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安市,碑林区,碑林博物馆——唐“景云钟”

 东海若水斋 2020-08-18

2020-08-17

西安市
作者: 杨一苗

唐“景云钟”。

也许,你没见到过它的模样,但有可能听到过它的声音,在上世纪80年代的春晚,迎接新年的钟声就来源于它——唐“景云钟”。

这座重达6吨的大钟,现安放在西安碑林博物馆的一座小亭之中。相传唐景云二年(公元711年),唐睿宗李旦巡游至陕西周至,夜宿梦见祥云缭绕,遂下令铸造此钟。

始建于北宋哲宗元祐二年(公元1087年)的西安碑林,经历代扩充,收藏的碑石、墓志、石刻等文物藏品时代系列完整,时间跨度达2000多年。如今的西安碑林博物馆,是一座以收藏、研究和陈列历代碑石、墓志及石刻造像为主的艺术博物馆,这里珍藏着唐“景云钟”、石台孝经碑、大夏石马、昭陵六骏等一大批珍贵文物。

据西安碑林博物馆一级讲解员杨烨介绍,唐睿宗李旦书法极好,其书法风格一直影响到几百年后的元代赵孟頫,但现存真迹非常少见。景云钟上的292字铭文,为唐睿宗书写并撰文,也是目前其真迹留存最完整的一件作品。唐睿宗的爷爷是唐太宗李世民,父亲是唐高宗李治,母亲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哥哥是唐中宗李显,儿子是唐玄宗李隆基。“一家六口都是皇帝,李旦也就成了人们口中的‘六位帝皇丸’。”杨烨说。

已经1300多岁的景云钟高2.47米,腹围4.86米,口径165厘米,由26块铜片铸合而成。在钟体表面,有32枚凸出的钟乳。杨烨说,这些钟乳是铜钟的定音钮,它们所在的钟体特定位置,相当于乐器的黄金分割点,可以将钟声由清亮调整为浑厚,可见古人铸钟工艺的高超。

唐“景云钟”上精致的浮雕。

唐“景云钟”被保护起来。

为了保护这件珍贵文物,景云钟已经有几十年没有再敲响,但人们仍可以听到它悦耳的钟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每年播出的辞旧迎新钟声、西安市中心的报话大楼钟声,都来自景云钟钟声的录音。

“咚——咚——”,从清晨到日落,居住在西安市中心的居民每天都可以听到厚重悦耳的钟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