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考前冲刺收藏】小快题得分要点与解题关键全年总结—住宅、场地设计篇

 Duni设计学院 2020-08-18


滴答~滴答~滴答~
距离考研已经时日不多,
还在为大小快题而困扰吗?
别担心~
在这最后的几天里有几小凡的全程陪伴!!!
一定要记住!
成功之前,
千万不要去想放弃!

我知道你们现在已经很累了!
但是人生总要有一次不要命的努力不是吗?
至少回首往事
会想冲过去拥抱当年崩溃哭泣的自己

小凡和你
全程陪伴

话不多说

我们开始吧~!

住宅篇

1


 里弄三代居设计任务书解读

【核心考点】

住宅的基本功能属性和布局

三代的独立空间与交往空间的处理

融入街区的建筑形态和微型的里弄院落空间

【解题关键】

1. 住宅的基本功能属性和布局功能上垂直分区较为容易,老人活动部分应当尽量设置在底层,以方便老年人的活动。夫妇活动空间对私密性要求较高,可以设置在二层方便照顾底层老年人的生活。水平分区难度较大,但是也比较容易做出彩。另外房间的尺度很最重要,并通过家具的布置来表现空间尺度。

2. 三代的独立空间与交往空间的处理题目要求三个部分各自有独立的出入口,可以分别设置三个不同方向的入口进行解决。此外,相互之间的交流必不可少,可通过挑空等方式加强三个部分空间的交流,也可以通过水平分区来实现交流。可能的话,适当的共享空间也是必要的。

3. 融入街区的建筑形态和微型的里弄院落空间:建筑形态尽量保持原有街道的整体性,可以适当配合庭院营造入口及各自的活动空间。

【得分要点

合理的入口交通组织、明确的功能分区、正确的房间尺度、充分的空间交流、和谐的建筑肌理


 学员作品展示

1

点评:

方案功能上采用剖面分区,一层设置老人卧室、餐厅及客厅,二层设置主人卧室、餐厅及客厅,三层为儿女用房,分区非常明确。并在通过错层形成三代的交流。造型上采用外挂的楼梯直达三楼,增加了建筑的造型感。坡屋顶的错动形成了露台和侧面采光,非常巧妙。

2

点评:

方案通过U形布局围合成内院,并向巷道开放,保持了一定的隐私性。三个部分分别有三个不同的入口很好地做到了相互独立,且各个部分的公共空间都有一定的挑空,以营造空间的流动和各个部分的交流性。造型则是四水归堂的形式,很简单有力的回应原有的建筑形式。

3

点评:

方案功能上采用剖面分区,流线上通过直跑楼梯环绕建筑直上三层,既作为三层的独立出入口,也加强了建筑的表现力。再结合廊道和亭子营造了丰富的室外空间,并与室内空间紧密结合。在做到各部分独立的同时,通过内部的挑空来达到相互联系和交流的目的。

4

点评:

方案通过平面分区的方式将建筑分为两个体块,一侧为子女及老人部分,另一侧为父母部分,中间部分则为共享的庭院空间,巧妙地做到了及独立又有很强的交流性,也创造了很好地室内外空间的交流。建筑形态简洁又富有变化,很好地呼应了原有街区的尺度及肌理。

不足的是:为了实现这一巧妙的想法,功能上不得不做出一些牺牲,例如老人部分的餐厅过小等。另外建筑直接对街区开放,私密性相对较差。

5

点评:

方案通过大小坡屋顶反向错动咬合关系营造了丰富的建筑造型,大的体块为主要使用空间,小的体块为楼梯间,逻辑清晰,分区明确。功能上采用平面和剖面结合的分区方法,并且在底层设计了三代了共享的公共空间,很好的做到了既独立相互之间又有联系。是很有难度的方案,因此存在一些房间的结构和家具布置的问题。

6

点评:

方案功能上采用剖面分区,并在室内创造两层通高的共享空间。造型上面向庭院设计屋顶露台、阳台及悬挑,细腻、丰富。 

7

点评:

