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建史干货 | “西风东渐”下的近代中国建筑——当公和洋行遇上《人民的名义》

 Duni设计学院 2020-08-18

前一阵不少小伙伴都在追《人民的名义》这部剧,

我们建筑汪当然看剧之余还一直在注意各种背景建筑啦~

相信有不少人已经注意到它的主要拍摄地就是在南京,

不过不知有没有人注意到这栋建筑

没错~就是剧中的汉东省检察院~

眼尖的同学应该已经认出该建筑是东南大学大礼堂了


不过为什么单单提到这个建筑呢,

当然不(jiu)是因为要给东南大学打广告~

让我们来看看它的设计者是谁——

(图片截自百度百科)

公和洋行啊~

了解中国近代建筑史的同学应该非常眼熟了,

这个事务所设计了上海外滩小半的建筑,

对当时的上海建筑乃至中国建筑形成了不小的影响。

今天来跟大家聊聊公和洋行和近代中国的建筑故事~

一、公和洋行的重要作品

公和洋行(Parmer&TurnerArchitects and Surveyors)原是一家香港老牌建筑设计机构——巴马丹拿建筑设计公司。1868年成立于香港,参加汇丰银行大厦(第二代)的设计竞赛并获胜而成名。1912年,随着上海经济的繁荣和其作为远东最大城市的地位逐步确立,公司决定在上海开设分部,并取名公和洋行。

直到1937年抗战之前,公和洋行在上海、香港、南京、武汉等城市设计了一系列重要作品。

南京:

东南大学大礼堂(原国立中央大学大礼堂,1931)

武汉:

汇丰银行(1917)

上海:

汇丰银行大楼(1923)外滩12号,

新古典主义风格

海关大楼(1927)外滩13号,

复古主义转向装饰艺术风格(Art-deco)

沙逊大厦(1929)外滩20号,

装饰艺术风格(Art-deco),后改为和平饭店

中国银行大楼(1936)

与中国建筑师陆谦受合作设计,

装饰艺术风格,中式攒尖顶

这四幢建筑都是外滩建筑群的重要组成

二、西风东渐与中国近现代建筑

随着鸦片战争爆发和洋务运动开展,西方建筑传入中国。尤其是在沿海作为通商口岸的城市,上海,青岛,厦门等,城市建设和城市开发模式已经接近西方。西方正流行的新古典主义由此移入中国。

新古典主义建筑

19世纪下半叶,许多具有皇家建筑师学会会员资格的西方建筑师来到中国,正统学院派的西方新古典主义建筑出现在我国各沿海通商城市。

除一些外国事务所(如公和洋行)做的照搬西方风格的建筑以外,也有一些外国建筑师,如何塞和墨飞,致力于设计中国古典复兴建筑,也影响了中国第一代建筑师,如吕彦直等。

圣约翰大学怀施堂(1895)

第一座西方建筑师的“中国新古典”建筑

中国固有式

在接受文化冲击的同时,

社会上出现了抵抗西方文化的潮流,

比如蒋介石宋美龄发起的“新生活运动”,

新文化运动时期提出的“整理国故”。

中国固有形式,即宫殿式民族形式

是在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的《首都计划》中明确提出,

鼓励在大型公共建筑中采用的形式。

代表作有北平图书馆、中山纪念堂等。

北平图书馆(1931),欧洲建筑师莫律兰设计

中山纪念堂(1931)吕彦直设计

南京中山陵(1929)吕彦直设计

陕西省博物馆,张景秋设计

后面一段时间里,因为批判“大屋顶”,

民族建筑的探索就终止了,

现在我们都已经知道,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自发建筑运动,

而是当时国民政府主导的一场民族建筑运动的成果。

革命现代式

所谓革命现代式是一种对西方建筑模仿并简化得来的风格,

其典例有毛主席纪念堂和人民大会堂

常采用三段式或五段式构图,构成为屋顶+屋身+基座

毛主席纪念堂 和林肯纪念堂

人民大会堂和小特里阿农宫

摩登建筑

所谓摩登建筑非指modernism现代主义建筑,而是装饰艺术风格(Art-deco)

Art-deco既不排斥新时代的机械美学,又保留了许多历史的因素,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迅速传遍欧美,也在当时的上海遍地开花

除了之前提及的公和洋行设计的沙逊大厦、中国银行,

建筑师邬达克在上海也留下不少art-deco的作品

国际饭店

大光明电影院

百乐门

这些建筑风格和流派都是旧中国被迫接受西方建筑思想入侵后的一系列产物,

这段建筑史就如同通史一般复杂多变,今天只是对各流派略作介绍,

感兴趣的童鞋可以继续深入了解~

这是中建史系列文章的第一篇

之后会陆续更新哒~

本期干货分享人:

 吕学姐

几凡建筑历史主讲,2017录取同济建筑学研究生

东南大学本科,初试总分383第七名

师从中建大牛导师

大综合最强师资请点击:

下篇预告:

《建筑汪必备技能:如何快速判断一座古建筑的结构体系?》

  

编辑几小凡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