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马穆鲁克骑兵可以轻松对付三个法国骑兵,但是一百名法国骑兵可以一百个马穆鲁克骑兵势均力敌,三百个法国骑兵在大多数情况下都能战胜三百个马穆鲁克骑兵,一千个法国骑兵总能战胜一千五百个马穆鲁克骑兵。” 随着远征埃及的拿破仑·波拿巴说出这句话,这句话便成为评判近代骑兵与古代骑兵差距的标准答案,而被多次引用。 谈起马穆鲁克骑兵,很多对此不甚了解的读者可能都会感到疑惑,毕竟相较于远征欧亚的蒙古骑兵,马穆鲁克骑兵在国内的名气并不大。 但是马穆鲁克骑兵可不是二流骑兵,相反它古代最优秀的骑兵之一。 这支骑兵部队以奴隶兵为核心组成,这些从小开始就在专门的军事机构里接受军事训练,个人武艺极高,他们既可持枪冲锋也可以在马上骑射骑射,还可以下马充当重步兵坚守阵线。同时,由于马穆鲁克规定只要在战斗中取得战功就可以摆脱奴隶身份,甚至可以成为将军,所以马穆鲁克骑兵在作战时也会异常勇敢,在1260年爆发的阿音札鲁特战役中,马穆鲁克骑兵就曾击败过不可一世的蒙古骑兵,保证了整个穆斯林地区的安全。 但就是这样的一支骑兵部队,却在1798年金字塔战役中,败给了不久之前还是平民组成的法国骑兵。 如果说是依靠着法军炮兵和步兵的强大火力,法军骑兵才击败了马穆鲁克骑兵,但在金字塔战役结束之后拿破仑深感马穆鲁克骑兵个人武艺高超,也专门组建了一支由马穆鲁克组成的骑兵部队。 这支骑兵部队被拿破仑带回欧洲,和其他的法军骑兵部队一起作战,但欧洲的战争中这支马穆鲁克组成的骑兵并没有太亮眼的表现,战斗力只和其他的法军骑兵部队相当。 这似乎证明,在同样的步兵和炮兵支援下,由个人武艺精湛的马穆鲁克组成的骑兵部队并不会比法军骑兵部队强大多少。 在多次的欧洲战争中,个人武艺精湛的马穆鲁克骑兵经常被奥地利骑兵和俄军骑兵以密集的墙式冲锋击溃,最后这支马穆鲁克骑兵也只能用和法军其他部队一样用密集的墙式冲锋进行作战。 从这个案例中便不难看出,真正决定近代骑兵和古代骑兵差距的从都不止是火器! 那么除去火药武器的使用,到底是什么让近代骑兵总是能一次又一次的战胜人数远多于自己的古典骑兵?答案便是严格的纪律、高昂的士气和科学合理的军队组织。 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这场以启蒙思想家的思想为基础爆发的革命,成功的将法国自己的命运交给了法国人民,因而参与战斗的法军士兵普遍都认为自己是在为国而战,充满爱国热情,士气高昂; 而近代军队对纪律性的强调,也足以让密集队形发起强势冲击的法军骑兵击败人数比他们更多的古典骑兵。; 但近代骑兵与古代骑兵的差距还不止于此,双方在军事组织上存在着几乎无法弥补的差距,随着18、19世纪欧洲自然科学和理性主义的发展,科学的组织方法也被引入了军队之中。 法国大革命爆发之后,大量的市民加入法军骑兵部队,这些市民在之前可能从来没有练习过在马背上的武艺,个人武艺根本无法和马穆鲁克这种从小就接受训练的职业兵对比,为此,近代骑兵想到的解决办法就是通过科学合理的组织方式,充分发挥己方的优势,用强大的纪律来击败对手。 以一份1812年的法军骑兵中队的队形编制为例,如图: 从图上不难看出,作为在拿破仑战争中立下赫赫威名的骑兵部队,法军骑兵的编制极为讲究。一名军官在前,负责引导骑兵前行,并掌控正面;大量军官和士官安置在士兵们中间,使得士兵们在调整队形或者发起冲击时能够保持严密的阵型;最后一排则起到监督和推动骑兵前进的作用,防止士兵在面对敌军时停滞不前或掉头逃跑。 在法军骑兵的编制中,大量军官和士官犹如铁锁一般将骑兵们束缚在一起,使他们能准确的按照命令发起突击或撤离或重组。 