,吸引一代代人慢慢体味与诠释。

早在1000多年前的唐朝,天台山就成为全国“网红”们前赴后继的“打卡地”,象征着那个时代的“诗与远方”。

李白说,“龙楼凤阙不肯住,飞腾直欲天台去”(《琼台》)。孟浩然说,“问我今何去,天台访石桥”(《舟中晓望》)。刘长卿说,“秋夜闻清梵,馀音逐海潮”(《送少微上人游天台》)。张祜说,“崔嵬海西镇,灵迹传万古”(《游天台山》)……

文人骚客从长安出发,由扬州经运河南下,渡钱塘江,进入浙东运河,再折南沿曹娥江、剡溪溯流而上,最后来到天台山。这就是浙东唐诗之路。

石梁飞瀑

“浙东唐诗之路是在‘前往天台山’这个目标驱动下形成的。天台山既是浙东诗路的目的地,也奉献了诗路中最精彩的乐章。”梁立新说。据统计,《全唐诗》及《全唐诗续拾》收载的2200余诗人中,先后有近300多人吟诵天台山,留下1300多首诗歌。

这些流芳千古的诗篇,写尽了天台山的神秀。“比如,天台山的瀑布尽显水的奇趣,多年来就引得诗人反复吟咏。”我们随着梁立新的介绍,首先前往领略雄奇的石梁飞瀑。这天下独绝的奇观,在李隆基《石桥铭》和张说《奉和石桥铭》后,览胜赋诗者不绝,传世诗篇不下80首……遥遥远望,只见一座石梁横亘于两山之间,从金溪和大兴坑两条山涧流下的溪水,犹如两龙争壑,穿梁而过,从数十米高的峭壁上直泻而下,正是“冰雪三千丈,风雷十二时”。

梁立新介绍,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看到石梁飞瀑时喜不自禁,他不仅从不同角度反复观赏,还曾冒险走过石梁桥,在日记中说“余从梁上行,下瞰深潭,毛骨俱悚”,记下了惊心动魄的感受。实际上,天台山是《徐霞客游记》开篇地,每年的5月19日被确定为“中国旅游日”,就是缘于徐霞客在这一天开始游览天台山。

天台山大瀑布

在我们到访前不久,断流60年的天台山大瀑布雄姿重现。这条瀑布落差300多米,九折而下,瀑声隆隆。孙绰在他那“掷地金声”的《游天台山赋》中写道:“赤城霞起而建标,瀑布飞流以界道”。晚唐诗人曹松则说“喷向林梢成夏雪,倾来石上作春雷”(《天台瀑布》)。而我们今日可沿山崖循栈道而上,仿佛行走于瀑布之内,从里向外欣赏瀑布,只见半空雪舞、水帘卷幕,又是古人所未有的体验了。

1000多年后,当我们身处烟霞缭绕的天台山中,依稀仍可追寻唐代诗人士子的神思。当他们怀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期待前往帝国的政治中心长安,内心充盈的是建功立业的激情。而当他们离开长安一路吟咏前往地处江南一隅的天台山,则是以朝圣般的执着心态跋山涉水,寻访可以寄托心灵的目的地。在天台山,他们同山水交流,与哲人对话,汲取人生的智慧,求得心灵的慰藉。唐诗之路开辟了一条与通往长安之路截然不同的新路径,并成为绵延不绝的传统,天台山亦由此成为中国知识分子心中一处文化圣地。

然则,天台山何以能在漫长历史中成为士人安放心灵之所?我们踏访千年古刹国清寺、道教南宗祖庭桐柏宫,深感中华传统文化中具有深远影响的各家思想长期在此相容共生,熔铸成天台山独特的文化魅力。

天台宗祖庭国清寺,静静坐落在一片翠绿山色环抱中。一阵新雨过后,水珠从长满青苔的瓦片和寺内遍布的古树的枝头滚落。前来进香的信众收起雨伞,在几位僧人的引导下鱼贯走入寺中。

国清寺

“天台宗是第一个中国化的佛教宗派,宗风远播,影响深远。”梁立新说,在日本、朝鲜半岛和东南亚,天台宗都有很大影响。特别是日本天台宗、日莲宗以及相关宗派,至今依然信徒众多。国清寺在中外宗教文化交流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各国信众千里迢迢赶来参拜天台宗“大本山”,礼佛之心极其虔诚。

