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沿G112国道工作,无意间在兴隆与遵化交界的罗文峪村,看到了有些残破的长城,随手拍了几张照片。回来一查,原来罗文峪长城鼎鼎有名,曾是当年长城抗战的重要战场。1933年3月16日至18日我29军在此与日寇激战3天3夜,成功击退日军。敌伤亡惨重,6000多人只剩3000多,被我击毙3000多人,大尉以上军官伤亡8人,包括吉田汉川大佐。 这是罗文峪长城的Google earth 截屏图。第一个图左下角的村庄就是罗文峪村,在东侧的山坡上长城显示的很清晰。 这是站在罗文峪村北公路上,向东拍摄的长城全貌。 这是1933年战地记者拍摄的罗文峪东山坡长城,拍摄的角度偏南,估计是在村西的山坡上向东拍摄(照片来源见图标)。可以看出那时的长城比现在完好的多。 这是1901年拍摄的罗文峪长城关口,现在关口及右侧城墙和5眼敌楼都已荡然无存了(图片引自遵化党史网)。 这是残存的四眼敌楼(就是1933年照片左下拐角处的那个敌楼),已损毁的很严重了,内部已成空洞了。但基座的大石条仍完好无损。如不修复这座敌楼估计也不会久存了。 曾经的抗日战场 山坡上长城砖随处可见,很多都被老乡用作垒梯田了。 这张照片就更明显了,长城脚下一级级梯田都是用长城砖垒砌的,真的很可惜。 长城两侧的垛墙都已损毁了。 这张照片可以清晰地显示出长城的结构,两侧为厚实的砖砌城墙,下宽上窄,其间充填石块和泥土,其上在铺了一层平整的城砖。 山坡上蜿蜒的长城 山坡上蜿蜒的长城 长城脚下成了尾矿堆积场(见上面的卫星图片) 罗文峪这段长城也是明长城,为戚继光所督建。但上溯其历史非常久远,传说隋朝大将罗文曾驻守于此故而得名。罗文峪历来就是兵家之地,明末皇太极曾带清兵由此攻入关内,人马直抵北京城下。85年前又见证了中国军队抗击日寇英勇行为,尽管那是国军,但也应该铭记,应该好好保护起来,不能再任其损坏了。 附:罗文峪长城老照片——来源于1932年遵化县志料 罗文峪长城老照片,王亭贯提供 作者:土石山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