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遵化市第二中学始于1885年的汇文小学

 遵化文史 2020-08-18

编者:王亭贯

遵化市第二中学始建于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其前身为这一年耶稣教美以美会派美国人达吉瑞在遵化南关耶稣教堂(今遵化二中校址)建立的汇文小学。当时有学生20余人,以英语为主课,以读圣经为宗旨,学习西洋文化。入学者大多是教徒子弟,学生本人也要和他们一起信奉耶稣教,礼拜日要作礼拜。

1900年6月1日早晨,南关教堂被义和团打开,教堂内一切建筑物皆被焚烧,连圣经和各类学习课本也无一幸存,南关教堂和汇文小学遂成一片瓦砾,教民数十人被杀。1900年农历9月13日,八国联军数百人来遵,城内惨遭洗劫。据贺庆堂(二中图书馆旧址)西北角石碑记载,当时,有两个美国人和一百多个中国教徒被杀,尸体多堆入井内,部分八国联军进遵化城以后,命教徒把起运剩下的数十具尸体集体葬于城北黄土坡村。

1901年(辛丑年),清政府与联军签订了亡国的《辛丑条约》,向洋人大量赔款,群众叫“庚子赔款”。南关教堂遂用庚子赔款和遵化县地方赔款重建,于1902年5月和1903年7月(农历)陆续建成可容纳500余人的英式礼拜堂和吉瑞堂等一些房屋。

1903年汇文小学又重新开学。

1906年成立贵贞女子小学,男女分校。这时基本以传教为主,办学为辅。

1922年,在汇文小学和贵贞小学的基础上,建立汇文中学。

1930年左右,华籍牧师蒋华准任校长。蒋华准名蒋秀峰,生于1889年,昌黎县人,留学于美国波士顿大学,并得到硕士学位。任职后,大加整顿,扩建学校,把庚子年烧毁的吉瑞楼重新修建起来,改名为“吉瑞堂”。学校面貌大有改观。

1932年汇文中学就有了中共地下党组织。丁荫林同志,现名宋诚,遵化人,是当时汇文中学学生中一名中共地下党员,并被上级党委任命为中共遵化汇文中学(遵化二中前身)和河北省立五中(遵化一中前身)联合支部委员会书记。在上级党领导下,积极开展党的地下工作。他通过秘密集会、互相串联、递纸条、耳语、手势等形式把党的革命信息和任务,传达到进步师生中去。

1936年该校举行了50周年校庆活动,搭牌楼、搞展览、演文明戏(当时群众称话剧表演为文明戏),那时要算汇文中学的兴盛时期。

1942年,随着日本在华侵略势力的发展,“私立遵化汇文中小学校”改名为“遵化县立南关中小学校”。从此,美国人在遵化将近60年的教会办学宣告结束了。

1933-1945年日军占领遵化时期,学校的外语课,一律改英语为日语,借以向学生进行奴化教育,美化日本的侵略,一些进步老师给学生进行反侵略的思想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为了培养小学师资,于1950年将省中的师范班分迁于此,建立“遵化县初级师范学校"。

1952年开始招收初中班,1953年停招师范班,与北关水泉的县立中学合并,校名改为“遵化县立初级中学”。

1955年师范班全部毕业离校。1956年改名为“遵化县第二初级中学"。

遵化二中校门口,1956年,摄影:张云辉,提供:张雷兵

1959年增招高中班,1964年校名始免“初级”二字,为“遵化县第二中学”。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学校停课,学生外出串联。

1967年由于派性支配,在10月10日校内爆发武斗,捣毁化学实验室,学生受重伤3人,轻伤数人。

1968年成立“革命委员会”,取代原学校领导机构。

1969年下放为城关镇属,改名为“遵化县城关镇工农中学”,以工农命校名,以示办学方向。

1972年收归县管,校名为“遵化县工农中学”。

1976年唐山大地震,校舍遭到严重破坏,在校师生6人受伤。

1978年,县文教局来校举行各科公开教学,做为全县中学课堂教学研究课。是年在县数学竞赛中,校有12名学生受奖。

1979年校名又恢复为“河北省遵化县第二中学”。“革委会” 自行取消。是年开始建筑教学楼、办公楼、礼堂以及水塔、家属宿舍等,改变了建国以来的旧有面貌,消除了地震遗迹。

1983年又建实验楼一座。

1985年改建了学校校门。到1985年底学校占地120亩,总建筑面积1.58万平方米,初高中共35个班,学生2056人,教职工225人。

1985年8月,校长弥秉成针对二中学生特点及教学实况,在开学典礼上宣布“严、勤、礼、毅”为遵化二中校训。

1992年撤县建市,易名为“遵化市第二中学”。

1999年,接收农民中专校址,设立分校。

2003年7月,高中部分迁出,成为初级中学。

2005年,学校占地120亩,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在校生6460人,教职工448人。

2019年,学校占地104亩,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在校生8000人,教职工428人。

遵化二中校门口,2019年,摄影:王亭贯

遵化市第二中学秉承 “严、勤、礼、毅”的校训,不断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实现稳定发展、和谐发展、科学发展。学校紧紧围绕教育教学这个中心,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大力推进教育创新,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中考连续十八年雄居遵化市榜首,培养出十六位中考状元。

学校环境幽雅,书香浓郁。教学楼、科技楼、学生公寓巍然耸立,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布局合理。学校拥有设施一流的理化生实验室、微机教室、电化多功能教室、图书馆、音体美专用教室以及融校园网、Inter网、电子监控于一体的网络系统,班班配备了多媒体。

学校多次荣获“河北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巾帼文明示范岗”、“学校卫生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同时学校以大课间体育活动和规范化广播操为突破口,对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途径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遵化市第二中学数千人广播操,以动作规范 、整齐划一 、气势宏伟而被《德育报》盛赞为“中华第一操”,《体育报》、《德育报》等多家媒体的记者及有关领导、省内外兄弟学校多次前来采访、观摩、学习,并被教育部授予大课间活动“特殊贡献奖”。

学校教师学历全部达大专以上水平,300余人拥有大学本科学历,90余人具有中学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近210人具有中学一级专业技术职称。

学校始终坚持依法办学、民主管理、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宗旨,2013年,学校确立了“提升办学品位,打造市级名校”的办学总目标,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优化育人环境,全面实施精细化管理,深入推行“主动教育”教学模式,持续打造高效课堂,促进了教育的均衡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学校特色教育工作成绩显著,每年都向高一级学校输送一大批音体美特长生;学生舞蹈多次获得国家、省、市级一、二、三等奖。近年来,“龙头学校”和“状元摇篮”的美誉有口皆碑。

遵化市第二中学至今已跨越了三个世纪,历经130多年的风雨磨砺,一代又一代教育工作者薪火相传,一批又一批渴求知识的学子在这里扬帆远航。拥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先进的教育教学设施、敢为人先的教师队伍以及全新的教育理念,遵化市第二中学定会用激情和智慧续写学校全面、优质、均衡、和谐发展的新篇章!

遵化二中物理实验室,摄影:张云辉,提供:张雷兵

遵化二中合影照片,1956年,摄影:张云辉,提供:张雷兵

遵化二中理化小组,1956年,摄影:张云辉,提供:张雷兵

遵化二中毕业师生合影,1956年,摄影:张云辉,提供:张雷兵

现在的遵化二中,提供:秦红

参考文献:

1、遵化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遵化市志》(1986-2005),2012年

2、唐山市教委教育志办公室编,唐山地区教育大事记(1885-1983),1989年

3、遵化市第二中学网站学校简介

4、我知道的汇文中学,高纯秀

5、汇文学校的由来,一新、国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