方案功能上采用剖面分区,一层设置老人卧室、餐厅及客厅,二层设置主人卧室、餐厅及客厅,三层为儿女用房,分区非常明确。西侧楼梯结合前厅既可以作为二层父母使用空间的主要楼梯,又可以组织三层的交通。

不足的是:平面图和轴测图不对应,造型丰富手法有些琐碎。

8

点评:

方案功能上采用剖面分区,一层设置老人使用功能,二层设置主人使用功能,三层为儿女用房,分区非常明确,并采用外挂的楼梯组织三代人交通,增加了建筑的造型感,同时用坡屋顶的穿插丰富建筑造型,形成了L型的体量。环境上在南北设置两个庭院,丰富了进入建筑的路径,也提供了三代人交流的场所。

不足的是:三代人的交流性较若;缺少建筑内部的交通联系。

9

点评:

方案功能上采用剖面分区,并且在建筑主体两侧分别设置大小两个庭院,形成二层与三层的独立入口,很好地起到了丰富室外空间的作用。此外功能分区明确,平面布置紧凑,室内外空间联系紧密。

不足的是:三代人的交流性较若;南向的围墙较高,会影响一层的房间采光。

10

点评:

方案功能上采用剖面分区,一层为老人卧室,二层为夫妻卧室,三层为儿童卧室,分区合理。直跑楼梯环绕建筑直上三层,既作为三层的独立出入口,也加强了建筑的表现力。

不足的是:三代人的交流性较若;立面较为简单。

11

点评:

方案形体简洁有力,仅仅通过坡屋顶的错动,体块的挖除和凸出等几个手法就达到了丰富的效果。此外,平面处理也十分简洁紧凑,逻辑清晰。

不足的是:三代人的交流性较若;外部庭院空间较少。 

12

点评:

方案从螺旋上升的室外交通入手,即将其作为区分入口的策略,又丰富建筑造型。功能上,一层为老人用,二层为青年用,三层为儿女用。

不足的是:三代人的交流性较若,并且缺少室内交通;儿女用卫生间尺度不对。

2


 集合住宅任务书解读

【核心考点】

住宅的基本功能属性和布局

三户的独立空间与交往空间的处理

三户不同的业主所产生的不同建筑属性

【解题关键】

    1. 住宅的基本功能属性和布局应当考虑公共功能、卧室和辅助功能的合理布局,区分动静。另外住宅设计中,房间的尺度很重要,可以通过家具的布置来表现。结合本题的尺寸,在极小平面内进行剖面分区是最大的难点。

2. 三户的独立空间与交往空间的处理三户人家各自有独立的出入口,三户人家关系良好,所以相互之间的交流必不可少,交流部分可考虑公共平台及院落空间不同楼层的交往空间又影响楼层的功能定位。

3. 三户不同的业主所产生的不同建筑属性:三户住户特点各异,对应不同的功能需求。三口之家要注重主卧与儿童卧的布局;老人夫妇应考虑功能便利性,及其工艺工作室的设计;年轻建筑师应重视空间趣味性的营造。另外年轻建筑师住户南向采光应考虑,设计为四层。

【得分要点】

合理的入口交通、明确的功能分区、正确的房间尺度、充分的空间交流


 学员作品展示

1

点评:

方案围绕丰富的室外交流空间,产生合理的室内功能布局,使三户住户在各自的公共功能和私密功能部分都能有一定的交流。一层的庭院既解决了三户辅助功能的采光,也形成交往庭院。二层南侧两户各自退让形成交往平台,并与三户的客厅相呼应。功能上,三户住宅都采用垂直分区,一层为餐厅,二层为客厅,三、四层为卧室和工作室,动静分区合理。年轻建筑师住户在四层内合理地解决了功能的朝向和采光,并形成丰富的竖向空间。方案的特殊技巧在于在极小的平面内将楼梯、卫生间紧凑化、完整化布局,这样才能保证主要使用房间的尺度。

2

点评:

