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卷耳 | 张国强:满纸纵横千万字,诗书琴酒总神仙。

 卷小耳 2020-08-18
第一次见张国强老师,便感觉他出尘不染,飘然若仙。他为我讲述三坊子村的许多故事,语速不快,但从无间断,除非他特意停下来,啜一口茶,或者点燃一支烟。然而饮茶的时候,他的动作潇洒至极;抽烟的时候,更有姿态万千。他的胸有锦绣,他的侃侃而谈,他的温暖笑容,他的优雅举止,都给我留下了非常鲜明的印象-----他是这个世界上为数不多、刚一见面就让我为之倾倒、具有强大魅力的男人。

                              -------- 题记。

张国强老师近照

张国强老师已经度过的人生岁月,充满传奇。如果确切来算,这部传奇史从他一周岁抓周时就开始了。当他从一堆各种各样的物品中,准确无比的抓起那支毛笔时,他的父亲张雪寻老师笑了,他的母亲宋桂馨老师笑了,笔墨传家,书香门第,还有什么比文化传承更让人开心的事情?时,父亲张雪寻老师坐镇徐水,教导全保定地区的教师书法,等到张国强出生、也拿得动毛笔的时候,张雪寻老师又多了一个学习他的颜体、柳体书法的学生。

父亲的教学方法并不苛刻,无非是留下七张字帖,嘱咐他每日写一篇,周末回家的时候,再做检查。小孩子都是贪玩的,张国强也不例外。常常是到了周五的晚上,才忽然想起爸爸留下的作业还没有完成,于是油灯下一番奋笔疾书。但是说来也奇怪,父亲总能把他的小伎俩一眼看穿,虽然没有打骂责备,但是父亲那愈来愈失望的眼神,却让懂事的张国强无比的内疚。他开始用心的书写,并且尝试着理解每一个字的章法结构,渐渐地,他体会到了书法的乐趣,持之以恒,甘之如饴。

已故的张雪寻老师。

那是一个漂泊的时代。母亲被调到哪里教书,一家人就跟随母亲到哪里定居。安新,郝庄,白家庄,北冯。。。有的地方还能住上几年之久,有的地方却是刚刚熟悉,不过几个月的时间,马上就又搬迁了。但是张国强并没有因此耽搁学业,反而因为学习成绩的优异备受瞩目。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当年仅四十二岁的母亲因病在讲台上溘然而逝、将自己宝贵的生命献给她所热爱的教育事业之后,为了免除父亲的后顾之忧,张国强也因此不得不中断自己的学业,孤身一人前往肃宁县,学起了木匠手艺。

说到这段历史的时候,我注意了一下,张国强老师的语调依然云淡风轻。而我却微微动容了。父亲母亲都是优秀的教师,张国强老师之后在青海也有过几年的教育生涯、如今他依然在雄文山房书画院教导书法,大女儿也有在保定十七中教学的一段人生经历,可能对于无论张雪寻老师,还是宋桂馨老师,还是他们的儿子张国强老师来说,勤勤恳恳教书育人是最最自然的事情,最最寻常不过,但是落在我的耳中,却不由得心中肃然起敬起来。所谓师者,是黑夜里的燃烧的火把,是清晨的第一束阳光,他们全心全意的照亮他人,温暖他人,却全然不知道,这世界已经感动莫名。

张国强老师书法欣赏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小木匠”张国强远赴青海,凭手艺挣钱吃饭,一去八年。这里需要证实一下的是张国强先生精湛的木匠手艺,就在我俩对坐促膝而谈的书房里,还摆列着他当年前亲手制作的一对松木沙发。沙发上漆并不考究,忽浓忽淡,但是沙发居然看不到一个榫卯,称之为天衣无缝犹不为过,是纯纯正正的老祖宗手艺,不是如今螺丝、铁板、锯末、钢钉等组合而成的家具所能比拟的。“张国强木匠”的手艺,由此可见一斑。事实上也确实如此,他很快就在青海创造出自己的一片天地,挣了很多的钱,赢得一片大好名声,还在闲暇之余,跑到人民公社里帮这帮那。他的学识他的书法他的为人他的治学态度,很快就得到周围许多人的赏识和肯定,相关领导特意找到他,恳求他就在青海当一名人民教师,以补充当时青海十分匮乏的师资力量,他考虑了很久之后,答应了。

虽然最后因为体制问题,张国强最终没有留在青海,继续他的教育事业。但是短短的几年时光,却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孩子们强烈的求知欲,以及解惑之后,那绽放在脸上的开心的笑容,都深深地触动着张国强老师。他从此深深懂得了父亲母亲,也为他后来兢兢业业的书法教学埋下了伏笔。

