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洋葱 | 三爷探家

 卷小耳 2020-08-18

新鲜语:

她姓杨,就给自己起名叫做洋葱。我则戏称她为葱头。当然,平心而论,这是我见过的最好看的葱头。

她的爱好颇丰,唱歌,朗诵,写作,制图等等等等,无一不是做起来有模有样,就连刚刚开创不久的公众号:我是洋葱,都有着女孩子特有的精致,打开公众号的瞬间,就像一脚踏进她的闺房,整整齐齐,芬芬芳芳。

洋葱很虚心,学习很努力,悟性很高超,进步很神速。行文从支离破碎到文不加点,不过是弹指之间的距离。如今天这篇【三爷探家】,就铺垫了新里新面新棉花,具备了令人只想置身其中的各种温暖。

让我们先睹为快。

三爷探家

我的三爷,也就是我爸爸的亲三叔,他远在内蒙古包头市,爷爷一共兄弟四人,三爷排行老三,只有他自己远离家乡,在外生活多年,我记忆中,见过他的最近的一次还是在2000年,爷爷去世那年,他回来奔丧,之后便一直未曾回家了 。   

接到了三爷家姑姑的电话,说是三爷要回来探家,爸爸和四爷家叔叔就张罗着如何去接站,妈妈则开始准备房间和被褥,我还在纳闷,三爷应该岁数不小了,为何突然要回家呢?虽然我没有去过包头,但知道特别的远,因为自从爷爷去世后,爸爸和四爷家叔叔一起去看过三爷两次,虽说现在交通便利了,但那里没有直达的高铁,要坐一夜的火车才能到市区,还要倒车。。。三爷的身体吃得消吗?是什么样的心情让他非要回来呢?

带着好奇的心情我询问了爸爸,他向我讲起了三爷的故事:三爷是1935年生人,今年已经是82岁高龄了,当年因为家里贫困,爷爷和二爷作为哥哥从没有上过一天学,三爷和四爷由于哥哥们在家里帮助父母干农活支撑,有幸读到了高小毕业,(我不知道高小是什么学历,爸爸说:当时的小学毕业就是四年级,高小毕业就是五年级),所以按当时的年代来说,三爷是个“文化人”,在那个还是生产队,吃大锅饭的年代,一家兄弟四个,真的是饭都吃不饱,俗话说半大小子吃穷老子,有一些闯劲和理想的三爷决定去外边走走,他不知道从哪里听来的消息说包头市能找到活干,便在1958年离开了家,那一年三爷23岁,因为家里没有钱,就向保定的一个老乡借了一些钱做路费扒车出门了,在那个年代,爸爸说有管制,不允许人员随意流动,否则就会被抓回来,他也记不太清楚是什么原因了,很多人为了吃饭,为了生存,都离开了家乡,想去外边闯荡,但也有很多人被抓回来,而三爷却凭着自己的智慧与运气到达了包头,一路上肯定也吃尽了苦头,毕竟一个外乡人留在一个陌生的城市想要生存下来,必定要付出巨大的坚辛,这些也是旁人体会不到的。他去了之后先是做装卸工,三爷的体型属于瘦高类型,在那个吃不饱,营养也匮乏的身体状况下,真的是拼了命、咬着牙挺了过来,在这中间,也经人介绍认识了我的三奶,成立了家庭,先后生了两个姑姑,在大姑7岁时,全家才一起到了包头,当时他每年都回来探家一次,每次都不会空着手回来,总要给孩子们带点糖块什么的,接下来又生了两位叔叔,他后来也调到了钢厂工作直至退休,家里也从原来的小平房开发以后住上了楼房,总算是苦尽甘来了,但他退休后也不闲着,自己骑自行车收购皮毛,把货物装在火车上,来到留史的皮毛市场赶集,真是一个闲不住的人。

爸爸说:三爷是一个心地很善良的人,性格温和,不轻易发火,和爷爷的长相和脾气特别像,但由于从小贫困,所以从不注意吃穿,但特别干净、利索,对人也友善、热情。我觉得可能这就是他能够生活在异乡扎根生活最重要的原因吧,后来不幸患了脑血栓,说话也不太利索了,行动也不便,爸爸和叔叔去看他时,他却兴致勃勃的带着他们走了大概20里路,向他们介绍包头的一些街道和建筑,爸爸说那只是一些普通的街道,没有什么特点,但在三爷心里,那是他曾经打拼、生活了这么多年的地方,侄子们来了,自然是要带他们看看自己在每一个地方走过的足迹,那里有他的喜悦和心酸。就在五年前,三奶去世了,他开始变得特别孤单,整天不说一句话,安静地待在一个角落里,一待就是一天,姑姑和叔叔们也一筹莫展,毕竟不是一辈人,无法走进父亲的内心,让他变得快乐起来。

就在今年,三爷多次提到要回到老家,看一看儿时村庄的模样,见一见家乡的亲人,但姑姑和叔叔们考虑到他的身体状况和路上的奔波,都否定了他的想法,从此他开始茶不思饭不想,愈加沉默了,家人们看在眼里,疼在心上,经过了多日的纠结与煎熬,决定完成他的心愿,由两位姑姑带他回家乡探亲,就这样我又一次见到了三爷,干净、利索、脸色红润、虽瘦但健朗的身体,让我又一次想起了爷爷,如果爷爷还在,我一定要好好地孝顺他,他年轻时吃了太多的苦,而当时的我没有经济能力与懂得孝顺的道理,这时眼泪止不住的流下来,三爷见到家人们异常的高兴,嘴角一直是笑的合不拢的,因为脑血栓留下的后遗症,说话不是很清楚,但他心里什么都明白,接下来就是今天去这家看看,明天去那家走走,走遍了他想去的每一个记忆中的地方,那里有他的回忆与故事,每晚他都和家人们聊到很晚,累了也一直在听,即使困得睁不开眼睛,也一直在笑。两位姑姑说,这与他在家里时的状态大相径庭,像变了一个人一样,姑姑们说这次真的是来对了,说这才是孝顺,不在于锦衣玉食和山珍海味,真正的孝顺不单单是效,更重要的是顺。相逢总是短暂的,在返程的那天,家人们都来送他们,带了很多的特产和吃的,我也给三爷送上了一个大大的礼物就是:给他们照了一张全家福,记录了这个难忘的瞬间。三爷看了笑得合不拢嘴,直夸我照的好看,就这样,三爷带着满满的爱与祝福离开了高阳,离开了这个儿时的故乡,而这一天恰好是重阳节,我想,他是幸福的,我们也是幸福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