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同济建筑导师: 关于卢永毅教授的建筑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

 Duni设计学院 2020-08-18

卢永毅教授

学科方向:建筑学/建筑历史与理论

团队:A2-外国建筑历史与理论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84年浙江大学建筑学学士毕业,1987年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获建筑学硕士,1990年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获建筑历史与理论博士学位。1993年4月 香港中文大学建筑系访问学者;1999年至2000年,法国巴黎第一大学艺术与考古学系、巴黎大区文物保护部与法国南锡市建筑与遗产管理部访问学者。学术兼职:上海市建筑学会历史保护专业委员会委员、《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委。



PART A
招生情况

  • 这几年每届研究生招生2-3名,除去本校或者其他高校的保研学生报名外,每年针对考研学生基本上会留出1-2个名额,择优录取,需要和老师预约面谈,本科期间有发表论文等学术性研究工作更佳,建议提前准备本科期间的研究成果和作品集。

  • 研究生阶段卢老师师门有每周例行的读书会,安排一个上午的时间,卢老师主持,师门同学轮流阅读汇报一篇西方建筑理论文章,或者是论文写作等内容的交流。研究生期间可担任学生助教、参与卢老师的保护课题,学术资源丰富。

  • 卢老师对学生很好,平易近人,对于论文要求严格。学生可以申请学院各类寒暑校、交流、双学位项目,鼓励参加国内外各类学术会议。


PART B

研究版块


1、上海近现代史

01

近代上海四大百货公司——建筑类型学中的都市现代性解读

文章介绍了1910—1930年代上海公共租界先施、永安、新新、大新四大百货公司的兴建背景和建筑特征,分析了百货公司作为一种从西方引入的建筑类型在近代上海的移植和转变过程,指出它们既是业主与建筑师合作的成果,更是民族资本的发展、先进技术的引入、商品博览的日常化、娱乐生活的集聚以及商业空间的竞夺等时代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从而揭示百货大厦作为消费主义纪念碑和摩登生活诱惑场所的都市现代性特征。

从1917年到1936年,由华商创办的先施公司(The Sincere Co.LtD. )、永安(上海)公司(The Wing On [Shanghai] Co.LtD. )、新新公司(The Sun Sun Co.LtD. )和大新公司(The Sun Co.LtD. )相继在南京路西段建成开业,这四个百货大楼的横空出世,轰动全国,其规模远超在公共租界和法租界里开设的任何一家百货店,也全然改变了南京路的商业格局。这是近代上海首次以民族资本推动百货业的兴起,开启了中国人都市消费生活的新篇,是近代中国城市现代化进程的一个里程碑。

四大百货公司的成功,标志着整个近代上海都市空间生长的全新起点,也标志着华人中心已从老城厢转入租界,成为构筑这个现代化大都市摩登繁华的重要力量。这些成果得益于这座国际性通商巨埠的开放性和繁盛的商业活动,得益于公共租界的自治发展和有序管理,也得益于民族资本家的开拓精神和实践勇气。在建筑层面,四幢百货大楼首次使商业建筑纪念碑化,无论白天还是黑夜,它们都是城市中最耀眼夺目的标志物,也标志着“建筑与商业已经结成了新的联盟”。

02

实践与想象——西方现代建筑在近代上海的早期引介与影响


文章聚焦20世纪20~30年代上海的相关建筑活动,考察早期西方现代建筑在中国的传播和产生的影响。文章追溯了现代建筑作为新美术思潮的率先引入,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无名"建筑师,工程师的设计实践,作为西方建筑师为租界生活创造新空间和新风尚的建筑探索,以及作为中国职业建筑师追求科学精神和时代进步的思想和实践成果。作者试图超越现代建筑作为某种统一文化模式的认知局限,通过多条历史线索的回顾,呈现西方现代建筑在近代中国被接受和转化的过程特征,及其可能被忽视的现代性经验。