方案围绕天井组织室内外空间,在公共功能部分和私密功能部分都产生交流空间,同时满足各层的采光需求。功能上,底层为客厅和餐厅等公共区域,上层为卧室工作室等私密功能,划分明确。尤其是建筑师住宅设计连续的对角空间,既带来良好的采光,又产生了丰富的室内空间。

不足的是:楼梯的长度有些不够;中年夫妇住户的厨房较小。 

3

点评:

方案将平面划分为田字网格,通过局部格网的抽离产生了丰富的交往空间。功能上,底层为客厅和餐厅等公共区域,上层为卧室工作室等私密功能,划分明确。

不足的是:室内外空间的联系不够紧密,使得三户住户的联系不够自然;没有充分考虑北侧住户的南向采光问题;中年夫妇住户的楼梯间和卫生间较大,影响卧室的尺度。 

3


 五口之家设计任务书解读

【核心考点】

体积限定与排水设计

住宅的基本功能属性和布局

【解题关键】

1. 体积限定与排水设计在9*9*9m的形体中设计出丰富的室内外空间,因此需要对体积进行一定的划分。室内外部设高差,排水问题可通过排水沟解决雨水倒灌问题。

2. 住宅的基本功能属性和布局应充分考虑三代人对功能的不同需求,夫妇使用部分作为主要功能,要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老人使用部分应考虑交通便利性;子女使用部分考虑其相对独立性。三代人各自也需要的私密空间,因此要考虑私密空间的分区。另外住宅设计中,房间的尺度很重要,可以通过家具的布置来表现。 

【得分要点】

合理的功能布局、正确的房间尺度、丰富的室内外空间


 学员作品展示

1

点评:

功能排布合理,住宅建筑性格特点明确。平面采用九宫格形式,并通过对角空间营造了良好的视线交流

不足的是:卧室的进深不够;厨房、餐厅尺度较大;排水问题未考虑

2

点评:

建筑功能在平面上东西分区,西侧为卧室、WC、楼梯等房间型功能,东侧为较为公共的空间型功能,并在剖面上形成错动关系,营造了丰富的空间关系。

不足的是剖面和轴侧图上女儿墙未表达;排水问题未考虑

3

点评:

方案通过楼梯和卫生间的服务带,进行功能分区。剖面上卧室垂直叠加,客厅、餐厅进行错层的通高设计。总图上设置排水沟解决室内外高差问题。

不足的是书房与主卧室的关系不佳,建议与客卧互换 04

4

点评:    

住宅采用九宫格的操作处理功能布局,营造了良好的竖向空间。并在总图上设置排水沟解决室内外高差问题。

不足的是:书房与主卧室的关系不佳,建议与三层起居室互换

4

滑动住宅任务书解读

【核心考点】

柱网选择与结构悬挑

交通盒布局和空间的操作

住宅的基本功能属性和布局

【解题关键】

1. 柱网选择与结构悬挑卧室的进深一般为5米左右,宽度一般为3.5米左右。客厅一般为4~5米。卫生间、楼梯间宽度一般为2米左右。另外考虑到悬挑结构的合理性,建议滑动尺寸小于3.5米,可解决卧室的尺寸,同时滑动处用悬挑结构,不设柱子。建议东西界面用5米和2米的尺寸,符合卧室进深及楼梯与卫生间的宽度。

2. 交通盒布局和空间的操作以楼梯、卫生间为交通盒进行滑动较为简单,滑动后所形成的平台与灰空间应与内部功能发生关系。另外建议进行竖向空间的设计。

3. 住宅的基本功能属性和布局老人卧尽量放在低层,主卧宜放在三层。主卧在住宅房间里等级最高,可以考虑套间形式。另外尽可能多的房间考虑南向布置。

【得分要点】

明确的功能分区、合理的交通组织、正确的房间尺度、丰富的内外空间

学员作品展示

1

点评:

方案从体块的东西滑动入手,并用垂直的北向交通卫生条带组织横向体块。功能上,一层为客厅餐厅等公共功能,二层为卧室起居等私密功能,三层为工作室等功能性房间,动静明确,分区合理。在客厅、起居室设计对角空间,增加了空间的趣味性和丰富性。入口处设计一个小的转折空间,呼应了住宅建筑相对私密的特点。形体上用片墙围合三层室外平台,保持了的整体性,同时产生观景框的效果。

