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夏令营经验贴|听说你想同时保研清华和同济?来听听重大学长的几点忠告

 Duni设计学院 2020-08-18

主讲人:LDR同学

2019几凡暑期夏令营优秀学员

2019同济暑期学校优秀学员

前言
一路走来,感谢各位学长学姐的帮助与指点,同时也觉得,自己也有义务继续传递一点东西,特别是自己当初也是受益于GYH学姐的保研攻略。于是我决定写个跟同济夏令营有关的。

目录

比1月更早:打好基础

1月 - 6月:确定攻读方向/意向导师

1月 - 6月:准备作品集

5月 - 8月:联系导师

6月:夏令营报名

7月 - 8月:准备夏令营考核

9月初:夏令营考核开始 + 等待考核结果

 01 

比1月更早——打好基础

有一个扎实的基础比什么都强!

1、认真做好自己的课程设计

2、英语一定要好好学好好考。六级是刚需,但低分飘过也不会令老师满意,毕竟2018年同济复试的英语门槛是六级450+,而这仅仅是门槛而已。再考虑到同济夏令营考核有英语面试环节……所以六级,能考多高就考多高。

3、认真对待每一门课,保住前7个学期的GPA。同济夏令营原则上只会让来自同一所大学的投递材料学生中的GPA前几名(只算前7个学期)参加后续的考核,所以除非你在别的方面特别优秀,GPA还是需要稳住的。

 02 

1月 - 6月—— 确定攻读方向/意向导师

准备作品集

1
确定攻读方向/意向导师

由于每个人对于个人兴趣、就业前景、学校水平等多种因素的权衡都不尽相同。因此,究竟是要学公共建筑设计、住宅研究,还是城市规划、建筑历史、建筑技术,需要自己判断。读同济,还是东南、南大、天大、浙大,同样需要广泛了解之后自己判断。本段要讲的,是如何在同济建筑系一百多个老师之中锁定意向导师。

首先,同济大学建筑系网站的师资介绍一栏(http://archi-caup./Data/List/sz)中,非常清楚地把一百多位老师按照学科团队分门别类,并简要介绍了各位老师的研究领域、主要成果、联系方式。在有清晰攻读意向的前提下,通过浏览这个网页,你可以迅速地把意向老师的搜索范围缩小到十人左右。

其次,可以根据上述师资介绍的网页,或者百度,进一步看看老师的研究/项目是否适合自己。并且设法联系一下认识的在同济读研的学长姐,可以了解到导师成就之外更多的东西,例如导师性格、研究生工作状态等等。此外,如果有机会听取大学老师的建议也是一个很难得的机会,凭借老师的了解程度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2
 准备作品集

1、如果作品集准备时间非常紧张(少于一周):

那就直接把已有的课程设计重新排版,再添加必要的封面、简历,以及可能有的其他吸引老师注意的东西(绘画、摄影、小制作什么的,如果有国创、论文就更好)。课程设计作品数量可多可少,我只放了四个,但也有的同学放了六七个。不过个人觉得,作品集的总篇幅不能太长,我只做了二十多个对页(对页展开大小为A3)。

2、如果作品集准备时间比较充足:

那就可以量体裁衣了。在课程设计的选择上,尽量与你研究生的攻读意向靠近。在图纸内容的选择上(当然不可能把课程设计的所有图放上去),尽量靠近意向导师的关注重点。在时间充足的情况下可以适当重新绘制部分分析图,但大改方案是肯定来不及且不合适的。毕竟夏令营联系导师的作品集,还没到出国作品集的要求程度。当然,封面、简历也是必要的,论文、国创、竞赛、绘画、摄影等加分项如果有就更好,但注意控制篇幅。

 03 

5月 - 8月—— 联系导师

1
  切忌  

同时联系一个学校的多位老师。否则两位老师在私底下聊天聊到招研究生的时候,或者两位老师同时答应收你之后,会发生非常尴尬的结局。

2
敬告 - 对于想同时报考清华的同学

2018年的清华复试,开始在同济夏令营结果拟定公布日期之后。如果同时参加两者,则有可能面临清华同济均通过的情况。由于导师每选定一个学生的同时,也意味着导师排除了另一些学生的潜在资格。如果选了任何一方的老师,都意味着放了另一个老师的鸽子。

因此,如果想同时试一试清华复试和同济夏令营,又不想放老师的鸽子,那么我目前想到唯一没有毛病的做法就是:报同济夏令营的时候不联系导师,这样,即便同济夏令营通过,再参加清华复试也没有什么问题。

但报同济夏令营的时候不联系导师,也存在清华复试万一没有通过,同济这边选不到心仪导师的风险。所以,如果往后几年中,要是清华复试的时间没有在同济夏令营之前,每个想同时报清华和同济的同学都需要仔细权衡这个问题。

3
建议 - 对于只打算报考同济的同学

将你的意向导师排个序,从意向最强烈的导师开始,一个一个发邮件联系。最好是前一个老师婉拒你之后,再开始联系下一个老师。老师回复邮件的速度快慢不一,但一般不超过一周。