工部局的建筑工程师:无名的现代建筑先驱

20世纪初,上海的建筑受到一种浓重的商业古典主义风格的统领,然而一些工业与市政建筑却率先表现出现代建筑的明显特征:形式脱离任何历史样式,是使用功能和建造技术的真实表达。这些建筑设计由公共租界工部局的专职建筑师和工程师负责,他们在竞争激烈的建筑业市场保持着一定的独立性, 成为“无名”的现代建筑先驱者。

20年代末30年代初,工部局为普通市民建造的一系列菜市场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这些菜市场采用了混凝土无梁楼盖结构体系,提供通畅灵活的大空间,简洁的立面由钢与玻璃围合,不同材料构筑成建筑的统一体,摆脱了早先殖民地式的构筑物形式,体现出鲜明的现代主义美学和都市建筑性格。30年代初公共租界建成的大型市政设施—工部局宰牲场,堪称一座工业时代的纪念碑。这座内部完全按现代化宰牲工艺设计的混凝土构筑物,其立柱、无梁楼盖、楼梯坡道、连廊和升降筒交汇在一起,显现出设计师组织复杂功能流线和结构系统的高超能力。在建筑外部,设计师又以混凝土装饰块合成屏风式立面,赋予了这座构筑物佩雷式的纪念性外表,而底层外廊和倒锥形立柱造型, 突破了佩雷新古典手法的封闭和沉闷。

新风格的引领者: 邬达克与赛安洋行

20年代末期,匈牙利建筑师邬达克(Ladislaus Edward Hudec,1893—1958年)和法国建筑师事务所赉安洋行(A.Leonard,P.Veysseyre & A.Kruze Architects,1926年至20世纪40年代)在激烈的竞争中声名鹊起,成为上海现代建筑新风格的引领者。

邬达克自1924年底成立自己的事务所后的十余年里,设计建成了60多个作品,涉及从住宅、医院饭店到戏院的各种类型, 其中不少成为租界里的标志性景观,这也为其职业生涯赢得了卓著的声誉。纵观其早年哥特复兴式的教堂设计、新古典主义的医院设计以及装饰艺术风格的系列作品,它们切实反映出邬达克在快速吸收和运用不同风格建筑语汇中的非凡才能……

赉安洋行最初的作品游走在新艺术运动、新古典和艺术装饰风之间, 并已显露出融合多种风格语言的能力。1929年, 他们为法国天主教会创办的广慈医院( Hospital Sainte-Marie)设计的隔离病房(Pavillon d Disolement),明显受到欧洲现代建筑运动的影响。从当时留下的照片、图纸可以看到,建筑各层病房连接中心监护和交通空间, 并向两翼水平展开, 阳台环绕各层,出挑深远, 既为病人提供了良好的通风日照,又以非常简洁的形式和阴影效果展现了新风格的开始,进入30年代,赉安洋行的建筑语言愈加显现出现代主义的清晰简洁, 与邬达克青睐表现主义线型的动感与张力不同,他们的作品稳重而节制并不远离布扎传统,为各种类型的建筑注入了典雅的现代形式。

2、西方建筑理论与作品引入

01

卢永毅、周鸣浩译《建筑与现代性:批判》(Architecture and Moderntity:A Critique),(比)希尔德·海嫩著

上世纪20~30年代的批判理论,如法兰克福学派,兴起了对于现代性和现代主义的复杂而精深的批判研究。现代主义建筑的理论和实践与这一丰富的传统同时发展,但却基本上独立于此传统之外。本书作者希尔德·海嫩通过探讨现代性、栖居和建筑学之间的关联性,试图填补在现代运动的话语与现代性文化理论之间存在的鸿沟。