张雪寻老师书法欣赏

八年之后回到家乡的张国强,开始接触塑料产业。他是村里第一个拥有柴油机的人,也是第一个看懂西德图纸、并且经过研究摸索,第一个研制出土造的塑料机、生产PVC管件管料的人。他的厂子当时在长江以北,再无第二家,却是从研究、制图、生产、到发货、跑外交,里里外外都是自己一个人。劳动致富,奔赴小康,他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出了幸福的生活,却不曾想到,还不到五十岁的他却突然生病,短短的三年时间里,一连两次患上了脑血栓的疾病。

人生旅程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但是在意志坚毅的人面前,却能战胜所有的困难,天堑变成通途。第一次脑血栓栓腿,他就每天高强度地不停行走,采摘草药,锻炼身体,直到腿部的神经恢复如初。第二次脑血栓栓手,他就开始自己在家练习古琴,从指关节的僵硬如死,到逐渐的略有知觉,到最后的运转如意,指走如飞,一架伏羲式古琴,不仅极大程度的陶冶了他的情操和性情,还把他从病魔的手中一把拽了回来,这不能不说这是一种生命的奇迹。从此以后,商海里少了一位叱咤风云的强者,书法界却多了一位笔耕不辍的艺术家。

张国强老师书法欣赏

确切的说,张国强老师的书法生涯从天津沈阳路开始。价值五十块钱的四尺方地,是他通往世界的窗口。在这里他的书法得到了相当的肯定,也得到不少的质疑和讥讽,但是永不言败的他,把一切都抛之脑后。保定、石家庄、西柏坡、北京等全国各地笔会上能够看到他的身影;西安碑林前能够看到他如痴如醉、左手纸右手笔临摹学习;电视教学,收音机听讲,海量的字帖,各种碑文,他练了再练,写了再写,终于,他练出了水平,写出了名声,各地的订单书信雪片一样的飞来,求字拜访者不计其数。而他,也于2012年正式通过理论、书法考试,成为河北省书法协会会员,自成一格,大放异彩。


张国强老师祖上用二亩地换来的柳公权碑文拓本。

关于书法,张国强老师提到:书法,一定要把自己的性格、思想、对世界的理解,以及我们眼睛所看到的各种事物写进去,才是书法。写字不是书法,前者写明白就可以了,后者需要有结构章法。听到张老师这一席话,我当时便想到,张国强老师的性格、思想、世界观,他眼中的世界都是怎样的呢?

他的性格,我觉得最重要的特点是通透。就像他家院子里种植的几棵大槐树,挺拔于天地之间。也像他在院墙内种植的蔬菜,生机勃勃,一目了然。就像所有我和他所有交谈的时间内,没有一丝一毫的客套和虚伪,娓娓道来,自然而然。

张国强老师生产的PVC管,如今他别出心裁,用来种植绿萝。

他的思想,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是务实。就像他笔下的字,一笔一划,自有力道和轨迹。就像他的教学态度一样,一步一个脚印,春风化雨,点滴入心。就像他喜爱着家乡的草药,虽然未必能够美丽不可方物,但是治病救人,各有所用。

他的世界观,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有爱。这一点我们也可以从家教说起。舍得用二亩地换来柳公权碑文拓本的祖爷,桃李满天下的父亲,乡亲们从来有求必应,门洞房屋刻字,从不推诿,墨宝至今留香乡梓。而张国强老师更是热心公益,为身患重病、家庭窘迫者献字募捐不知凡几,侠名广播。而今他投身于书法教育事业,更是抱定了将一身所学流传于世的一颗初心。这一点,从张老师出色的三个女儿身上也能看到------三个女儿分别学习颜体、欧体、柳体,且俱都小有成就。

张国强老师部分证书和证件

纵观张国强老师已经走过的人生道路,坎坷也有,但是传奇居多。在拜访张国强老师之前,我压根也没有想到他不仅是一位书法家,还是一位技艺娴熟的琴师,还是具有创新理念的机械师,还是一个手艺精湛的木匠。人们常说,一事精致,便已动人,那么事事精致的张国强老师呢?大家是不是也和我一样产生了膜拜的心理?

