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遵化西北有这样一个村庄,它始建于清朝,历史悠久,村子惊现25亿年前地壳残片,还有古采石场,有长城、有美丽传说故事的隆教寺等等,编者决定前往这个村庄探寻一番。 遵化兴旺寨乡石头营村位置图 1、村名来历 石头营村是遵化兴旺寨乡所属的一个自然行政村,位于市中心区西北10公里处,该村于我国清朝始建,因此地在明朝建有屯兵守卫长城的石头营子,故取村名为石头营。 遵化兴旺寨乡石头营村及隆教寺位置图 2、隆教寺来历 隆教寺又名福利寺,是座因名人聚集而著称的古刹。它坐落于遵化市区西北石头营村东沟,距长城岭沙坡峪关东南三公里许。《遵化县志料》载述:福利寺,在城西北二十里岈吉山下,旧名龙教寺,一名隆教寺。建年无考,明正统中(1442年前后)重修,敕赐“福利”;天顺初(1460年前后)复修;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和清光绪四年(1878年)重修。寺有明巡抚刘应节诗碑,清举人奉天金州厅训导鲁瑞山撰。 寺庙居沟北山腰,背靠523米高的大抓脚山(即古岈吉山),坐北向南,有两层大殿,有东西厢房,耳房等,灰瓦,寺庙东西有七座古砖塔,庙中有一颗古松树及一颗银杏树,庙中古钟挂在松树上,整个寺庙在抗日战争时期的1945年被日本鬼子损毁,1947年土改又遭破坏,今存遗址。 乾隆二十一年遵化州志记载的隆教寺,城子峪即今石头营村附近 隆教寺遗址,背靠岈吉山,即现今的大抓脚山 隆教寺现场赑屃石碑(残) 隆教寺遗址,背靠岈吉山,即现今的大抓脚山 隆教寺遗址之青砖青瓦 隆教寺遗址,背靠岈吉山,即现今的大抓脚山 隆教寺遗址之青砖青瓦 隆教寺遗址之古砖塔石构建 隆教寺遗址之古砖塔石构建 隆教寺遗址之古砖塔石构建 隆教寺遗址之古砖塔石构建 石头营村77岁老者郝永宽向作者讲述隆教寺历史 3、戚继光来到隆教寺 隆庆三年(1569年),抗倭明将戚继光调任蓟镇后,偕蓟辽总督谭纶、顺天巡抚刘应节、参将史纲等“巡行塞上”,踏勘长城。九月九日“重阳节”恰好来到遵化城西北20余里沙坡峪关,时长城南麓数里远的隆教寺香火旺盛,求签拜佛者络绎不绝。正值戚继光和刘应节接到圣旨,命戚为总理练兵事务兼蓟镇总兵官,刘应节接替谭纶任蓟辽总督,高兴之余,戚继光便邀同事者到隆教寺畅饮。路上,他联想起自己几十年的戎马倥惚,赋诗一首,题名《马上行》: 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月笑平生。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 当场,也激起刘应节的诗情,即席吟诗《九日,戚南塘都督邀饮隆教寺》: 独上高岗一振衣,万山过雨净朝晖。 漫怜经眼媚黄菊,且喜开尊近翠微。 林壑秋风鸿雁下,关山烽火羽书飞。 相逢意气看双剑,徒倚崆峒暮未归。 珠林楼阁倚嵯峨,载酒重阳风雨过。 绝塞山蟠沧海尽,满天秋入太行多。 出车万古周方叔,题柱当年汉伏波。 忽报羽书思猛士,凭高同赋大风歌。 诗人以古人衬托当时的戚继光等如此地治理边境,而尽心竭力地为蓟门的巩固、京城的安危而奋斗着。 明蓟辽总督刘应节于隆教寺所做之诗碑(残) 明蓟辽总督刘应节于隆教寺所做之诗碑(残) 明蓟辽总督刘应节于隆教寺所做之诗碑(残) 石头营村由山上流下的山泉水清澈见底,四时不竭 4、龙行天下之传说 隆教寺还有带有神秘色彩的传说故事:传说古时候石人沟西附近的龙潭出一真龙,龙行于石头营村并大叫四声,人们在那里建了龙叫寺(隆教寺)以纪念之,以后此真龙去了东北,在一个叫做黑龙的江里面畅游,在这之后东北就出了爱新觉罗氏清龙,1636年-1912年总计276年此清龙在中国上空喷云吐雾,龙行天下,顺风顺水,最终归于遵化兴旺寨龙潭西之马兰峪。此传说石头营一带流传至今,他们这的人去了东北黑龙之地是走亲戚,妈家人、老家人到了,过那个江就非常安全。上个世纪90年代石人沟铁矿开发曾在龙潭附近挖掘出大量奇异木头,据传是真龙发源之地所遗留。 隆教寺遗址之石雕龙 隆教寺附近具有神秘色彩的龙潭真龙龙行天下之传说 5、发现蛇绿岩 石头营有古迹遗踪古大洋地壳残片遗址:北京大学地质学系李江海博士在兴旺寨乡珠岭村——绿石沟发现25亿年前地壳残片,分布在曹家堡、石头营、毛家厂、后肖庄、珠岭5个村。被国际地质界确认为世界上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大洋地壳遗迹,比先前全球公认的最老的大洋地壳残片还要长5亿年。同时被世界地质学家公认这里的大洋残片,具有层序最完整,规模最大,时代最古老等特征。古大洋地壳古大洋地壳残片蛇绿岩残片——蛇绿岩的发现,不仅为人类进一步认识地球“童年”提供了最有价值的地质证据,而且也表明:早在25亿年前,遵化地区曾发生过大规模板块水平运动和碰撞。生活在遵化的人们不曾想到我们脚下曾是400-800m深的一片汪洋大海。原本平静的躺在海底大洋地壳残片,随着板块碰撞仰冲到遵化兴旺寨乡的陆地上......
6、古采石场 石头营还有古采石场:沙坡峪关的山石属花岗岩(豆渣石),历朝历代修长城,多是就地就近开采石料。要求比较高的大条石,分别在沙坡峪的富家沟、刺沟、毛家厂北沟、石头营北沟开采。据说:遵化附近的古桥、古墓、古井、古庙等使用的人工条石,多来自于这几条沟。据王士义老人讲:刺沟里的石头更可观,天然的石头形象各异,经能工巧匠稍一雕刻,就构成形象逼真的各种动物。凡是遵化附近用豆渣石雕刻的石狮、石龙头、石碑、石马等都产于此沟。现在此沟里还有一尊大雄狮。 石头营村石条 7、板栗香甜 石头营村北山峰大抓脚山高523米,长城从山顶经过,为燕山余脉,山上栗树成林,由于其矿藏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土壤类是以片麻岩、花岗岩、石英二长岩、石英闪长岩等风化形成的褐土、棕壤土或风沙,土层较厚,结构疏松,通透性好,雨水适中,日照充足,温度适宜,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培育的板栗的果肉细腻,味甜香,糯性强,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营养物质和微量元素。 石头营村中约200年之久的古栗树 石头营村中约200年之久的古栗树 石头营村中约200年之久的古栗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