一方面,她从批判理论的视角展开对建筑学的讨论,另一方面,她通过与建筑学的连接,修正了批判理论的地位。她将建筑作为一种文化场域进行考量,这一场域建构了日常生活,也包含了现代性固有的主要矛盾,但她争辩道,建筑学仍有某种能力采取一种批判立场来面对现代性。除了展开关于建筑、现代性和栖居间关系的理论探讨,此书也是建筑学学生了解批判理论话语的导读,为此,有关瓦尔特·本雅明、恩斯特·布洛赫、特奥多尔·阿多诺以及威尼斯学派(塔夫里、马西莫、卡奇亚里)的章节就不能被孤立地阅读了。

比利时鲁汶大学建筑理论教授希尔德·海嫩的这本著作主要讨论现代性、栖居和建筑之间的相互关系。借助聚焦希格弗莱德·吉迪恩、恩斯特·梅、阿道夫· 路斯、瓦尔特·本雅明、恩斯特·布洛赫、曼弗雷多·塔夫里、马西莫·卡奇亚理、康斯坦特以及西奥多·阿多诺等关键人物关于建筑和现代性的思考和实践,海嫩试图将20世纪建筑学历史及理论的发展与哲学、社会学以及文化理论等领域中关于现代性的广泛讨论连接起来,在以批判性理论视角审视建筑学的同时,也通过基于与建筑学的关联来修正批判性理论的立场


尽管海嫩认为, 现代性意味着与传统的断裂,这种断裂对人们的日常经验和生活方式产生了全面而深刻的冲击,但她对于现代性和栖居仍然持审慎的乐观态度。她坚信两者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两极,而是通过某些复杂的方式相互关联在一起,因而建筑学仍能在现代性经验和栖居愿望之间达成妥协。

海嫩承认建筑学无法左右社会发展,但她还是始终坚持建筑学的社会责任。她相信建筑学确有能力用自身的方式将现代生活中的种种冲突和不定表达出来,既可生成与现代性的关联意义,也能形成对现代性的批判。因此,从现代建筑理论和历史角度对现代性进行广泛的反思,就能为诸如后现代状况、建筑与城市的关系、建筑的历史和传统意识等问题的诠释提供一把有效的钥匙。这也是阅读她这本书的意义所在。

02

先锋派的“乡土本心”——重读阿姆斯特丹孤儿院

文章通过对阿姆斯特丹孤儿院设计及其背后思想的重读,回顾了二战后现代建筑转型期间,荷兰现代建筑师凡·艾克对功能城市的批判、对建筑和城市中人的精神价值的重新关注,以及其融合现代与传统、先锋与乡土的建筑、城市思想,而这一经典重读的价值不仅在于扩展乡土认知的视角,同样也期望启发对当下建筑与城市品质的重新思考。

2018 年是 阿尔多·凡·艾克(Aldo van Eyck,1918-1999) 的百年诞辰,作为Team10 的核心人物,凡·艾克在二战后推动现代建筑与城市演变的重要作用一直被公认,然而在那一代现代建筑师之中,他又由于其游走于先锋与乡土之间、复杂晦涩的建筑思想而独一无二。一方面,他启示了结构主义(Structuralism) 等现代建筑先锋观念,被认为是赫兹伯格(Herman Hertzberger、库哈斯(Rem Koolhaas) 等关注建筑与城市的荷兰建筑先锋派的先声;另一方面,凡·艾克对传统建筑与城镇,特别是世界范围内的乡土聚落保持着持续兴趣,并常常从乡土视角讨论现代建筑与城市的基本问题。在以往国内对凡·艾克的研究中,往往忽视对其城市思想背后乡土渊源的探究,通常也从未将其建筑实践作为城市思想的投射看待,更对汇聚其深邃思想的标志性作品阿姆斯特丹孤儿院缺乏细致的分析解读。这种欠缺不但让我们忽略了Team10 成员本质上的多元,令凡·艾克那些深刻又富时代意义的宣言变成了枯燥晦涩的概念,更无从表述其背后的深刻含义。本文的意图正是希冀通过对现代建筑经典作品阿姆斯特丹孤儿院的重读,力图揭示凡·艾克跨越了先锋与乡土、连接着建筑与城市的现代建筑思想内涵,并从中阐发丰富的当代价值与意义。

