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0元图解建筑史第二季-04 | 中国木构建筑大木作解析

 Duni设计学院 2020-08-18

建筑史,实为动态的建筑学;建筑史观,是探论古今关系的重要价值取向。如果说建筑史是每一位建筑师的必备养分,那么建筑理论更像是汲取建筑养分的触角。史实的积累相当程度回答了“是什么”这个基本问题,而理论的阐述帮助我们思考“为什么”以及探索“怎么办”。学习的广度和深度至关重要,这对于建筑历史和理论的学习的“维度”和“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0元图解历史第二季

“第四讲"

中国木构建筑大木作解析

中国传统木构建筑的特征和详部演变是研究传统建筑营造意匠最重要的内容。《营造法式》与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都是土木营建典籍,对用材制度和各作做法都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大木作是其中重点。从建构的角度,我们解读这些结构方式和特征,先从台基、柱子、梁枋、构架、斗栱、屋顶几方面来说起。

No.1

台 基

1 碎石、夯土交替处理,打桩法加固地基。类似于现代的条形基础。

2房屋建造步骤:开槽→定磉→柱顶石(柱础,凸出地面的露明部分为鼓镜)→柱櫍(毛细防水,隔潮)→立柱→扇架→上梁

 

No.2

柱 子

组成
1)柱础:柱顶石,凸出地面的露明部分为鼓镜
2)柱櫍(礩):纹理水平,防水作用,放于柱础之上;之前是木的,后为石。
3)柱子:在柱櫍之上;
4)地栿:贴服在地面上,起拉接作用。
 

减柱与移柱
为了节省木材和获得更大的室内空间,采用了减柱与移柱,而随之而来的是水平构件的增加,出现了复梁、大内额,辽、金、元代的减柱与移柱之风兴盛,例如山西朔县崇福寺弥陀殿、佛光寺文殊殿。

梭柱
南北朝时期由西域传入,《营造法式》规定,梭柱上、下1/3应有收分(受希腊柱式的影响),明清建筑中罕见。代表实例:(最早)河北定县北齐义慈惠石柱。


 
4、生起:当心间不升,次间升2寸,以下隔间依次递升(宋辽,未见于汗,南北朝,明清少用)
侧脚:开间面柱子内倾10/1000 山面8/1000,上面柱头不变,底下往外推(宋,明清大多不用)
 

No.3

额枋是柱上联络与承重的水平构件。使用与内柱之间叫内额,位于柱脚处称地栿(额枋断面高宽比,唐2:1,宋3:2,清1:1)
平板枋(普拍枋),位于阑额之上,用于承托斗拱。始见于唐代
雀替(棹幕枋):梁枋下与柱相交的短木,可以缩短梁枋净跨。辽已有
 

No.4

构 架
1、间:两榀木构架形成的空间(课本)(梁思成《清式营造则例》称:凡在四柱之中的面积都称为“间”);
① 开间:两檐柱间的水平距离,又叫面阔。开间宽度总和称为通面阔
② 九开间各开间名称:尽间→梢间→次间→次间→明间←次间←次间←梢间←尽间

2、架:指进深方向的单位;(几架即几根檩条单数,也可用椽数来表示,双数=架数-1)
① 步(步架):相邻两檩条中到中的水平距离,清代步架单位为22斗口;
② 举高:相邻两檩条轴心的垂直距离;
③ 举架:举高/步架
④ 举势:屋面坡度
 


3、等级:古代对建筑间架有严格的等级制度:
① 9~11间(除皇帝不可用)
② 5~7间(三品以上官员)
③ 3间4架(四椽屋,五品以下,普通百姓)


No.5

斗 栱

 1、斗栱是中国古代汉族建筑特有的结构构件。在立柱和横梁交接处,从柱顶上加的一层层探出成弓形的承重结构叫拱,拱与拱之间垫的方形木块叫斗。合称斗拱。也作枓拱、枓栱。是中国古代建筑上特有的构件,是由方形的斗、升、拱、翘、昂组成。可参考汉宝德《斗栱的起源》,拱由枋发展而来。
 


2、明清之前主要是结构构件,即承檐挑檩,明清主要是装饰构件;但一直作为封建社会中森严等级制度的象征和重要建筑的尺度衡量标准。
3、斗栱的演变:斗栱由大而小,由简而繁,由雄壮而纤巧,由结构而装饰,分布由疏朗而繁密。

宋——材分制
   材:斗栱栱木断面为基准的模数单位,高15分,宽10分(3:2),取自栱高
   栔:高6分,宽4分(3:2)
   份:模数材栔等级的最小单位,1/10材宽    
   例:1分=0.6寸(一等材)

清——斗口制
斗口取自栱宽
材:高14分,宽10分
栔:高6分,宽4分(2:1)


No.6

屋 顶

1、屋顶的形式
a.庑殿顶:推山(使垂脊产生柔和的空间曲线)
b.歇山顶:厦两头,收山(自正心檩中线后退一檩径或一步架至山花板外皮)
c.悬山顶:不厦两头,檩条伸出山墙以外(出际),保护山墙
d.硬山顶:明朝大量产砖,推进硬山顶的普及
e.攒尖顶:屋顶为锥形,没有正脊,顶部集中于一点,即宝顶,该顶常用于亭、 榭、阁和塔等建筑
 

2、屋顶的出现顺序及等级
a.出现顺序(先后):庑殿—攒尖—悬山—歇山—硬山
b.屋顶等级(高低):重檐—庑殿—歇山—攒尖—悬山—硬山
3、庑殿推山与歇山收山
庑殿推山:正脊、扶脊木推出,垂脊形成空间曲线。
 

歇山收山
唐收山很小、宋式收山较大,清式小。
宋代:山花板外皮沿正心桁中线内收一步架
清代:山花板外皮沿正心桁中线内收一檩径

4双曲屋面的形成:
屋面曲线包括建筑的檐口、屋脊和屋面的曲线,其中屋面曲线包括纵向曲线和横向曲线
屋面双曲:举折和生头木(清称枕头木)
檐口曲线:檐柱升起和翼角起翘
屋脊曲线:脊檩两端加生头木
垂脊曲线:推山

5、举折,举架,提栈
唐代:举折很平缓
宋:举折 ,从上往下,落架,坡度上大下小(1/10——1/20——1/40——...)
清:举架,从下往上,飞檐三五举,檐步五举,脊部九举(除五檩)
南方民间:提栈


阅读材料:
潘谷西《中国建筑史》第8、9章侯幼彬、李婉贞《中国古代建筑历史图说》6.10,7.12
常青《重读《营造法式》:想象与真实》
傅熹年《中国古代建筑概说》

No.6

作业展示
作业要求:
1图解中国古代单体建筑屋顶式样——庑殿(表示推山做法)、歇山(表示收山做法)、悬山、和硬山、重檐庑殿,并区分其出现的年代先后(重檐除外)和等级秩序高低;
2图解宋举折、清举架的做法
3图解嫩戗发戗和水戗发戗的区别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相关链接

0元图解建筑史第二季 -01

以时间脉络梳理中国传统建筑—中国传统建筑的流变

0元图解建筑史第二季-02

空间视角下的中国传统建筑

0元图解建筑史第二季-03

国都的变迁


编辑丨几凡编辑室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