创立天台宗的唐朝高僧智者大师,人称“东土释迦”。他把从印度传入的佛教教义与中国古典思想融会贯通,把佛家以解脱为本的出世思想与儒家以人为本的入世思想、道家以自然为本的隐世思想相结合,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与实践体系。

“其后,我们耳熟能详的高僧鉴真东渡扶桑,带去大量天台宗典籍。受天台宗教义感召,日本高僧最澄在9世纪初随遣唐使来到中国,历经辗转终于到达向往已久的国清寺。”梁立新说。今日,国清寺内矗立着三座石碑,记载着最澄在国清寺“卖金货纸”研习佛法,回日本后将天台宗进一步发扬光大的事迹。这是古代东亚宗教文化交流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章。

一山之中,佛寺与道观共存。天台山修道炼丹的历史可上溯至汉代。到唐代,司马承祯隐居天台桐柏山四十多年,开创了道教天台仙派。到宋代,张伯端倡导儒、释、道 “三教一理”,在天台山创立道教南宗,其修炼多年的桐柏宫则成为道教南宗祖庭。

“司马承祯的思想极受唐朝皇帝重视,他也是唐诗之路上那些且歌且吟的诗人们寻访天台山所热切盼望见到的人。”梁立新说,围绕着司马承祯的交际圈子阵容豪华,包括李白、王维、孟浩然、贺知章等,在文学史上被称为“仙宗十友”。

今日的桐柏宫是一座在原址附近新修建的道观,与年代悠久的国清寺遥遥相对。古寺新宫,晨钟暮鼓,诉说着天台山佛道双栖的神奇。

除佛、道之外,天台山的儒学渊源同样深厚。天台山是大儒朱熹一个重要的人生驿站,对朱熹理学思想的深化产生了重大影响。宋明期间儒学在天台山的兴盛,堪称天台山文化发展史上继隋唐佛学和宋代道学兴盛之后又一个文化高点。

天台山就是这样一座世所罕见的儒释道三家交融之山。在国清寺,我们看到道教人物王子乔被奉为护法伽蓝:他一身道士装束,端坐在吸纳了儒教精华的佛教寺院中,承担着护法重任。梁立新感慨地说:“儒家的‘天人合一’‘致中和’,道家的‘道法自然’‘天和’,佛家的‘众缘和合’‘圆融’等观念,在天台山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得到了有机的融合。”以人地和合、人际和合、身心和合为核心的和合思想之花,就是这样从儒释道三家沃土中生长起来的。

桐柏宫

中华和合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之一,这种“贵和尚中、善解能容,厚德载物、和而不同”的宽容品格,是我们民族所追求的一种文化理念。在天台山的儒释道文化中,在“和合二圣”的传说中,在天台山民间文化中,都包含着丰富的和合文化观念。可以说,天台山是中华和合文化的圣地,天台山和合文化是中华和合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特别是和合文化的代表性人物寒山、拾得,长期生活在天台山。以寒山、拾得为原型的和合形象,逐渐成为中华和合文化的象征。”梁立新说,寒山子的白话诗内涵丰富,思想深邃,风格独特,清新通俗,蕴含着深厚的和合文化思想。而寒山与拾得亲密交往和谐相处的故事,还被后人所神化,二人被民间传说称为“和合神”“和合二仙”,到清代则被封为“和合二圣”。古时“和合二仙图”上,还常配有四句诗:和气乃众合,合心则事和;世人能和合,快活乐如何?

在天台山,我们发现中华和合文化的历史脉络,也感悟其当代价值。中华和合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于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我们不仅追求物质条件、经济指标,还要追求“幸福指数”;既追求自然生态的和谐,也追求“精神生态”的和谐;在追求效率和公平的同时,还要追求人际关系的和谐与精神生活的充实,追求生命的意义。显然,这其中贯穿的主线就是“和合”精神。天台山作为一个文化符号始终提醒我们,要汲取中华和合文化的智慧,以“人和”为乐,以团结为贵,和衷共济,共享祥和。

作者:曾福泉、赵静、潘泓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