孤儿院在郊区环境中肆意生长,尽管有学者认为其钻石型的构图和动感伸展的布局来自现代艺术诸如蒙德里安(Piet Mondrian) 绘画的启示,然而就其外部形象而言,它唤起了一座小型阿拉伯城镇的意象,这座拥有起伏涌动穹顶的“毯式建筑(Mat-Building)”,其形式可追溯到凡·艾克曾多次到访的北非圆顶之城阿尔及利亚的瓦德(El Oued)。

在孤儿院最初设计中,凡·艾克采用了平屋面,但他随即意识到,如瓦德一般,穹顶是北非乡土聚落中提供身体体验、表达场所特质的重要标识,这正是平屋面的现代建筑教条所忽略的。为此,孤儿院整体被赋予3.36m×3.36m 网格,无论其下是厨房、卧室还是图书馆,每一格网之上都笼罩着一个穹顶。而为了体现公共交往的重要性,也为了给予孤儿院的复杂形态以场所识别,每个单元的8 个起居室被覆盖9 倍格网(10.8m×10.8m 的穹顶,这8 个大穹顶在300 多个小穹顶衬托下,如部落首领的营帐,或阿拉伯老城的清真寺圆顶一样引人瞩目……尽管路易·康(Louis I. Kahn) 同时期在犹太社区中心(Jewish Community Center,Trenton) 等项目中也习惯在规整的正方形柱网中运用统一的方形穹顶,然而其意义却与孤儿院完全不同,康的方形穹顶表达的是一种具有仪式感的古典秩序,而凡·艾克则赋予孤儿院穹顶以住居的身体庇护、聚落的场所隐喻,这是一座城市化的建筑,正如凡·艾克对阿尔伯蒂(Leon Battista Alberti) 名言的引述:房子就是一座极小的城市,而城市便是一个大房子(A house is like a small city, and a city it is also a big house)。

“数的美学”是乡土聚落从房子、街区到城镇生长累积的内在关系,也是一种从类型化个体到关联整体的拓扑结构。在凡·艾克晦涩论述的背后,阿拉伯城镇能够给予这个法则清晰的现实例证。在阿拉伯城镇中,城市结构往往建立在同构的类型化单元的动态组合之上。阿拉伯民居,尤其是凡·艾克十分关注的北非防御式住居“卡斯巴”(Kasbah),呈现围绕中庭风车状生长的空间形态。从单元住居生长为街区,乃至整个城镇,阿拉伯城镇在面对“大量性居住”问题时始终保持一种动态同构的生长累积,这甚至体现在从织物、舞蹈、住居直至城镇同样风车状的形式结构、同样动态和谐的生长法则。

在孤儿院中,除了人际交往发生的“中间态”,凡·艾克同样关注建筑中作为“街巷”出现的交通空间。在Team10 的议题中,曾讨论以交通通道为基础代替现代建筑均质空间的方法,并称为“街巷的回归(the return of the street)”。史密森夫妇在1952 年金巷(Golden Lane) 住宅设计中,开始以茎干状的空中街巷来组织空间,而凡·艾克在同样议题的基础上,也开始思考在孤儿院中如何实现“街巷的回归”。相对于史密森夫妇空中街巷缺乏社会意义的表达,凡·艾克关注的完全是聚落中街巷的场所品质以及社会意义的再现。