在1805年,一个标准的法国轻骑兵中队应有232个骑兵,其中包括8名军官、28名军士、192个骑兵和4个号手,军官与士兵的比例达到了5.444。相较于同时期俄军骑兵的7.765,普鲁士骑兵的5.600,英军骑兵的6.143,奥地利骑兵的7.770,法军骑兵有着更高的军官层比例,这意味着法军骑兵中队的长官们对他们的部下有着更强的控制力。 良好的组织结构加上较高的军官士兵比例,给了法军骑兵正面及两翼较强的控制力,确保了法军骑兵能在完成冲击后快速集结并重整队形,然后迅速发起第二轮冲击。 这里简明扼要的提及一下骑兵交战的方式,由于骑兵的杀伤力主要来自于冲锋时产生的威力,所以从古至今两支骑兵部队在交手陷入厮杀之后会不约而同的撤退重组阵型,然后再发起冲击,依靠连续不断的冲击击败敌军。 在岳飞的《奏郾城捷状》中,就曾记录过:“武胜、定国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湖北、京西路宣抚使、兼营田大使、河南、北诸路招讨使臣岳飞状奏:「今月初八日,探得有番贼酋首四太子、龙虎、盖天大王、韩将军亲领马军一万五千余骑,例各鲜明衣甲,取径路,离郾城县北二十余里。寻遣发背嵬、游奕马军,自申时后,与贼战斗。将士各持麻扎刀、提刀、大斧,与贼手拽厮劈。鏖战数十合,杀死贼兵满野,不计其数。至天色昏黑,方始贼兵退,那夺到马二百余匹,委获大捷。谨录奏闻,伏候敕旨。” 在这篇文章中,岳飞提到的“鏖战数十合”,便是指双方骑兵不断撤离并重整阵型,之后再发起冲击进行交战。 更加出色的组织方式,使得法军骑兵可以更快的重整队形,并发起下一轮冲击,很多的古典骑兵在第一轮骑兵冲锋结束之后就会陷入混乱,需要一段时间来重组队形,这时的古典骑兵面对以严密队形冲来的法军骑兵根本无力抵抗。 很多时候,古典骑兵在第一轮的骑兵冲击中就会败下阵来,之后被迅速重组的近代骑兵像链锯一样不断地撕扯己方防线,最终造成全军的崩溃, 在耶拿—奥尔施塔特之战中,普鲁士将领布吕歇尔就以这样的方式对达武左翼的莫兰德的第一师方阵连续进行了5次冲击。而在整个拿破仑战争期间,近代骑兵不间断的发起7~8次集团冲击更是常态,在1807年的埃劳战役中,法国缪拉元帅集结了80个骑兵中队,共计10000骑兵,对俄军展开了大规模的骑兵冲锋,在成功突破俄军防线后,法军骑兵快速在战线外集结,重组队形,又对俄军步兵展开了第二轮冲锋。这种骑兵冲锋一直持续到达武元帅率领部队赶到战场支援为止,而法军骑兵连续的骑兵冲锋早就击垮了俄军统帅本尼格森的神经,使后者宛如死尸一般无力的看着法军重组防线并发起反击,彻底改变了埃劳战役的局势。 有哦次,我们便不难理解为何法国骑兵能在拿破仑战争中一次又一次的大放异彩,从遥远埃及的马穆鲁克到冰天雪地之中的哥萨克,法国骑兵在与他们的正面战斗中几乎从未落过下风。 即便是一向以骑术高超、训练有素著名的英军骑兵在面对法军骑兵时,也从未在大规模的骑兵战斗中取得过好成绩,以至于英军统帅威灵顿不无失望的表示:“一个英军中队能对抗两个法军骑兵中队且不落下风,但四个英军中队对战四个法军中队就会处于劣势,数量越多则越打不过。” 合理的战术,科学的组织结构,严格的训练,再加上步兵与炮兵的完美配合,奠定了近代骑兵在面对古代骑兵时的巨大优势,也奠定了英法等欧洲列强在殖民世界时强有力的武力支撑。 因而我们可以毫不犹豫的说,古代骑兵与近代骑兵的差距,从不仅仅是武器! 喜欢这篇文章可以关注我,持续更新军事/历史领域优质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