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比古岫村思进路

 遵化文史 2020-08-18

作者:李国军

比古岫村地处丰润北部山区,与迁西县新庄子毗邻。全村300户,1050口人,党员32名,分8个村民小组。现有耕地1700亩,除200亩平地外其余全是山坡地。荒山面积4000余亩,是个山地多、山场大四面环山的山区村。

作者(左)和水务局工作队员杨国生

我村至岩口两公里的通乡路是全村进出的唯一通道,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不堪。人员、车辆出入困难,外村人常以比古岫“不好过”而怨声载道。500亩果园因路不好走导致销售不畅。“行路难”直接影响了全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成为全村经济发展的“瓶颈”,解决行路难迫在眉睫,要致富先修路已成为全村人的共识。

一、决策

2000年8月17日县委副书记蔡永茂和老县长陈永先带领县建委、科协、交通局、老干部局等单位负责同志就我村“行路难”现场办公。决定由县建委出资5万元,交通局负责施工,修一条长1800米、宽4米的通乡水泥路。得到消息村民奔走相告,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当晚召开了村两委成员、村民代表、全体党员、部分在外工作的党员参加的联席会议。就修路事宜展开讨论,大家发言踊跃,献计献策。修路信心空前高涨,对备料出义务工和施工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一一做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和奖惩措施。为对整个会议所做出的决议负责,全体与会人员以签到的形式在自己的名字上按上了“红指印”。

二、工程预算

工程总量为1800立方米250号混凝土路面

需:水泥480吨**250元**12万元

砂石料2200立方**20**4.4万元

土石方600立方**10**0.6万元

设备、运输车辆租赁2万元

人工费3000个**10**3万元

总价22.08万元

三、备料

联席会议决定全村按常住人口,不分户口性质每人摊派砂石料1立方不计报酬。第二天早晨利用广播的形式通知大家后,全村老少纷纷行动起来放下自家的活计,有的推迟了外出的安排为修路积极备料。老党员张国永带领全家和亲戚满河沿找最好的砂石料,高百祥、马庆林是亲家俩手持钉耙半点不敢马虎,始终坚持把质量最好的料运到指定地点。在他们的带动下每家每户,千方百计足额及时的完成备料任务,为确保工程质量奠定了基础。

拖拉机、三马车、小驴车汇聚一起争前恐后,到下午六点村西料场被各种运输车辆围的水泄不通(如图),退休干部马俊华收方检尺严把计量关(如图),两委成员朱晓山、宋宝玉严格质量不徇私情,老会计马万宽统计数字日清日结准确无误。县交通局的技术人员被这热火朝天的场面所感动,表示尽最大努力把比古岫的路修好。

四、施工

在施工期间许多感人的场面至今让人难以忘怀,事先预料的难题在施工期间并未发生。诸如:过谁家的门口损坏了谁家的台阶,相反工程进展到谁家的门口,有的无偿提供工具,给施工人员准备了饮水。马文芳和他妹妹分别是中、小学生,因她家和学校对门儿。施工期间正赶上下大雨,她们从家里拿来塑料布和家长一起把学校那一段儿苫好,村医马俊庆怕刚卸的水泥淋雨从家中拿来了崭新的塑料布。

施工作业又脏又累大家都没怨言,你看,振捣工张开军、王志生浑身是灰还面带笑容。劏平机手马瑞来光着膀子挥汗如雨,抹灰工马万平、高胜精益求精被甩在了后头,搅拌厂上六十多岁的李印良推起车来快步如飞(如图),还有许多为工程献计献策的感人事迹举不胜举。

这些活生生的事实告诉我“只有落后的干部没有落后的群众,只要你真心实意的为群众办实事是会得到理解支持的,只要你依靠群众没有做不到的事情”。作为农村干部土生土长的比古岫人,应该怎样做才对得起全村父老乡亲,这是值得我一生认真思考的命题。

在全村的共同努力下大干三十天,完成了长1800米、宽4米的水泥路面,使之成为我村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村容村貌和人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提升了我村的综合水平,令十里八乡的人们刮目相看。工程进度和质量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所有这些都是全村父老共同奋斗的结果。

“致富思源,富而思进”是江总书记视察广东茂名时提出来的,当时全国正在搞“双思”的学教活动,教育全国人民牢记致富是靠党的好政策,鼓励先富带后富,最终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此项工程抓住了县建委、科协组成的“双思工作队”帮扶我村的机遇。在县委副书记蔡永茂与各乡镇及建委、科协等有关部门共同协调解决资金、水泥等措施下得以完成。

在通车验收时,蔡书记同县委办副主任马志贵、科协主席韩吉祥一起商量给这条路起个名字。马主任说:“为巩固‘双思’成果就叫‘思进路’”吧,旨在激励全村致富思源富而思进奋发向上,日子一天更比一天好。

附各乡镇支援水泥数量:丰润镇80吨、王官营镇80吨、泉河头镇60吨、左家坞镇60吨、姜家营乡60吨、任各庄镇60吨、沙流河镇60吨。具体协调工作由科协主席韩吉祥负总责,路碑由县科协赞助。

                                        ——于2002年8月思进路通车两周年之际

作者:李国军

照片:李国军

编辑:王亭贯

遵化文史,探寻历史遗迹,挖掘过去的辉煌,一个有文化底蕴的公众号!

作者简介:李国军,男,1962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高中文化。自1984年起任村两委委员,主任,现任比古岫村党支部书记。2003年度唐山市劳动模范,2012年荣获河北省“7.21抗洪抢险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从2018年4月23日起,李国军所做长篇《比古岫村史》在《遵化文史》微信公众号连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