3、教学实践与思考

01

百年回响  

包豪斯-同济设计基础教学的回望与对话

2019年是德国包豪斯(Bauhaus)诞辰一百周年。这所由现代建筑大师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所创建的设计学校,是当年欧洲现代运动的重镇。虽然它仅存续了14年(1919—1933年),但其打破传统学院式教育的束缚而探索出的一套现代设计教学体系,已被传播到世界各地并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也部分改变了中国建筑教育的发展轨迹,尤其在同济建筑教育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1919年包豪斯在《宣言》的开篇即响亮而自豪地宣告,“一切创造活动的终极目标就是建造”,但直到1927年,它才创办了正式的建筑系。事实上,在此之前包豪斯已经有一些建筑教学活动:比如课程设置中的建筑基础、空间研究、建造技术与住宅设计训练等等;在建造实践中,师生们也共同完成了索默菲尔德屋(Haus Sommerfeld)、霍恩屋(Haus am Horn)和围绕德绍包豪斯校舍的一系列实践;此外,还有建筑教学自学团体和格罗皮乌斯的事务所。而且至少自莫霍利-纳吉主持的时期起,以现代艺术理念为起点的预备课程训练,就“已经包含了系统性指向建筑教学计划的关键性理念和内容”。

对包豪斯-同济源流的追溯,就从这里开始。

包豪斯及西方现代建筑教育对同济影响的溯源

同济建筑系常被比作中国的包豪斯,其原因除了同济大学的德系背景,以及被称为“中国包豪斯校舍”的文远楼之外,首先在于同济历史上几位重要教师与包豪斯的直接学缘。因而,展览的第二部分是追溯同济建筑教育形成与发展的历史源流,以更加系统、客观地认识包豪斯以及现代建筑设计教学对同济的传播和影响。

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调整,原之江大学、圣约翰大学和同济大学等沪、杭一带几所高校的建筑系和土木系合并而成同济大学建筑系,精英荟萃,背景多元,也汇集了与西方现代建筑及包豪斯的多重关联性。原圣约翰大学建筑系(1942—1952年)创始人黄作燊曾求学于伦敦建筑联盟学校,后入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是格罗皮乌斯和布劳耶最早的中国学生。他回国后积极推动现代建筑教育,在圣约翰建筑系聚集志同道合的教师,其中一位核心人物就是德国建筑师理查德·鲍立克(Richard Paulick),他曾是格罗皮乌斯德绍时期事务所重要成员,并参加了德绍包豪斯校舍的设计建设。

原之江大学建筑系(1940—1952年)以美国布扎教学体系主导,代表人物有陈植、吴景祥和谭垣等,但在20世纪40年代后期也开始吸收现代建筑的理念与形式,还培养出了之后设计文远楼的优秀学生黄毓麟。原同济土木系以冯纪忠为代表,将曾留学维也纳工业大学时对欧洲现代建筑的学习与认识带回,为之后同济现代建筑教育和设计方法的探索奠定了重要基石。此外,在同济建筑系初创时期,罗维东正在美国伊利诺理工学院学习,师从密斯·凡·德·罗,他后来的加入又强化了同济对现代设计教学理念与方法的学习与吸收。

从十分有限的档案资料中仍可比较清楚地看到这些学校基础课程状况:圣约翰建筑系的抽象画作业以及“Pattern & Texture”,“荒岛小屋设计”等基础课程的主题设置以及强调“空间是现代建筑的核心”的思想,已经清楚显现包豪斯及现代建筑特征教学的全面渗透;之江大学则保持构图渲染、写实绘画等完整的布扎内容和训练方法,也开始了风格的开放;原同济土木系没有留下相关档案,但教师的背景反映出在不抛弃布扎传统训练的基础上,功能、结构等理性思想的基底已经形成。

02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教学中的空间观念

同济大学建筑系的独特性和影响力来自其创建时期就已充分显现的、在现代建筑教育及其设计教学上的开拓性探索。本文以现代建筑的“空间”议题为主线,通过追溯黄作燊与冯纪忠两位同济大学建筑奠基人的建筑教育理念和设计教学思想,从侧面认识西方现代主义建筑观念是如何在中国建筑教育中被移植和转化的。另外,通过比较研究,揭示中国现代建筑成长源流的多样性,以及中西建筑文化融合的多种途径。

