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盛夏华章——诗上庄

 遵化文史 2020-08-18

作者:陈淑香

进入承德市兴隆县安子岭乡,白云绿树倒映水中,一只小船泊在岸边,皆已入画。

尘嚣缰锁,我们一直试图寻找让心灵宁静的事物——山水可栖,草木可养,烟霞可依。

曾经在“春风拂槛露华浓”时邂逅;曾经在“照水红蕖细细香”时深情地对视;曾经在“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时倾听彼此的心声;也曾经在“积雪浮云端”时领略抑扬顿挫的魅力;我们原本是彼此生命旅途中毫无交集的过客,缘何念念不忘?

诗上庄,我们又来了。

诗歌,言简意赅、意境幽远,或浪漫、或写实、或唯美,无论缠绵悱恻还是金戈铁马,无不体现出音律美、画面美、朦胧美。

走进诗上庄,一座“把酒问青天”状举杯雕像屹立水中,貌似白昼用“千杯少”待客、以诗词歌赋迎宾:“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星天尽享“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将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月零乱”般寂寞生花的妙境。

众所周知,“老子”姓李名耳,字聃,被尊为道教始祖,并称之为“太上老君”。在政治上老子主张“无为之治、不言之教”;在权术上讲究“物极必反之理”;修身注重“虚心空腹、不与人争”。

中国自古以来都是农业文明,牛是人们耕地负重的帮手,亲近人类和土地,性情沉默温和,象征“厚德载物”;“老子骑牛”暗喻老子是掌握自然大道的东方圣人。

《黄帝内经》中的养生智慧普济天下:“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不治疗已经发生的病变,治疗未发生的疾病;不治疗已经乱了的世道,治疗未乱的世道。

治疗未病方为良医,犹如华佗说他的大哥治疗未病,二哥治疗病中,自己却因为治疗病入膏肓的人而名扬四海,实际上大哥、二哥的医术却比华佗高明。

“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疲而不倦”,意为“心志闲适而少有欲望,心里安定没有恐惧,形体疲倦但不倦怠”,因此真气调顺,百病难入侵。

同是天涯爱美人。是青山秀水的诱惑、还是对诗文化深入平民百姓家的向往?兼而有之吧,炎炎正午,一群操着异地口音的工作人员,正在用无人机拍摄纪录片。

无形升华为有形。书香绕境,诗起诗落,是上庄村的标志。品味那些精雕细琢的文字,如同在与有血有肉的思想交流,让人领悟山之威、地之博、石之坚、冰之魄、雪之柔、潭之幽、木之秀,剑之锋,心之静,魂之清……读你,是种精神享受。

环境造就人生。

孩童蹒跚学步、牙牙学语时,极目所至之处是诗;劳作的人累了,休息一会儿,俯仰之间诗词如清风拂面;白云上飘着诗,清风里裹挟着诗,草叶上闪烁着诗,飞鸟衔来诗,朝阳升腾诗,夜幕降下诗,想必这些“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的人们,即使在睡梦里,也会抱诗而眠吧?

无忧无虑的摇椅,在天地之间安卧。坐上去歇脚的游人,情不自禁地发出感叹:就这样什么也不做,什么也不想,摇上一天挺好……

哈,试图“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么?

乡愁,多是内心万马奔腾、表面依旧淡若清风;堆积在心里,满则溢。泰戈尔说:“世界以痛吻我,我要报之以歌。”

碧绿的爬山虎宛若蓄势待发的一帘幽梦,诗意撩人;只待秋风吹起,献出火一样熊熊燃烧的赤诚。

彼岸,依山傍水的别墅旁,几个年轻人笑望着一只雄壮的金毛犬在水中泅渡;偷得浮生半日闲的人伫立此岸,艳羡人间情趣。

地处燕山深处、资源匮乏、分布在六个自然村、百余户人家,只有五百多口人的上庄村,走出了四位中国作协会员、十一位河北省作协会员,出版诗集89部。

“花半山,草半山,白云半山羊半山,挤得鸟儿飞上天”,刘章老师是长辈,也是诗歌创作的带头人,和儿子刘向东、侄子刘福君被人们并称诗坛“三刘”,带动全村百姓掀起了经久不息的诗热潮,老幼妇孺,背诗、写诗、诵诗,蔚然成风。

“书如香色倦犹爱,茶似苦言终有情”,中国的茶文化始于汉、兴于唐,糅合佛、儒、释、道诸派思想;茶道的精神是“和、敬、清、寂”,“品茗”,自古为十大雅事之一。

“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吃杯茶去;劳心苦,劳力苦,苦中作乐,拿壶酒来”。“茶憩”,不必急着赶路,停下来,请于香雾氤氲之间,品味人生一点“闲”:万物静观皆自得,闲到心闲始为闲。

如今,鳞次栉比的别墅群在宝地妖娆,诗上庄携古韵悠悠、诗情画意,以前卫的姿态,向世界书写着“文化可以改变命运”的传说。

归途中,遇到快艇冲浪,炫酷的舞姿后面,留下一道道美丽的瀫纹。青山环抱之中,碧水宛若璀璨的明珠,恰如世外桃源的诗上庄,幽兰藏深谷,难掩其香。

《沁园春*诗上庄》

陈淑香

文海拾珠,丰美福地,毓秀上庄。

赏山花玉树,祥云碧水,青峰俊鸟,礼义之邦。

忘返碑林,流连峭壁,当日犹疑入画堂。

衔华者,数风流人物,儒雅刘郎。

徜徉旷野堤旁,却只道、寻常皆作章。

赞织女淳朴,耕夫良善,如归宾至,迎客八方。

拓月填词,裁云步韵,翁媪垂髫诗意扬。

须晴日,赴桃源朝拜,墨宝生香。

本文摄影:陈淑香

本文作者:陈淑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