由于是依次联系导师,整个联系的时间就会比较长。因此,在了解充分、准备充分、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个人建议尽早联系导师。不过从2017年和2018年来看,有学长姐四月份就开始联系导师了,但也有的八月份才联系导师,时间跨度非常大。所以似乎再晚也不会没书读,不过热门的老师永远都抢手吧。。

4
联系导师要准备什么

刚需:个人简历、设计作品集

其他的如成绩单、获奖证书等等,根据自己条件准备

有的老师会有自己的要求,比如要提交个人完成的设计作业等。

5
联系导师的方式

邮件联系是最常用的方式。

邮件标题一定要言简意赅地表明来意,如“保研自荐:xx大学xxx”等。

邮件正文比较重要,基本上就是自荐信内容了:表明自己的意向,证明自己的能力,简述对老师项目/研究的理解。其根本目的就是证明自己的能力与理想跟导师的工作非常匹配。

第一封邮件的格式务必正式一点,信件格式可自行百度。

6
老师的可能回复

有的老师可能会要求见面谈,谈过之后再决定收不收。不用对于见面过于紧张,老师主要是看你的性格是否OK,能不能聊得来,好不好相处之类的。当然,专业相关的东西也有可能被问到。

 04 

6月—— 夏令营报名

六月开始,应该时常关注同济建筑学院新闻中心的通知,或者同济研招网关于各类院系暑期学校(即夏令营)的集中通知帖。通知出来之后,按照通知要求进行纸质材料寄送和网上报名即可。

此时网上报名系统可能会问你读专硕还是学硕,这个问题一般需要征询导师的意见(如果有联系导师)。如果没有联系导师或者导师让你自己选,那就自己选好了。

 05 

7月 - 8月—— 准备夏令营考核

夏令营考核内容分为笔试(2小时快题)面试(5-7分钟)。通常分在两天内考完,首日考笔试,次日考面试。

准备快题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报一个快题班,上海同济附近的快题培训机构通常会提供针对夏令营同学的培训班,费用4000+。没有学过快题的同学建议报班,或者自己鞭策自己,每天掐着时间练习快题,对着快题案例学习其设计与图面表达。学过快题的同学可根据自身情况再做考虑。

附图:在快题班里练习的快题作业

 面 试 流 程 

面试流程通常如下:学生带着自己的简历(4-5份)和 作品集(2-3份)走进面试的会议室,把材料递给离自己最近的一位老师。该老师将协助你把资料传递到所有老师手上。在你坐下等待的十几秒内,老师将迅速地浏览你的简历,并针对你简历的内容提出一两个英文问题。英文问题过后是一些中文问题,内容既可能是先前问题的延续,也有可能是一些常规问题,或者非常规(很难提前准备)的问题。

 

附图:准备面试时整理的专业英文单词表

从整个流程中可以看到,各位老师在对你不甚熟悉的情况下,必然会首先看简历。提出的前几个问题多半与简历内容有关。因此,简历上呈现的信息一定要仔细斟酌,力争把自己的优点与长处充分地表达出来。并且,由简历信息引申出来的,老师可能会问到的一系列问题,都需要自己预判后,在面试之前几天提前准备,最好熟悉一遍对应的英文稿。例如,之前有学姐参加过一个国创。老师看到简历上的相关信息后,就让学姐用英语把国创的内容介绍了一遍,并问了几个相关问题。

其次,常规问题主要包括:对导师研究方向/项目的了解,为什么要选xx方向,xx方向的xx理论,读了什么书,介绍一下读过的书的大致内容,谈谈你对前一天快题考试的理解等等。

 

附图:准备面试时整理的专业理论知识点,直接整理英文版,以防在面试中被要求用英文回答

 06 

9月初—— 夏令营考核开始 

+ 等待考核结果

经过了充分准备过后,考核真正开始后,只需要放轻松就好啦。相信自己,好好发挥出自己的水平。而考核结果原则上会在夏令营结束五个工作日之后公布。如果最后夏令营被评为优秀营员,则意味着,如果你在九月的本校推免中取得推免资格,同济大学将免复试直接预录取;如果没有被评为优秀营员也不要灰心,踏入夏令营的大门便足以证明你的优秀,你仍然可以在推免阶段申请同济大学的复试,通过率也是令人欣慰的!

本文仅介绍参加同济夏令营的个人体会与建议。至于是否要参加同济夏令营,是否要报考同济大学,保外还是保内这些同样非常重要的话题,可以多向老师和学长姐咨询请教。当然,自己的想法是最重要的。

本文从联系导师到夏令营考试结束,按时间节点展开叙述。除去对同济大学相关政策的描述,其余部分(对于时间点的确定、各项准备工作的建议)均带有个人主观判断,请大家批判理解。

最后,感谢在求学路上给予我建议与帮助的L老师、W老师,Z老师,以及FYW学姐、GA学长、GYH学姐、HEQ学长、QYY学姐、YSQ学姐、ZK学长!当然还有途中不断为我加油鼓劲的朋友们和始终如一支持我的家人,谢谢你们!

END


如何置顶“几凡设计教育”?

只需三步,

就可以及时获取更多建筑学考研干货?


回复以下 关键词 查看相对应内容:

大综合&技术 | 建筑干货 | 专题突破 | 快题秘笈 | 小快题 | 大快题 | 快题状元讲设计 | 牛人经验 | 考研概况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