黄作燊:空间是现代建筑的核心

在黄作燊主持的圣约翰大学建筑系,一个贯彻设计教学的核心观念就是“空间是现代建筑的核心”。黄作燊很早就意识到,建筑教育的改革涉及多层次的根本性问题:“和以往(学院派)的教育模式完全不同,今天的建筑教学是试图从问题的本质入手寻找解决途径,而不是毫无依据地或以先入为主的观念和固定模式来处理问题。设计的技能必须从分析问题开始……”而“在对问题进行彻底分析之后,下一步需要考虑的就是如何进行空间组织”,在他看来,“过去的教学并不考虑空间概念,建筑的外观才是更重要的,造成的结果往往是空间和形式的关联性被彻底忽视。今天,我们要让学生掌握由内而外系统化的规划和设计,让建筑的功能布局和美学处理齐头并进,以达成统一的整体”。

冯纪忠:建筑空间组合设计原理

“建筑空间组合设计原理”(以下称“原理”)是冯纪忠为同济大学现代建筑设计原理和设计方法而探索的教研成果, 于20世纪60年代初略作实践,却因种种原因戛然终止。

关于这个“原理”在建筑教育史上的学术地位和历史意义,以顾大庆给予的高度评价最具代表性:“原理”以现代建筑的空间概念替代“ 布扎”功能类型和形式主义教学体系,以设计“原理”超越“‘布扎’的‘师徒制’方法”。毋庸置疑,这是在设计教学的根子上推动布扎建筑教学体系向现代转换的关键性一步,为此,笔者认为,“原理”的起因还包括了如何面对已经进入中国的现代建筑所遭遇的实践困境,即现代建筑在挣脱学院派束缚后的创作自由,也会使学生在设计起点上迷失方向。冯纪忠曾一再提醒“ 光靠学生‘悟’ 是不够的,教师要研究一般规律”。冯纪忠进而批评“建筑设计课……只有建筑成果经验,而无过程经验”也是不行的,这使得现代建筑的引入也会难免落入“布扎”的形式主义和风格化的境地。

4、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01

徐家汇观象台的修复与再利用

文章介绍了由致正建筑工作室(空间再利用)、联创国际(保护修缮)和德上建筑(布展设计)合作完成的上海徐家汇观象台修复和再利用设计项目,并以此案例展开对保护实践中真实性问题的再讨论。文章指出,真实性原则落实在实践过程中充满了复杂性和选择性,同时也会在优秀建筑师的手中转变为设计有利条件,拓展出新老对话的更多方式,使历史建筑的价值在独特的空间叙述与场所体验中得以充分呈现。文章进而强调,历史建筑的修复与利用有特定的文脉环境与时代条件。真实性的实践因而也是一种关于历史的当代诠释,建筑遗产就是在时代的诠释中重新成为城市文化演进过程中的一部分。

了解徐家汇观象台要追溯到鸦片战争后上海开埠、法国天主教会在徐家汇地区展开传教活动的历史。

1847年,时任江南耶稣会会长的法国传教士南格禄(Fr.Claude Gotteland S.J.)在上海县城以西8km米处觅得一片河流汇集且交通便利的农田,决定在此建立教会基地。因为明末大学士徐光启在此留下足迹且安葬于此,教会的选址也表达了对这位开启中国人天主教信仰的伟大阁老的缅怀。随着教会势力的扩大,文化传教方针的不断贯彻以及经济实力的日益增强,传教士们的建设蓝图迅速扩展并付诸实施。至1937年,教区从一弹丸之地和消夏避暑会院,逐渐发展成包括宗教(天主堂、大小修道院、耶稣会修院和圣衣院)、教育(徐汇公学及小教堂、徐汇师范、崇德女中、启明女中、类思小学、圣诞女中和震旦大学)、科学文化(藏书楼、观象台、博物院、圣教杂志社、圣心报馆和土山湾印书馆)以及慈善(土山湾育婴堂、孤儿院工场和圣母院)四种功能类型共20多个机构的传教中心,成为法国天主教耶稣会在华传教的总部。教会建筑群建成规模,与田园景色融为一体,其浓重的宗教和文化氛围与当时租界的商业环境和世俗喧嚣,形成了鲜明对比,被历史学家称作“如同巴黎塞纳河左岸的教会文化中心拉丁区一样”的地方,“在中国和亚洲都没有第二处”。


