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人:J学姐 2019几凡暑期夏令营优秀学员 最终保研同济 基本情况:本科就读于某刚过评估不久的211 专业排名:1 GPA:3.9 写在前面 夏令营只有短短3天,但是它考察的绝不是考前几个月的准备结果。如果可以,请大家尽早开始准备。我们需要准备的,也许是交流的技巧,也许是思考问题的逻辑,不限于做题的技巧,也不限于对研究方向的初探,而是全方位地,提升自己。 1 案例篇 案例不能停!尽早服用效果更佳! 每天课间,排队,等车,睡前,甚至是如厕,都可以打开心爱的谷德/archdaily/建筑学院/各种公众号,看看有什么新项目,大动作,做建筑圈的潮人。什么追剧八卦买买买……有图纸好看吗???别说你看不进去,就把这东西当作解闷提神的段子啊! 我本人看案例比较注意技术经济指标和图片,对于大段描述性的文字就直接跳过了。原因呢,主要是看不懂+看得累。毕竟图片传递的内容是最直观的。一边看图一边思考,最后再读文字,可以对自己的一些解读进行落实和对比思考。 另外一种方法是买案例课。推荐几凡的案例课程,能够给大家树立一个基本的读案例的方法,之后就可以自己前进啦。 了解这个案例是在几凡2018上半年的一次线上评图,似乎是东南大学社区诊所那一道题,学长推荐了这个极具特点的建筑案例。主要就是一条交通联系不同的功能房间。简明的逻辑,却能生成丰富的造型。 这里放上我的整理框架,大家可以参考整理自己的学习系统。 临近考试一个月,每天的案例都是要保持的。对于TA上的案例以及大牛们的新项目,需要重点关注,动手积累;对于其他小案例,可以采取快速阅读抓重点的方法。 当然积累方法也比较重要。个人建议,整理自己的案例目录,操作目录。 2 快题篇 都说参加夏令营的是大佬,但我本人并不是…… 不过,有位智者说过:“人贵在有自知之明。”为了准备夏令营笔试,我从寒假班开始准备。先上了ABC班,回到学校后跟着线上课每周画一张,暑假时再继续完成了D班。这个过程中,大快题小快题都有训练,因此在拿到题的时候,不至于太痛苦。 除了画,评图和改图也非常重要。除了几凡的各位大佬,也可以给身边的老师、一起准备的研友、同济在读的学长学姐看看。有的人会提出造型方面的建议,有的人会注意基本的功能流线疏散问题,有的人还会对图面和线形提出建议。不同角度的解读能够给我们更多新的想法,多和大家交流能够避免自己的方案出现明显的套路感。 个人感觉,从题型上看,同济的快题是没有什么套路的。我在考试前试图押了一题,然而完全没沾边。但我认为是有一点是贯穿始终的,就是你有没有清晰的解决问题的思路。首先这个解决问题的思路应当是合理的;然后,这个思路能够贯穿始终,设计的结果符合一套完整的逻辑;最后,图面的表达能让评图老师读懂你的意图。个人感觉是夏令营笔试中非常重要的问题。 所以我比较建议大家准备几个自己熟练掌握的排版和分析图,无论题目如何改变,一定要明确地表达出自己的思路。 这里是针对去年概念类题目的练习。第一次画的时候写了超级多的文字,画了很多小图,但实际上都是不好的做法。首先两个小时内根本不可能做到这些,其次阅卷时间非常短,老师根本不会看文字。过多的内容导致阅卷老师GET不到重点,结果一定是会GG的…… 在经过N次修改之后画出了下面的图。思路就是分成三部分,由大到小,突出重点。 难过的是最后考题完全不是这样…… 最后为了求稳,除了平面长线条用尺,其余全部手画线条,也只是勉强画完,排版什么的已经不能考虑。作为一个谨慎的人,我只能说,请大家千万别抱有侥幸心理,一定要多做点准备,有重点的同时也不要留下严重的软肋,毕竟保研的机会非常珍贵。 (附J同学送考场原图~!) 3 作品集 个人感觉作品集还是很重要的。作品集在第一步申请的时候就会审查,合格了才可以参加。后面评选优秀营员的时候也会计分。来参加夏令营的同学(除了我),作品都超级完整,超级丰富,超级精彩。 anyway,同学们尽早准备,每一个课程设计的作品都认真打磨,如果课设不满意,工作营、实习的作品也是可以的!如果有特别突出的otherworks。比如建筑手绘,动手制作项目,能够体现你在建筑学中独特优势的东西,也是很加分的,如果一般也别放太多,不要遮住了主要优点,给自己挖坑。 关于作品集的基本注意事项,比如排版、装订、字体,可以听一下网上的课程,不用买太贵的那种,毕竟和国外的要求还是不一样,但是工整专业是必须的。 4 面试篇 对于面试会问什么问题,19夏令营经验帖|官宣:19年同济建筑夏令营面试总结碎碎念以及考场原图已经说的非常详细了,这里也就不再赘述。 当时我根据之前看到的经验帖以及几凡的模拟面试,整理了几个面试老师可能会感兴趣的方向,然后进行中英文的准备。注意这些问题都是因人而异的,因此要想办法表现出自己的特点,和老师聊起来,让老师感受到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是很好的。如果考试需要我们展示90%的内容,那我们就准备120%的内容。面试前五天,基本上是每天都在脑内剧场模拟考官会如何问,我该如何回答。这样即使紧张了,没能把准备的东西说全,也不会有冷场。 推荐参加考前几凡的模拟面试。去的时候带上材料,学长学姐会根据你的个人情况给一些建议。之前完全没有准备关于论文的问题和城市方面的问题,幸好去了模拟面试,正式面试两个方面都问到了。 考前3~5天的最后冲刺时间,大家可以考虑用英文和小伙伴对话,多张嘴能够提前习惯英文的发音和表达。当时我非常幸运能够和一起考试的H同学住在一起,相互督促练习口语,面试的时候英语问题顺利通过。 如果实在紧张或者感觉快没话说了,那么请放慢语速,保持微笑 :) END 如何置顶“几凡设计教育”? 只需三步, 就可以及时获取更多建筑学考研干货? 回复以下 关键词 查看相对应内容: 大综合&技术 | 建筑干货 | 专题突破 | 快题秘笈 | 小快题 | 大快题 | 快题状元讲设计 | 牛人经验 | 考研概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