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集整理:米景利 讲述人:米玉、吴景魁 明朝初期,燕王朱棣率大军扫北后不久,就拨巨款在遵化县城西,同时开工修建了两座桥。朝廷为民众交通方便修桥补路本该是件大好事。可至今当地的人还管这两座桥叫"窝心桥"。 据说,燕王扫北,大军走到遵化时,正赶上大水泡天的雨季,大军正走到河道中间,突然,蔗天湧地的大水袭来,令燕王大军全都泡了饺子险些被大水卷走。后来朱棣想起来这事就后怕,军队竟然如此,百姓的日常通行就更难了!为了回报当年百姓的劳军之功,做了皇上的朱棣下旨:在当地修桥。可遵化城西到底有几条河?他却记不清了。索性就挑最宽的河修两座桥吧。 皇上旨意一下,负责建桥的工部很快挑选了最有名的康桥师和宋桥师负责去遵化建桥。两个工程师按着朝廷的旨意,在当地挑选了两条较为宽大的流沙河和城西五里河,画好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递交朝廷审批。当两份桥梁设计图纸,呈现朱棣面前时,他立刻双眼一亮:哇!只见两座雄伟壮观的拱型大桥,如两道彩虹横跨河道之上,宽大的斗拱两侧是两个耳洞;桥面上宽敞的桥道两边是形色各异、栩栩如生的汉白玉石狮子。尤其宋桥师主建的流沙河大桥,竟以燕王扫北的:"广安东域"之意为此桥定名:"广东桥";五里河大桥则定名"通远桥”意为:通达远方。名字真可谓响亮又霸气!正合朱棣的雄心大志。再看那宏伟的桥身、壮观的造型,不就是两座赵州桥吗?!朱棣当既大笔一挥:按设计图纸施工,各拨白银五万两!特命工部刘大臣负责兼工。 哪知,一年的工期没到,负责兼工的刘大臣就接到了,宋桥师从流沙河大桥就传来喜报:广东桥工程提前竣工!随同喜报送来的还有一尊价值不菲的玉佛。可气的是,康桥师负责的五里桥却还是个半拉子工程!而且又向朝廷提出两千两银子的拨款要求。刘大臣欣喜之余又气炸了肺!喜的是:宋桥师建造的广东桥,不仅提前竣工,还给他送来了重礼。可气的是:同样的工程、同样的工期,那康桥师不单延误工期、又一毛不拔,还居然有脸伸手要银子,岂不是明摆着怠工偷懒、借口中饱私囊吗?!这位刘大臣担心惹恼了皇上,追责下来,自己也被稍进去,断了他的升官发财路,他既没敢上报也没实地查访就立马下令:"康桥师消及怠工,延误工期,又私吞工程款,罪恶至极,当既处斩!不料,这一草率的决定却让他身败名裂,留下千古骂名…… 俗话说:日做亏心事,夜里鬼叫门。真是一点不假。自从刘大臣下令斩了康桥师,夜里竟然天天做噩梦,只要一闭眼,就梦见满身血污、没了脑袋的康桥师嚎叫着,追着他讨还性命!弄得他整天昏昏噩噩、胆颤心惊的。 这天,刘大臣心情烦闷透了,他乔装平民,挺着胸脯在街头想散散心儿,见到街上一座大院门口,有一家老小哭哭涕涕,背包卧伞三步一回头、恋恋不舍的往外走。旁边站着看热闹的人也跟着抹眼泪。样子甚是悲凄,走在前面的是个二十左右的书生,却是一副慷慨激昂的样子…… 刘大臣觉得挺奇怪,他悄声问人群中的一个汉子:这家人出了什么事?看热闹的哪人左右瞧瞧没有穿官服的人,就愤愤的低声说:"还不是因为贪官心太黑!" "贪官?"刘大臣一缩脖:"贪官犯什么事儿啦?" " 嗐……也怪这家的主人的心眼儿太直,不会溜须拍马,明明在遵化造了一座好桥,却因工程实在,不会偷工减料,延误了工期,被杀了头。这不,他的儿子变卖了房子和家产,顶替他父亲又接着去造桥去了…… 刘大臣一听吓得脸唰一一的白了:心说遵化造桥?这么说,是我错杀了康桥师?难怪他天天夜里缠着我索命啊!