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探寻遵化大田庄村历史

 遵化文史 2020-08-18

编者按:遵化东旧寨镇大田庄村为自然、行政村,位于市中心区东部17.5公里处,该村于我国清朝初期始建,田氏迁此立庄,并开设了一个客店,遂冠以姓氏取村名为田家店。以后,田姓家族发展起来,为了田家兴旺,将村名改称为大田庄。

遵化大田庄村及张大猷墓位置图,制作:王亭贯

1、张大猷墓

据1878年版本遵化通志记载,清初著名武将张大猷葬于遵化(当地称此坟茔为“鞑子坟”)。张大猷墓所在的大田庄村,前有清溪环绕,后附丘陵起伏,是一处小环境颇佳的场所。张大猷墓原有华表柱两座、石牌坊一座、驮龙碑五方、石供桌、石五供等,宝顶三合土夯筑,气势壮观。墓葬原址旁还有水泉一处,清泉汩汩,甘美可口。墓葬原址上,如今成为果园,仅见散落的三合土残件若干,标识此地曾有旧墓存在。其余的石刻文物,在文革中被损坏,于清溪旁成为垒筑坝阶子的石料。

1878年版遵化通志记载的张大猷墓,摄影:王亭贯

张大猷墓原址发现的带字残碑,摄影:石仪天下

张大猷墓碑局部,可对照残碑,截图:王亭贯

匆匆细查,可以了解张大猷墓牌坊柱、华表柱均雕刻十分精美而并非如许多清墓的素面无纹饰。感到清初时,政府对待汉臣十分重视,墓地建设均十分华丽可观。墓地曾有五方驮龙碑,见有一块碑石上见七字,“……督放红……”“……败之伪钱……”由史料记载,张大猷其人,因善使红衣大炮,故叛明降清,被清政府留用。这督放红三字,或可说明其“督放红衣大炮”之史实。


张大猷墓现场及疑似残留件,摄影:王亭贯

2、顺治帝及康熙帝给张大遒父子的碑文

张大猷死后,由于其功劳太大,有顺治帝专为张大猷的《御赐张大猷纪恩碑文》(碑文附后):天下大定,仿古圣王之制...,世袭罔替。

张大猷之子张应庚,曾任清总督副都统、精奇尼哈番,同其父同葬于一处,其碑文由康熙皇帝“谕祭”为《皇帝遣礼部仪制司员外郎色冷谕祭》:鞠躬尽瘁,臣子之劳...报勤国家之盛典...。

张大猷次子张西曜,曾任辽阳汉军,正白旗人,无墓碑。 

以上三墓,均在遵化东南35华里的大田庄村东北。张大猷于1652年死后葬在遵化大田庄,而9年后的1661年清朝开始修建清东陵,不论是巧合还是阴差阳错,清朝建立有功之臣,曾经10余次受到封赏,葬在清东陵附近也成了事实上的清东陵陪葬墓,陪葬顺治帝及康熙帝,想必这才是对张大猷父子的最大荣耀吧。

顺治帝专为张大猷的《御赐张大猷纪恩碑文》,截图:王亭贯

3、大田庄惨案

因迁西三屯营有个外号叫做刘小扁的日本探子向日寇报告说冀东区党委书记李运昌安排东旧寨村汪广先、莫永士、大田庄村苗福青三人到大田庄为八路军招兵。1939年2月6日(腊月十八),日寇派一些日本鬼子到了大田庄村,日本鬼子向大田庄村民询问共产党和八路军及招兵情况,大田庄村民保守机密,使日本鬼子一无所获,于是日本鬼子下令烧毁的村民的房屋。当时大田庄有70多户,其中50多户150间房屋被烧毁,房内所有粮食衣物等生活用品一并被烧。40岁的村民苗福山宁死不说,日本鬼子就把他扔进火堆里,险些被烧死。村民苗万林也被扔进火堆。村民周井发被日本鬼子打得遍体鳞伤。村民在这寒冬腊月缺吃少穿,饥寒交迫,致使30多名老、弱、小的村民先后死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