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木桶养蜂的六旬老人

 玺石气象 2020-08-18

  (记者 于建青 王耀辉/报道 资料图片)


  养蜂老人刘功德

  山间的养蜂木桶

  中国文化现在是四大板块:传统文化一个板块,革命文化一个板块,外来文化一个板块,当代文化一个板块。四大板块的文化互相矛盾。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代表,讲忠孝节义,革命文化反对它。什么是革命文化?五四运动崛起的新文化,代表就是毛泽东思想。然后是外来文化,主要是西方文化。西方文化和革命文化是对立的。西方文化讲个人主义,革命文化讲集体主义。西方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有很大差别,有矛盾。然后是当代的新文化,如现在的大众文化,讲快乐主义、消费主义,与传统文化、革命文化都有距离。这四大板块之间彼此有矛盾,但共存在中国的社会中。

  ——摘自《邴正讲演录》 

  再过不到一个月,长白山密林深处的椴树就会花香四溢了,如果你有幸走进这里茂密的林海,那股浓烈的香气会把你熏醉。当你四处寻找香气源头的时候,也许就在你的头顶,一群忙碌的小精灵正欢快地飞舞……

  在通化县东来乡腰岭村,记者见到了68岁的刘功德老人,他正忙着收拾养山蜂的木桶,因为马上就到了山蜂采蜜的黄金季节,尽管每天忙忙碌碌,他还是对今年的收成满怀期待。在这树木繁盛的大山里,最适合养蜂酿蜜。养了大半辈子山蜂的刘老汉,很早就跟父辈学木桶养山蜂,如今已成了这一带养山蜂的专业人士,并成为长白山区野山蜂传统养殖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长白山区野山蜂养殖技艺历史久远,据《满洲源流考》卷二十记载:“女真俗重油煮面食,以蜜塗拌,名曰茶食,非厚意不设”。又十九卷记载:“女真土多林木,田宜麻谷,以耕凿为业,土产名马、生金、大珠、人参及蜂蜡……”可见蜂蜜及蜂产品在当时已经是招待贵宾的上等食品,也说明了长白山区饲养野山蜂的年代久远。

  蜂桶:养蜂不用种 只要勤做桶

  山蜂,学名中华蜂,又称之为中蜂,是我国特有的一个蜂种,在东北地区主要分布在长白山林区、小兴安岭林区等地,所产蜂蜜具有极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家养的山蜂,大多是从山林中捕捉来的。长白山区的木屋人有饲养山蜂的远古遗风,他们把森林中的野蜂引到园子里,利用中空的木桶收捕饲养。而长白山茂密的森林,品类众多的各季花卉,使山民养蜂不必四处迁徙追逐蜜源,只要将蜂箱摆在房前的园子里或屋后的山坡上,随时察看管理,醇香甘甜的蜂蜜就会灌满密密麻麻的蜂脾(蜜蜂的巢是用蜡板做的,数张板状物从蜂箱上部垂到下面,其两面排列着整齐的六角形蜂房,称之为蜂脾,又称巢脾)。

  据刘老汉介绍,在长白山老林子里,有很多野生的山蜂蜂群,但都比较分散,一是不容易集中发现,再就是所产蜂蜜数量有限,非常珍贵,所以收捕养殖很费劲,需要掌握它的生活规律和各种习性。收捕时将带有糖蜜的巢脾蜂箱,或带有糖蜜的空心树干(长60至80厘米)直立放在蜂群旁,之后不断惊扰蜂群,约2至3个小时便会逐渐进入蜂箱。但进了蜂箱的山蜂也不一定能留住,如果管理不善,或者条件不适应,它们也可能会集体出逃,那就前功尽弃了。

  长白山区流行有“养蜂不用种,只要勤做桶”和“卖蜂不卖桶,有桶就有蜂”的谚语。收捕山蜂的木桶也很讲究,要到山上找那种树心大面积发空的树,不能用火烧烤树心,可用斧或凿子将树段镂空,一般树段高50至100厘米、直径30至40厘米,再在中间或稍微靠上一些的位置,用约3厘米见方的木条呈“十”字形穿过树段,即成蜂桶。方木下方供造脾繁殖,上方供造脾贮存蜂蜜。蜂桶置于石头平面上或底座(木板)上,巢门留在下方,上口用木板或片石覆盖,并用泥土填补缝隙。

