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探寻古籍记载的灵应山,遵化城南的风水宝地

 遵化文史 2020-08-18

遵化鲁家峪东峪村位置示意图

遵化清代各个版本的县志都记载了遵化城南的“靈應山”:灵应山,又名灵灵山,遵化城南50里,位于鲁家峪东北,为附近最高峰,丘壑纵横,绿树成荫。上有龙泉寺(现在叫望海寺,但泉水千年不停),龙泉寺的西侧为仙居百花洞(又称狐仙洞),里面层叠18个洞穴,人可进入,有瀑布千寻,大雨后声音很大,都是奇景。山南有圣水观音岩,人字洞内,山石倒垂如笋削,洞门外水流而下,夏天在洞里垂珠如帘,冬天结冰为柱,北面有一棵古松(村民说此树未放前为5人抱),亭亭独立,为数百年的古树,山上果树繁茂,清香怡人,迥非凡境。

经过笔者探访,县志上记载的灵应山就是鲁家峪东峪村北的上寺山(又叫鸡冠山)。理由如下:

1、位置和高度都相吻合。鲁家峪东北的最高峰就是现在的上寺山,海拔为437米。

2、山上有龙泉寺与实际相吻合。据笔者采访山上老居士郭然,他说上寺山寺庙原来就叫龙泉寺,因山上泉水而起,后来寺庙重建才改名叫望海寺。

3、实物记载相吻合。在2012年,下寺青龙寺发掘出一个古钟,上面文字记载“天啓二年,靈應山下莊”,清晰记载了灵应山和下庄村名。

故,此山就是遵化代各个版本县志记载的“灵应山”,建议恢复“灵应山”的真实名字。

清代光绪年间《遵化通志》记载的灵应山

灵应山,传说此山为神仙聚会之地,山上神仙显灵,有求必应。

《天府广记》《丰润县志》《遵化县志》均记载,韩室砚润:丰润城西北40里灵应山,悬岩壁立,石畔有泉,喷流而下,上有二石洞,一名“灵应洞”(可能是山上原来的狐仙洞),一名“韩信攻书室”(可能是山下钟乳形成的古山洞),内有石如砚,津水自顶滴入砚池,人们见了都啧啧称奇。相传韩信率大军数万,东击赵、北攻燕时,建幕其中,攻读兵书,故起其名。

《遵化县志》记载:金代归德府判官王础及其夫人葬于遵化县南灵应山东侧。

《遵化县志》记载:李靖寺近鲁家峪。李靖寺就是现在灵应山下寺的青龙寺。青龙寺背靠灵应山是唐朝大将卫国公李靖修炼的飞天道场。该庙有两眼天然泉水,一白一黑,相传几百年前,两条真龙为救此地干旱,违背天条在此降雨,而无法回归,故留在此地修行。该庙后山还有一座白石宝塔,相传为镇邪所立之风水塔。

相传,因该处山沟有清泉涌流而得村名为洋汪峪。至我国清朝,顺治皇帝曾有意在此建陵墓。当地村民以谐音不吉的村名“阎王峪”相称,打消了顺治在此建皇陵的想法,避免了迁村之难,到修建了清东陵以后,又恢复了原村名洋汪峪。至今灵应山望海寺大殿墙壁之上还有一首顺治题写的五言诗。

望海寺东侧有一池,泉出龙口,沁润甘甜,四时不断

望海寺大殿墙壁上留有的大清顺治皇帝题诗


青龙寺(李靖寺)东北钟乳形成的古山洞,怀疑是韩信研读兵法的古山洞——韩室砚润

青龙寺(李靖寺)后山的白石宝塔

青龙寺(李靖寺)的黑龙圣水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