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遵化的母亲用乳房闷死了自己的孩子——探寻鲁家峪村历史

 遵化文史 2020-08-18

编者按:遵化市地北头镇鲁家峪村为自然、行政村,位于市中心南部29公里处,该村于我国元朝始建,刘氏5户由山东省逃荒至此立庄,村民因怀念故乡,以山东省的简称“鲁”字取村名为鲁家峪。鲁家峪是遵化管辖的丰玉遵三县接壤地区,抗战时期包含大庄(鲁家峪)、东峪、西峪、北峪等十八个峪,有九沟十八峪之称,该村群山环绕,地势险要,洞穴成行,沟壑纵横,真是藏龙卧虎之地。对外统称鲁家峪,对内则称大庄某某峪,是革命老区,抗战时期书写了众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抗战红色景点遍布村庄。

遵化鲁家峪九沟十八峪相关景点位置图,王亭贯制作

1、鲁家峪大惨案骇人听闻

遵化革命老区鲁家峪,在抗日战争时期是冀东抗日根据地的核心。在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我军在李运昌等率领十二团、十三团在鲁家峪附近多次打败日伪军,击毙击伤大量日伪军,沉重地打击了日本鬼子的嚣张气焰。敌人对鲁家峪根据地恨之入骨,多次对鲁家峪进行重点围剿。在1941年――1942年的一年多时间里曾发动了七次烧杀,最严重的有三次,共杀害我抗日军民一千二百多人,累计烧毁房屋四千七百多间,损失物资无数,造成骇人听闻的鲁家峪大惨案,这些都是日本鬼子给遵化人民造成了累累罪行。


日本鬼子给鲁家峪人民造成了累累罪行

2、伟大的母亲为了抗日闷死了自己的孩子

著名老作家管桦生前曾讲述过一段真实的经历:1942年,日本帝国主义把战略重点转移到冀东地区,抗日战争进入最艰苦、最困难的阶段。有一天,日伪军又来到了鲁家峪,敌人包围了村子。管桦与一些八路军战士和乡亲们躲进了山洞。当时,鲁家峪村的几名妇女抱着孩子跟管桦他们在一个山洞里。日伪军在山里开始搜山,寻找八路军战士。这时,山洞里有几个孩子吓得开始大哭起来。孩子的母亲无奈之下,解开衣襟,把奶子塞到孩子的嘴里,用乳房堵住了孩子的哭声。等到敌人撤走了,母亲们才发现,其中有两个孩子已经停止了呼吸!当时,所有在场的人都哭了。

 “这就是鲁家峪的人民,这就是伟大的母亲!她们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和巨大牺牲!” 每次回忆起这段经历,管桦先生都感觉由衷的对鲁家峪人民的敬畏。

3、十八英烈洞记载着辛玉芬的舍已为公

当年只有17岁的辛玉芬是刚进门的新媳妇,踏进婆家门坎就护理伤病员。家里经常住有六七个伤病员,她从早到晚给他们洗脚做饭,接屎接尿,服务耐心而周到,公爹、丈夫和小叔轮流着站岗放哨,并在家里挖了地洞,作为伤病员的藏身之处。她们舍已为公的精神赢得了抗日军政人员的尊敬,辛玉芬被誉为“模范护理

员”。几十年如一日,直至2016年去世,她一直梦萦魂绕着曾护理过的18名遇害伤员,每逢年节,辛玉芬总是默默地到烈士坟前烧纸,七十多年从不间断。就是这样一些纯朴诚挚的乡亲,为保护和养育我们党的干部和子弟兵,倾其所有,付出了全部心血。

鲁家峪东峪十八英烈洞原址,摄影:王亭贯

邢玉芬在鲁家峪东峪十八英烈洞墓碑前

4、鲁家峪烈士井见证日寇的滔天罪行

日伪军在鲁家峪驻剿半个月,村里的人大部分都到山沟、钻到山洞里去了。敌人搭起帐蓬住在各峪,大庄就成了日本大队长的总指挥部。巩玉然家院旁有一口土井,深七、八米,井底旁边有一洞,是藏地瓜用的,但敌人不知道井内还有洞。敌人把从各峪山洞里搜出的人,见其可疑的就带到这个井边上,严刑审问是不是八路军,是不是村干部,兵工厂、仓库在哪里等等。如不回答,就大刀一砍,往井下一推。在这口井台上先后被砍死多人,但这些人,没有暴露一点秘密,都壮烈地牺牲了。另有一名叫张俊金的报国队员,也被抓到这里,经严刑拷打后,他也不肯说出半点情况,敌人把他拉到井边,刚举起刀来要砍,他猛地把身子一纵,咬住敌人之手,被旁边日寇踢入井内随之向井内开枪,他身受重伤。敌人撤走后被救。日本投降后,国际法庭在辽宁抚顺审判战犯时,邀请张俊金同志出席参加审判战犯的大会上激愤发言,控诉了日本帝国主义者侵华时在鲁家峪犯下的滔天罪行。


日寇的子弹在张俊金的后背上留下的伤痕

张俊金在特别军事法庭上对日寇在鲁家峪罪恶事实出庭作证,让日本战犯低头认罪

后记:遵化地北头镇鲁家峪村有悠久的历史,在抗日战争时期,军民团结给日本鬼子以重创,也记载了日本鬼子对鲁家峪的累累血债;像这位母亲这样为了抗日牺牲自己孩子的类似事例很多,像辛玉芬这样无私无畏、舍已为公、护理伤病员的事例很多,像张俊金这样被日本鬼子残害的村民很多,为了新中国的革命事业,鲁家峪村民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也付出了很大的牺牲;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不能忘记革命先烈及人民群众的英雄事迹,愿在抗日战争时期,做出过巨大贡献,付出过巨大牺牲的鲁家峪村民在遵化市委市政府领导下,人民生活越来越美满,越来越幸福。

附:管桦简介

管桦(1922-2002),原名鲍化普。著名诗人、作家、中共党员。1922年1月生于河北省丰润县三女河乡女过庄村。1942年毕业于华北联合大学文学系。1940年参加革命工作,历任冀东区党委机关报《救国报》随军记者,冀东军区政治部尖兵剧社文艺队副队长、队长,冀察热辽军区文工团副团长,东北鲁迅艺术学院研究员,中央乐团创作员,北京市作协驻会作家。代表作《小英雄雨来》中篇小说,入选多个版本的小学语文课本。

作者:王亭贯、李自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