不足的是:从车库入口直接进入餐厅,缺少过渡空间。

2

点评:

方案从体块的东西滑动入手,产生了东西方向的室外平台。功能上,一层为客厅餐厅等公共功能,二层为卧室起居等私密功能,三层为娱乐及客卧等功能,分区合理。室内在客厅、起居室设计对角空间,增加了空间的趣味性和丰富性。三层设计两个室外平台,产生了室内外空间的融合。

3

点评: 

方案从九宫格平面划分入手,将楼梯、卫生间等辅助空间布置在中部,南北两侧作为主要使用空间。通过滑动形成露台和架空空间,同时在立面上运用减法操作形成阳台,丰富了建筑造型。功能上动静分区明确,较为开放的一层部分作为客厅和厨房餐厅,卧室及配套健身、游艺布置在更为私密的二三层。

不足的是:种植园设计在北侧,并且被建筑物遮盖,不能满足采光需求。建议置换成对采光要求不高的功能。

4

点评: 

方案在东西、南北两个方向进行了滑动操作,产生较为丰富的室外平台和形态的微差。功能上一层为客厅等公共功能,二层为老人卧、次卧等辅助私密功能,三层为主卧等主要私密空间,分区明确,并用中部的直跑楼梯组织交通,各个部分可达性强。公共部分通高空间位于南侧,利于采光,也提高公共空间的品质。

5

新民居建筑设计任务书解读

【核心考点】

商业功能界面的布置

形态及空间对环境的回应

住宅的基本功能属性和布局

【解题关键】

1.商业功能界面的布置:商业尽量沿街最大化杂物间应与商业分开设置并且与主入口相邻。住宅主入口不宜与商业放置在同侧。  

2.形态及空间对环境的回应已建民居接触部分应注意采光问题,另外地块三还需回应古树与河道景观。

3.住宅的基本功能属性和布局应当考虑公共功能、卧室和辅助功能的合理布局,区分动静。父母与子女应保持紧密联系,但又要考虑相对的独立性,以及异性子女间的独立性。另外住宅设计中,房间的尺度很重要,可以通过家具的布置来表现。

【得分要点】

合理的功能布局、正确的房间尺度、丰富的内外空间、回应环境的限定 

学品展

学员作品展示

1


点评:

住宅建筑性格特点明显,体块清晰,并通过退台形成与景观应对。功能排布合理,尺度适宜。一层商业入口、住宅入口、物间、畜圈关系清晰。

不足的是:一层卫生间没有必要。

2

点评:

建筑从L型平面入手,围合树木,回应景观。形态上采用折板造型,形成了体块的穿插、咬合。功能上采用剖面分区,一层为商店、工具间等用房,二层为餐厅和客厅,三层为儿女卧,四层为主卧,分区明确。首层通过玄关组织交通,使居住功能和商业功能相互联系又互不干扰。

3

点评:

建筑从L型平面入手,围合树木。功能上采用剖面分区,一层为商店、工具间等用房,二层为餐厅、客厅、软卧,三层为儿女卧,四层为主卧。形态上通过退台的设计,形成体块的错动咬合及丰富的外部空间。03

不足的是:厨房遮挡了餐厅的南向景观和采光;一层卫生间没有必要。

4

点评:

建筑从退台的形体入手,形成晒台与公共空间。功能上采用剖面分区,一层为商店、工具间等用房,二层为餐厅、客厅、软卧,三层为儿女卧,四层为主卧。

不足的是:卫生间采光不合适;厨房尺度较大,餐厅较小。

6

联排别墅设计任务书解读

【核心考点】

对西侧景观的呼应

狭长体量的布局和采光

住宅的基本功能属性和布局

【解题关键】

1. 对西侧景观的呼应:项目基地的西侧景观较好,要考虑对其呼应,但住宅主要是南北向采光,因此要处理南向采光和西向景观的矛盾,可以考虑运用露台和灰空间。

2. 狭长体量的布局和采光住宅建筑对采光要求较高,而本题地块南北方向较长,采光难度大。另外与东侧相邻的部位采光设计也很重要,可通过庭院、露台来解决。

3. 住宅的基本功能属性和布局应当考虑公共功能、卧室和辅助功能的合理布局,区分动静。父母与子女应保持紧密联系,但又要考虑相对的独立性,以及异性子女间的独立性。另外住宅设计中,房间的尺度很重要,可以通过家具的布置来表现。