02
新老之间的都市叙事——关于“严同春”宅的修缮及改扩建设计

城市的魅力,在于生活空间的多样性。她书写在大小不等的街坊里,类型各异的建筑上,更沉淀在这些建成环境隐含的丰富的时间结构中。遗憾的是,在持续疯狂的建设中,我们太多城市的历史街区被粗暴地拆毁,历史文脉被匆忙地切断。随着保护意识的不断增长,建筑师在城市中的角色必将转型。他不再是“白板计划”(TabulaRasa)的助推者,而应成为城市环境的拼贴匠,历史空间的缝补师。或者说。他的工作就像一个特殊的剧作家。既改编旧戏,又创作新篇。为城市生活串起一出出永不完结的连续剧,而城市文化只有在这样的时间厚度中。才有可能得以延续。

认识“严同春”宅(下称严宅),是解读这个项目的起点”。

设计方提供的资料显示,严家数代生活在上海老城厢,清朝海禁之后以制造沙船起家,经营有方,成船业大亨。商号“严同春”。20世纪初,沙船业衰退。严家又以开设钱庄成功转型。其实力从拥有众多房产中窥见一斑。至民国年间。家族新一代必是受租界“摩登”生活的吸引,决议搬出老城厢,于1933年在位于当时公共租界和法租界交界的福熙路上置地建屋。开始新的生活。

五方杂处的近代上海,最具特色之一,就是出现了形形色色的住宅类型,独立式住宅更是多样,常常难以按通常的风格分类描述。这些以主人的需要和喜好量身定制的居住建筑,构成都市生活的万花筒。是世界上少有城市可及的。严家老宅就是其中一员。它由建筑师林瑞骥设计,1936年建成。严宅占地3692㎡,南面临街。原来主屋是两进院落的大房子,占据基地中段。容纳五代同堂的家庭生活。主屋西侧原为三层附楼.而东面三角地则是一个有水池、曲桥和凉亭的中式花园。花园北部是祖堂。严宅主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外墙立面由黄褐色面砖覆盖,间隔着素混凝土梁、柱、栏板和檐部。整体上为装饰艺术风格,并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特征。

具体来说。严家大宅有3方面不同一般。一是主屋建筑在西式外表下仍保持了中国传统民居的院落布局,主屋规模超常,号称共有71个房间,14间卫生盥洗室。各层内外走廊四通八达,空间既满足尊卑有序的需要,又保持了居室的独立性,功能上明显优于传统民居;二是严宅开发时,这里已是被规模不等的里弄、花园洋房和开发用地所包围的都市建成环境,建筑师在这块不规则场地上充分挖掘了空间潜力,不仅主屋的建造庭院深深,气势不凡,而且还安排下了“五脏俱全”的中式花园;三是建筑中西元素的融合,手法自然,构图缜密,颇显设计师的功力,尤其是主屋内院东西两侧颇具匠心的“底层架空”连廊设计几乎是这个年代同类设计中的孤例,也折射出这个时代“中国固有式”风格的影响力。



PART C
代表性论著

1、代表著作 

1)卢永毅、周鸣浩译《建筑与现代性:批判》(Architecture and Moderntity:A Critique),(比)希尔德·海嫩著,商务印书馆,2015;

2)卢永毅著《建筑理论的多维视野》,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3)卢永毅,罗小未著《产品设计现代生活工业设计的发展历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


2、代表性论文:


01  

上海近代史与遗产保护

[1]卢永毅.现代建筑的图像传播与中国想象——以近代上海的大众媒体为例[J].建筑学报,2018(03):18-24.

