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探寻鹫峰山的“一步跨千年”的长城

 遵化文史 2020-08-18

这里有一段奇特的城墙,它以矮、窄和简单著称。这里有一座精美的敌台,它被誉为“一步跨千年”。来源:阳光频道

鹫峰山景区,山脊有长城蜿蜒而过,其下有舍身台,舍身台下有棲云寺。这段长城,有人说是北齐的,有人说是明代的,还有人说是战国时期燕国的。

我说,当然是明代的啦。即使北齐长城从此而过,也被后来的明长城覆盖了,两线重合,现在看到的当然是明长城了。当然也可能明代没有重建,就沿用了北齐的长城,这个可能性是非常小的,对一个国祚只有二十八年的割据政权,后人不要夸大他建造长城的坚固性,毕竟北齐到明朝年代近千年,即使有遗迹,也要修葺重建。至于说的燕国长城可以忽略不计,燕国的北部边界在河北北部到赤峰一线,已经发现了燕国长城的遗迹,哪个国家会将防御外敌的长城建在远离边境的内陆呢?

你还不信,于是搬出了一个传说,老和尚和戚继光在舍身台上对弈,老和尚怕建长城压了寺庙的风水,戚继光答应了不在此处再建长城了。老和尚你傻啊,你怕明长城压了你的风水,难道北齐那个鲜卑人长城就不压你吗?舍身台的北侧高处,就有一个烽火台压在那里。

再沿着长城往东面、西面看看,附近都有空心敌楼矗立在那里,那可是明代戚继光开始创修的,这个传说传的不严密啊。再说,有明一代276年不断地修建长城,戚继光在蓟镇只有16年,他答应不修,别的总兵也要修,更何况一心为国,事业心极强的戚继光,怎会以私而废国家边防呢?

这就奇了怪了,山顶上的毛石长城,又矮又窄,,没有垛口,没有步道,没有砖砌,没有灰浆,作为明长城不是太寒伧了吗?双面包砖,双面垛口的一等边墙,还有单面包砖单面垛口的边墙,顶不济地,石块垒砌也是个顶个的大石块,墙顶也有石砌垛口,这是个几等边墙呢,或许你宁愿相信它是更久远的北齐长城吧。

这是对长城了解的少啊。

长城是根据山势和所处的位置来决定修什么等级的墙体。关口附近的,易攻难守的,边墙就修的等级高一些,空心敌楼就多一些;山势高大险陡的,又距离交通孔道远的,易守难攻的,空心敌楼就修的少一些,边墙就修的简易一些,有的长城需要经过的山脊,因为山体极为陡峭,干脆就什么也不修,以山险为墙。

鹫峰山,高坡陡崖远离关口,边墙外层峦叠嶂,鲜有路径,如此之险,群敌犯境也望而却步,所以城墙就修得简陋一些,节省了人力物力,并非修得简易就认为是北齐长城。

长城虽然简单朴素,但人文历史丰富,民族英雄戚继光曾登临过这段长城,并在登临舍身台时,赋诗二首,这就给鹫峰山的长城增添了亮点。你想啊,万里长城万里长,不是每段长城都会有戚帅的登临并赋诗的,这足以让长城的每块毛石都闪着一点光耀呢!

长城下面的棲云寺,是有一千多年历史的庙宇,不说北齐长城,当明代修筑边墙的时候,棲云寺的遗址已经存在了,只是处在辽代以后,金代、元代几百年的荒废期,堂堂古庙倾圯无存,成荆棘之墟,狐兔之穴,岂不惜之。

成化一年,有个叫镇的太虚和尚从山东青州来到寺庙遗址,筑草庵,刈除荆棘杂草,平整道路,庙址才又有了人迹,寺庙开始恢复,“是去尾砾,燔椔翳,拮据将荼,筑庵以居,斩棘夷道,而人稍稍至。”

不久,一个大施主大贵人的到来加快了寺庙面貌的改观。时任蓟镇总兵的李铭和太监王公(公是尊称非名)到鹫峰山长城巡视边务,在此驻马歇息,李铭也是镇守蓟镇十三年的著名总兵官,当时官声很好,看到这里险峰密林,雾锁云棲,岚霭飘渺,聚散无常,真是仙境一般,于是决定捐出自己省下来的俸赀修建庙宇。驻军的最高首长都捐了款,下属边将岂能袖手啊,立即像刮风一样迅速施捐的人越来越多,“风动而助者益众”,很快资金充裕了,开始召集工匠,谋划恢复寺院原来的规模,“赀裕工鸠,谋复旧观”,于是棲云寺香火开始兴旺起来。

明代棲云寺的重建与戍守长城的将士们的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

明成化年建成以后庙宇基本就延续了下去,寺庙和长城离得那么近,几乎就是挨在一起,这又是鹫峰山景区的独特之处,他处长城可没有这种情况啊,明亡以后在长城边建的寺庙不在此列,如平山顶的寺观始于清朝,长城已经失去了边防作用。明代在防守一线的长城边,建一个庙宇,戍边军人与道士和尚混在一起,没有特殊的批准,是不可能被允许的。

长城是为战争修建的,代表了烽火硝烟,刀光剑影,血雨腥风。寺庙呢是念经拜佛,木鱼声声,普度众生,放下屠刀。侵略反侵略,佛祖让谁放下屠刀呢?

这是一对矛盾,也是鹫峰山景区值得研究的一个话题。

棲云寺明代弘治四年碑记里也提出,蓟鎮总兵李铭担负国家边防大任,属天子重臣,能指挥强大的武装力量,征伐沙场的赳赳武夫,为什么要在边墙附近捐重资修建庙宇?碑记给出的答案是:“佛氏之功,能不有裨而阴翊之也。”这是说,你敬佛向佛是有益处地,佛会在暗中悄悄的保佑你们,你们军队保一方边境平安,我们佛门在暗中保佑你们平安。这是选择性地保佑,是佛门弟子的道理。

三屯营景忠山的庙宇也是蓟鎮驻军所建,建寺之初,建的是三忠祠,殿里供奉的是文天祥、岳飞、诸葛亮,而不是棲云寺的观音、伽蓝祖师。从三忠祠供奉的先贤分析,实际就是蓟鎮总兵府建的一个军人思想教育基地,对边防军人进行忠义廉勇的保家卫国教育。

烽火刀光的长城边,由军人帮助建了一个供奉佛门祖师和观音的庙宇,而佛门是戒刀枪,戒杀生的,但这却是鹫峰山景区的历史存在,这不是景区具有的独特人文思考之处吗?朋友们,欢迎来景区游玩并思考这一历史的命题。

作者:吴   歌

编辑:王亭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