【得分要点】

合理的功能布局、正确的房间尺度、丰富的内外空间、回应环境的限定 

学员作品展

学员作品展示

1

点评:

方案将长条体量分为南北中三部分,南北两部分为使用功能,中间部分为交通等辅助功能,使每一层功能之间既能方便联系,又有一定过渡。形态上整个建筑呈U形向西侧打开,充分回应了西侧景观。室外阳台的设计解决了西晒问题、丰富了建筑立面,又增强了与西侧景观的联系。功能上将公共功能放在低层,卧室放在顶层,动静分区明确。方案最为精彩的是中间格网内的楼梯、卫生间、小庭院的设计,既兼顾了景观又解决了采光。下沉庭院和餐厅的上空处理的也很细腻。这些手法在实际项目中较为常用。

2

点评:

方案采用基座加L形体量的形体操作手法,形成大面积的室外平台,回应了西侧景观。另外局部点缀几个小型庭院,解决了房间的采光,丰富了室外空间。功能上,一层为公共功能,二层为女儿使用功能,三层为父母使用功能,分区明确。方案较为精彩的是客厅、餐厅、厨房的连通及与庭院的关系,另外东侧一条楼梯、卫生间、小庭院的设计既考虑了一层的入口空间也兼顾了上层卧室的使用,这些设计体现了作者思考问题的全面及立体的功能观念。

场地设计篇

1


 周末花卉市场设计任务书解读

【核心考点】

购物流线、车行流线、车位排布

【解题关键】

1. 建筑三面围合,暗示主入口只能在东南侧。

2. 需考虑不同时间段所对应的不同功能空间。

3. 如何组织购物流线和车行流线是本题的关键。


【得分要点】

高效的流线组织、合理的停车布置、正确的入口位置


学员作品展示

1

点评:

方案将车行出入口放置在基地东南侧,形成环形的车行流线,人行道路和车行道路同用,以满足不同时间段对广场的利用,高效利用广场空间。

2

点评:

方案将车行流线和购物流线完全区分,人行出入口面向雕塑广场布置,形成轴线对景。

不足的是:中间的车行道路除去开市前的交通使用,其余时间基本闲置,造成交通空间的浪费;两条购物流线较为孤立。

2


 公厕优化设计任务书解读

【核心考点】

建筑退距及与环境的关系

狭长地块的场地设计

建筑空间的优化设计

【解题关键】

1. 建筑与变电站之间需要保持一定的缓冲空间,另外要处理好建筑与公园内道路的关系。

2. 注意狭长地块的场地设计,建筑与场地设计需要统一考虑。通过分析场地周边人流情况,合理设置主要出入口。

3. 建筑需根据现有功能进行空间的提升和优化

【得分要点】

丰富的场地设计、多样的景观层次、合理的流线组织、正确的入口位置、丰富的单体空间


 学员作品展示

1

点评:

方案总图上引入轴线和路径对场地进行划分,并将公厕布置在轴线上作为节点承担公共职能。场地上结合音乐广场、水池、草坡、沙坑、喷泉、芳草岸、叠水等塑造丰富景观的关系。单体平面设计为类风车形状,各部分功能形成很好的分离与联系。造型上设计为向内的坡屋顶,可进行雨水收集,形成生态效应。

2

点评:

方案总图上通过蜿蜒的主路径对场地进行划分,并结合广场、绿地、漫步道、休息亭等景观要素,形成层次丰富的公园环境。单体设计为风车形平面与公园进行渗透,四个体块分别作为男卫、女卫、第三卫生间及管理用房,相互分离又有联系。