出得门来,张老师起身相送。一身唐装,分外精神。那一刻,一句话自心头油然而生:满纸纵横千万字,诗书琴酒总神仙。

我觉得送给张老师,当真是恰如其分。


张国强个人艺术简介(部分)

张国强,笔名燕赵墨艺。斋号墨艺斋、笔耕草堂,汉族,出生于1953年,河北雄安新区安新县龙化乡三坊子村人,现任书法教师。受家庭熏陶,酷爱书法。幼年临习北碑诸家楷体,后研习南帖行草及篆籀。观摩碑林,博览众贴,拜访名师,博采众家之长,兼收并蓄,脱旧出新,自成面目,形成了具有北碑阳刚之气和南帖阴柔之美的书法风格。能书篆、隶、楷、行、草五体及小楷书法,擅长榜书及行草,追求字形健美甜润,参加书赛多次获奖。曾为京津地区多家店铺书写匾牌。现任书法家协会职务:

河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华文化研究院院士。。中华文化名人堂授予“中华文化名人”荣誉称号。。中国企业报道艺术资本会员。。授予《全国百位优秀人民书画家》荣誉称号。。。。河北省企业界书画家协会会员。。陕西华夏文化促进会签约会员。。保定市竹林书画社社员。。高阳公益文化研究会研究员。。中华二十八雅士联谊会组委委员。。高阳县心晴文化传媒特聘书法教师。。雄文山房书画院特聘书法教师。。安新县童心书画院特聘书法教师。。

(附:近年书法活动)

2010年作品《龟虽寿》《清平乐.六盘水》在县文化馆展出并被收藏。

2011年3月加入河北省企业界书画家协会。(证书)

2011年3月作品《王维杂诗君自故乡来》在石家庄美术馆展出并被收藏。(河北省企业界书画家协会)

2011年6月18日应书画界邀请,去西柏坡参加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文化活动。经媒体报道。(见新闻网,燕赵都市报)

2011年10月作品《登鹳雀楼》《山下泉》获天砚山杯首届全国书画作品大赛获优秀奖。(证书)

2011年12月筹组《中华二十八雅士联谊会》组委成员,选拔会员。(见中华二十八雅士作品选)

2012年1月筹措《中华二十八雅士作品选》出版工作。(见中华二十八雅士作品选)

2012年3月作品被《中华二十八雅士作品选》收录。(见中华二十八雅士作品选)

2012年5月加入河北省书法家协会。(证书)

2012年作品《篆书行译》在首届《三希堂杯》全球华人国际书画艺术大赛获奖入围。作品并被该堂收藏。(见三希堂23期快报)

2012年6月应聘为“中华文化研究院院士”。(证书)

2012年6月选入“中华文化名人堂”,被授予“中华文化名人”称号。(证书)

2012年12月作品《神融笔畅》《辛弃疾西江月》获天砚山杯第二届全国书画作品大赛获入展奖。作品被《天砚山杯全国书画大赛作品集》收录。(见天砚山杯全国书画大赛作品集)

2013年5月《中国润格网》网络作品拍卖数量位居第20名。(见中国润格网)

2013年8月作品《茶缘》《龙虎》《无欲》获马致远杯全国书画小品大展赛入选奖。(证书)

2013年10月作品《天朗气清》被杭州民进画院《美丽杭州特邀展》中展出并刊发于媒体。(展出证书)

2013年11月作品《佛心》《观海听涛》《寿》《舍得》《听涛》《无欲》被中国国际集邮公司《中国邮册》出版。(证书)

2014年1月作品《天朗气清》中国梦·盘古艺术网络书画大赛获优秀书法作品奖(20名)。(见盘古艺术网)

2014年3月成功举办“甲午春墨艺斋书画笔会”获书画界好评。(见土豆网)

2014年4月作品《厚德载物》《宁静致远》《谦和朴诚》《天道酬勤》《室雅兰香》《马到成功》《德隆业盛》《惠风和畅》被中国国际集邮公司《中国邮册》出版。(证书)

2014年6月发表论文《论书法评审标准》。(见中国润格网)

2014年6月应邀参加高阳县老年大学举办的书法笔会,新闻节目播出。(见土豆网)

2014年7月应陕西华夏文化促进会邀请,参加碑林作品刻碑选。(见陕西华夏文化促进会网站)

2014年10月接受高阳公益文化研究会专题采访。并聘为研究员,网站展出作品。


推荐两个优秀公众平台。

宝妈坐镇,主题轻松;

家长里短,城貌村风;

情景短剧,人生乌龙;

文学梦想,乐在其中;

一切尽在,我是洋葱:

有生之年,许多故事。

高阳作家协会群的文学爱好者又带着他们的

散文,诗歌,小说过来,组成新的故事。

世间的所有相遇都是久别重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