这位名义上的造桥兼工,连工地都没去过,只是坐在官坻瞎指挥。这要是皇上知道了此事,我这官帽连同脑袋都得搬家啊!想到这,刘大臣再也没心思问下去,连忙扭头回家,把全家老小连夜按顿到京城外一个山旮旯里住下。第二天,他没敢骑马坐轿、更没敢穿官服,而是扮作一介平民,骑上小毛驴蔫巴溜的跑到遵化查看。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他先到广东桥,却见那名义气势恢宏的大桥,不过是个建在小河沟上,长不上过三丈、宽不足丈余,又矮又小、象个水沽眼子似的小桥!按现在话,就是纯粹的豆腐渣工程!难怪那姓宋的给我送玉佛,感情是堵我的嘴蒙混过关!此时,工地上早己人影儿不见,而当地百姓却不住的指着小桥叫骂黑心的建桥师和好坏不分、瞎了眼、不辨好坏、忠奸的朝廷脏官。刘大臣自然不敢暴露身份,只以过路人的身份向百姓询问了建桥的过程,一问才知真相:原来,大桥最初是想在西面的流沙河建桥的,石料都备好了,单等开工。谁知天有不测风云,俗话说:隔道不下雨,百里不同天,北京城与遵化相隔三百里。正巧这年北京城雨量正常,而遵化却接连下了几场大雨,大桥刚刚开工,滂沱大雨便下个不停,汹涌的洪水把刚刚搭起的框架都冲跑了。心眼活络的宋桥师一看,这工程没法干了,如果顶着大水开工,工料、银子白费不说、工程质量也难保证,一旦延误工期,我这个建桥师就得掉脑袋!他眼珠一转,传令工人们把建桥的材料卖给了五里桥工地,选在流沙河东面不到二里远的一条小河沟建了这座下水道般的小桥,这样既省了工又省了料,工程提前报捷又用玉佛堵住刘大臣的嘴,然后卷起省下的大量白花花银子,鞋底抹油一一溜了。 刘大臣听了,不由得吓出一身冷汗,下意识的摸了一摸自己的脑袋。他骑上驴又不声不响的沿大路往东走,来到通远桥。远远的一看,他眼都直了:只见一座彩虹般的大桥横跨河道之上。工程的主体己经完成,一个书生模样的年轻人正在指挥工人往桥面上布置石狮子……这不正是按设计图纸建造的又一座名副其实的赵州桥吗?!再一看那小伙子也挺眼熟,正是他在京城大街看到的那个因造桥诚实,而毁了自身又毁了家,顶替父亲造桥的康桥师的儿子!再看,工地旁边的河岸上搭着窝棚,窝棚门口有衣衫褴褛的女人走动,甭说,那里是安顿家人的地方。世上竟然有这样执着的父子!他不由得暗挑大母指。他悄悄的来到河边一个看热闹的老汉身边,装做过路人低声询问:那个年轻人是谁,大桥为啥延误了工期?那老汉听了顿时火冒三仗,开口就骂:"还不是朝廷里瞎了眼的狗官!明明大水泡天,没法干活,康桥师实心实意想为老百姓造一座好桥,他黑天白日不停的干,可天不随人愿,大雨一场接一场,砌好的桥身又一次次被冲垮,这不白搭了工,又白废了银子吗?朝廷昏官不闻不问也不来查看,愣说他消极怠工,把个好好的工程师给杀了!这不,康桥师死了,他的儿子顶替父亲便卖了家产又来造桥了,儿子爹一个样,誓死要为老百姓造一座随心桥。可惜,康桥师一家,好人啊!叹一一怪、就怪那可恨的昏庸贪官误国又害人啊!" 这位刘大臣浑身一哆嗦:心说,幸亏没穿官服,这要是人们知道是我造的孽,别说皇上,就是当地百姓也饶不了我啊?!高官厚禄不如保命要紧!他眼珠一转,想钻进看热闹的人群,撒丫子……可他刚转过身,眼前出现一个怒目横眉的面孔,那汉子手举一把铁锤,怒吼道:"好你个害人的贪官!竟敢送上门来了,苍天有眼啊!为我师傅报仇的时候到了……" 那汉子不是别人,正是前天傍晚,他在京城街边打听康桥师家遭遇的那个汉子。原来,那汉子是康桥师的徒弟,姓郑,当天是来康家报丧的。 郑徒弟为康桥师的冤屈报不平,暗下决心:豁出性命也要查清事实,为师傅报仇雪恨!