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遵化鄂庄子村:发音特殊,全国没有重名的唯一村名

 遵化文史 2020-08-18

遵化西留村乡鄂庄子村为自然行政村,村子位于遵化市区西部偏南3公里处其村子为我国明朝始建,最初,在遵化城西清水河东,鄂姓最先定居,故取村名为鄂家庄,鄂姓建庄却不在庄里住,只是他们的祖坟被吴姓人看着。清朝末年,因发大水,人们挪到河西,村庄名字被讹传叫成挪庄子,书写还是鄂庄子,但是当地还是发音叫做鄂(nuo二声,挪音)庄子,挪音一直叫到今天。再后来,王姓陆续迁进,逐渐形成以上鄂、吴、王三大姓家族占百分之九十人口的村落。

很多人不知道鄂庄子的鄂是这样写。有写:挪,有写:鹅,其实鄂庄子,根据其村子历史鄂姓建庄,应该写作:鄂庄子。

1946年6月,由于内战爆发后,《冀东日报》报社由遵化城内转移到城西的鄂庄子村,传播革命的火种。解放战争时期,也曾在鄂庄子和五里屯村打伏击、埋地雷等,有力地袭扰了国民党军队。

遵化城区污水资源化选址就在鄂庄子村东,这地方处于清水河与老爪河交汇处和东沙河与护城河交汇处。据2005年对排放污水的上游的监测和监理统计污水量2785万吨/年,悬浮物排放量665万吨/年,化学耗氧量2657万吨/年。

鄂庄子村还有在汛期村民下水救人的感人事迹。2018年8月14日早上6:00左右,鄂庄子村村民赵金诚首先发现河面漂来一个人,在鄂庄子村民、五里屯村民和黄庄子村民的协助下,下水成功救出北二里村村民,这就是:遵化一个中年男子落水,多人跳进水中联手施救的感人事迹,被评为当年8月份山市文明办公布的学雷锋十佳事迹之一。

鄂庄子村,是全国没有重名的唯一村名。另外,玉田县窝洛沽镇东左撇村也是明朝鄂氏所建,原称鄂庄子,由于清朝康熙年间刘姓讨饭到此,被鄂家招赘为婿,继承家业,不知为啥改村名为东左撇了,哈。

鄂庄子村位置图

遵化市志记载鄂庄子始建于明代

编者:王亭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