3

点评:

方案总图上通过主路径和节点进行场地划分,辅有广场、绿地、水池等景观要素。单体上将功能置入一个风车形平面中,中间的体块为门厅,周边的四个体块分别为男卫、女卫、第三卫生间及管理室,并用一些片墙围合起来,使建筑在形态上更具整体感,也形成一些庭院空间

不足的是:公园的路径有点单一,可在主路附近增加一些小路,使步行系统具有更多的可能性。

4

点评:

方案总图上通过折线路径和节点对场地进行划分,空间蜿蜒曲折,有收有放,层次丰富。单体上通过两个形体的错动和片墙的组合间隔功能、引导人流,形成动态的平面关系,也符合公厕的隐私需求。建筑虽小,功能却十分清晰,公厕入口和工作人员入口兼备。

不足的是:建筑与变电站的距离太近。

5

点评:

方案总图上通过曲线路径和节点对场地进行划分,空间蜿蜒流动,十分精彩。单体上在盒子中置入了大小不一的庭院空间,给公厕中的每个空间都带来了采光及景观,使空间变得更加有趣丰富。形态上男女卫生间两个体块突出屋面,打破了方盒子的无趣感。

不足的是:建筑与变电站的距离太近;屋顶的流线设计没有必要。

3


 麦当鸡快餐店任务书解读

【核心考点】

餐厅功能与流线组织

场地设计与停车布置

无障碍与卫生间设计

【解题关键】

1. 注意后勤流线与就餐流线组织,避免交叉。

2.建筑及主入口宜布置在道路转角处,利用黄金商业边角。停车场布置在剩余部分,并结合两条道路设置车形口。

3. 建筑入口及卫生间应考虑无障碍设计,卫生间的位置既方便就餐人流的使用也要相对隐蔽。

【得分要点】

成熟的场地设计、明确的功能分区、高效的流线组织、合理的出入口布置、规范的无障碍设计


 学员作品展示

1

点评:

该方案合理组织了建筑用地和停车用地的布局,将营业空间最大化的面向街道,辅助空间内移,从而形成了“L”形体块。造型上通过多个层次的折线退让街角,并形成动态的商业建筑形态。折叠的部分设计台阶式绿化、屋顶高侧窗,形成独特的入口及通高的主体就餐空间,平面布置干净利落,主辅明确。

不足的是:厕所邻近入口,影响就餐体验。

2

点评:

方案将建筑布置在场地东南角,其余部分进行停车设计,吻合商业建筑的设计要求。形态上通过折板进行操作,形成层高较高的公共用餐空间和层高较低的辅助空间,功能与形式达成统一。功能上主辅分区十分明确,辅助用房全部布置在北侧,合理、实用。另外残疾人停车布置较好,考虑了独立通到,方便进入餐厅。

不足的是:次入口未设置运货坡道。

3

点评:

方案将建筑布置在场地东南角,有良好的招徕性。形体上利用体块间的错动、咬合,产生富有动感的建筑形体,并形成了主次入口广场。功能上分区明确,流线清晰,特别是庭院的设计提升了就餐的环境品质。另外无障碍设计也很规范。

不足的是:部分小空间的净高过高,可以充分利用折板坡屋顶带来的室内净高的变化,将大空间靠近高敞的屋脊布置,小空间结合低矮的屋檐布置,实现功能与形式的统一;厕所占用沿街面;残疾人停车位较分散,且不方便到达主入口。

4

点评:

方案将建筑布置在场地东南角,并设置了入口小广场,充分开发了街角以及沿街界面的商业价值。形态上用四个不同功能高度的条形体块进行滑动形成主次入口和庭院,高大的体块容纳开放性的就餐空间,低矮的体块容纳私密的辅助功能,解决了不同功能的对于空间高度的需求。

不足的是:次入口未设置运货坡道;无障碍设计不完整,没有残疾人厕位,无障碍停车未表示。

最后,

望你们所有人

在这场修行中,得偿所愿。

何其有幸

参与了你们一段最宝贵的时光。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