  蜂王:桶养山蜂不用换王

  “养蜂在于养王”,与意蜂(意大利引进的蜜蜂)养殖不同,桶养中蜂是从来不换王,任其自然交替, 这也是繁育慢而且产量低的主要原因。蜂王的质量决定群势和产量, 

  中蜂蜂王卵巢中卵小管数大约为226条,比意蜂少,产卵量只比意蜂的1/2稍多,但中蜂产卵单重明显高于意蜂,蜂王一般能活4至5年。新分的群如果没有蜂王的话,一般会被其他有蜂王的群吸收掉,有趣的是,有时工蜂会把工蜂房改造成王台来育王,培育出自己新的蜂王。

  蜂群在桶内会结成长条形巢脾,脾数有7至9张。由于空间小,蜜蜂多满桶,满桶后再接一桶构成直立式继续饲养。桶的上部设有一个斗笠形的盖,提起盖后可发现有一张张蜜脾。

  刘老汉说,中蜂定向力较差,容易迷巢,这种习性是和长期在广阔的野外生活、群体间距大、接触机会少有关。正因具有这种野性特征,给家养山蜂带来很大困难。特别是中蜂群失王以后,工蜂会快速产卵,筑造若干个王台,这也是生存斗争中一种特殊现象,这时就需要采取紧急措施,在出现急造王台后的10天左右查看1次,选留1个较粗壮的王台,把其它的都毁掉,不久就会孕育出一个健壮的新蜂王。

  分蜂:山蜂“分家”比较容易

  “养山蜂的人都知道,山蜂好分家。特别是在蜜粉源丰富、气候适宜、蜂群强盛的时候,它们就开始闹着要分,这是很有意思的事。”刘老汉笑着说。蜜源丰富了,日子过好了,山蜂群势增长很快,家大业大,不分住不下,再加上蜂巢拥挤、通风不良、巢温过高,必然要导致分蜂。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蜂群因素,新蜂王控制分蜂能力比老蜂王强,因为新蜂王产卵能力强,蜂群中的幼虫也多。如果幼虫少、哺育蜂多,产生蜂群哺育力过剩,就会导致分蜂。

  分蜂热也与季节有关,分蜂季节蜂群普遍发生分蜂热,那形势一看就明白,工蜂开始建造台基,迫使蜂王在台基中产卵,培育新王,这时老蜂王渐渐受到冷落,也不太饲喂了,接着就驱赶和引导蜂王离巢分蜂,这些都是由工蜂集体鼓捣的。

  战争:互盗导致两败俱伤

  养殖山蜂还有一个问题要特别注意,刘老汉神秘地说:那就是盗蜂。盗蜂是指工蜂进入别的群蜂箱内盗取人家的蜂蜜。山蜂嗅觉特别灵敏,很容易察觉其它蜂群蜂箱里散发出的蜜味,就会攻入人家箱内盗取。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蜜源缺乏的时候,特别是在久雨初晴或蜜源末期,这是因为工蜂采集欲念强烈,对蜜源十分敏感,其他蜂场上滴落的蜜汁、别群的贮蜜,以及仓库里的蜂蜜等,都成了它们窥探的对象。

  盗蜜这种“违法行为”主要表现为以强凌弱,强群盗弱群,有王群盗无王群,缺蜜群盗有蜜群,无病群盗有病群。发生盗蜂时,轻者受害群的贮蜜被盗空,使被盗蜂群挨饿,严重的会出现全场互盗,造成工蜂大量伤亡、蜂王遭受围杀,最终引起逃群,盗与被盗方都会遭受损失。

  长白山山蜂蜜也称“土蜂蜜”, 可卖到每斤百元以上。价格昂贵的理由是山蜂蜜不是用摇蜜机摇出来的, 加工时要把巢脾打碎后过滤,下来的蜜都是原巢蜜, 浓度特别高, 而且含花粉和极细的脾末等物质,有较高的保健价值与治病疗效。特别是蜜内的花粉, 也是集百草之花, 就如同配好的一服高级补药。还因为产量极少,养殖难度大身份倍增。另外,中蜂采回花粉后,通过酶物质溶解加工后的完全破壁花粉,与箱外所得的花粉不一样,营养价值相当高。

  此外,蜂毒、王浆、蜂蜡、蜂房、蜂胶、蜜蜂幼虫、花粉等蜂产品含极丰富的维生素、各种酶、有机酸、氨基酸等成分,是生产许多药品、营养食品、补品的重要原料,民间用于治疗咳嗽、创伤、便秘、防腐等。西洋蜂引进之前,山蜂蜜为宫中贡品、道家世外修身饮品。如今养山蜂已成长白山区经济的重要支柱。

  现在,刘功德将野山蜂养殖技艺传授给儿子,长白山野山蜂养殖技艺已由通化师范学院申报,列入省级“非遗”名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