经过暗访,杀害康桥师的罪魅祸首就是贪官刘大臣。可郑徒弟一个草民,哪里一进得了高官刘大臣的对手?说起来也是天意,那天,刘大臣虽然扮成一介平民,可一听康桥师的遭遇,立马变颜变色,当时就引起了郑徒弟的怀疑,康桥师的死,定与他有直接关系。他悄悄的跟在刘大臣身后,终于查清了这个贪官的底细……又顺藤摸瓜,一直跟踪到了遵化…… 当刘贪官看清来人,并听到郑徒弟把事情前后经过一说,刘贪官自知性命不保,扑通一一一下瘫软在地…… 愤怒的百姓和建桥工人听说,害死康桥师的贪官竟然来到建桥工地,一窝蜂似的聚拢过来,恨不得扒了脏官的皮、抽了他的筋,为康桥师报仇,于是,锤子、镰刀、斧头雨点般落下…… 可叹一个身居高位的贪官,竟然落入百姓之手,真是大快人心!这事很快传到了遵化县衙。知县听说百姓打死了工部刘大臣,顿时浑身一抖,心说:这不是造反了吗?管辖区内出了这么大的案子,我这个做知县的,如何向朝廷交差呀?他立马赶到出事现场。可籽细一查看,那个被打死的刘大臣只是平民打扮,并没穿官服,也没带什么证件文书,河边的一头毛驴,并不能证明什么。这位知县虽然是个七品芝麻官,却是个官场上的老油条。官场上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听说,眼前的死者就是害死康桥师的那位赎职的工部大臣,可既没人证又无物证,就是京城来人查办又能耐几何?他马上吩咐手下:把死者就地掩埋。又吩咐师爷:把死者做为一个不明身份的外来者,偶遇意外死亡,画影图形,张贴告示寻失主…… 就这样,一桩人命大案,竟然,不明不白、稀哩糊涂的压灭了。后来,这桩奇案传到皇上朱棣的耳朵,朱棣既为自己用人不当自责;也为康桥师鸣不平;谁让你姓刘的贪脏赎职害民呢!康桥师的徒弟和那群百姓擅自杀人,虽然触犯了国法,可贪官赎职,万民所恨!杀贪官,为民除害,也是情有可原。刘贪官死了属于自作自受,天意该着!就这样,朱棣王八吞称砣一一暗气暗憋,再没深究,这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后来,雄伟壮观的通远桥(五里桥),被当地百姓称做"京东赵州桥"一直用到新中国成立后,而流沙河每到雨季,照样洪水肆虐,危害交通;而广东桥却成了当地百姓的笑柄……至今当地民间还流传着一首童谣: 遵化城西两座桥, 一座好来一座孬! 一座好似赵州桥, 一座好像水沽道! 好桥师倒把脑袋掉, 孬桥师发财逃跑了! 贪官害民又误国, 建了两座窝心桥! 米景利 2020.5.4。 作者简介: 米景利,笔名雁图,1955年生,河北遵化马坊岭村人,参加工作后历任乡大队团支部书记、通讯组长等职,在全国各报刊上发表民闻故事、新故事、诗歌、散文、电影文艺、新闻等100余篇,主要作品有《清东陵的传说》《包森的故事》等,参编有《民间文学三套集成》(遵化卷),曾荣获河北省《民间文学三套集成》长城二等奖,曾被评为唐山市民间文学先进搜集者。曾组织马坊岭小学11位小朋友在《中国少年报》发表,并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向全国播放《保护益鸟的倡议书》,有部分作品获国家级奖励,其传记被载入《当代文艺家名典(河北卷)》,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河北分会会员。 马坊岭村米景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