[2]刘松茯,彭长歆,孙一民,吴庆洲,李士桥,卢永毅,贾珺,汪晓茜,傅朝卿,李晓峰,陈蔚,周琦.“建筑遗产保护”主题沙龙[J].城市建筑,2018(01):6-13.

[3]卢永毅,周慧琳.近代上海四大百货公司——建筑类型学中的都市现代性解读[J].新建筑,2017(06):4-10.

[4]卢永毅,陈艳.虹桥疗养院作品解读:略论中国近代建筑中的功能主义[J].建筑师,2017(05):49-58.

[5]张斌,卢永毅.辩证的真实性:徐家汇观象台修缮工程[J].建筑学报,2016(11):34-37.

[6]卢永毅.新老之间的都市叙事——关于“严同春”宅的修缮及改扩建设计[J].建筑学报,2016(07):49-51.

[7]卢永毅.实践与想象  西方现代建筑在近代上海的早期引介与影响[J].时代建筑,2016(03):16-23.

[8]卢永毅. 用制度创新保护上海历史文化遗产[N]. 联合时报,2016-02-19(002).

[9]卢永毅,宣磊,赵玲.近代上海大众传媒与专业期刊对建筑发展的促进[J].世界建筑,2016(01):26-33+127.

[10]卢永毅,Dieter Hassenpflug,罗超君,王志军,蔡永洁,孙继伟,张松,孙施文,朱大可,张琳,王方戟,张莉,张晓春,王林,DIRK GANSER.上海城市与建筑论坛[J].时代建筑,2009(06):104-115.

[11]李燕宁,卢永毅.陕西南路上的中国科学社旧址[J].上海城市规划,2006(02):17-20.

[12]卢永毅,杨燕.化腐朽为神奇——德国鲁尔区产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J].时代建筑,2006(02):36-39.

[13]李燕宁,卢永毅.晚期石库门里弄——步高里[J].上海城市规划,2005(03):35-39.

[14]卢永毅.徐家汇观象台的修复与再利用  兼谈真实性的历史维度[J].时代建筑,2016(06):116-125.

[15]卢永毅.历史保护与原真性的困惑[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5):24-29. 

02  

历史与理论

[1]卢永毅.规则与自由  关于布扎教育及其现代萌芽的追溯与反思[J].时代建筑,2019(02):166-171.

[2]希尔德·海嫩,卢永毅,周鸣浩,陈屹峰.建筑与现代性批判[J].世界建筑,2017(03):171.

[3]卢永毅.迈向一种新的城市化──探索与人口密集的新兴经济地区尤为相关的城市聚居新模式[J].时代建筑,1995(02):58-60.

[4]兰德尔·梅森,卢永毅,潘钥,陈旋.论以价值为中心的历史保护理论与实践[J].建筑遗产,2016(03):1-18.

[5]卢永毅,钱锋.为罗小未先生编文集[J].时代建筑,2016(01):158-159.

[6]闵晶,卢永毅.中国现代建筑“空间”概念的导入与发展简述(20世纪20年代—60年代)[J].时代建筑,2014(01):152-157.

[7]闵晶,卢永毅.“空间构图”  中国现代建筑“空间”话语的一个重要概念[J].时代建筑,2013(06):118-124.

[8]卢永毅. 最根本的是价值观问题[N]. 联合时报,2013-08-20(006).

[9]卢永毅.关于新书《近代中国建筑学的诞生》[J].时代建筑,2010(06):164.

[10]卢永毅.低造价中的美丽[J].房地产导刊,2010(11):96.

[11]卢永毅.遗产价值的多样性及其当代保护实践的批判性思考[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0(05):35-43+118.

[12]卢永毅.建筑:地域主义与身份认同的历史景观[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1):39-48.

[13]王颖,卢永毅.对“批判的地域主义”的批判性阅读[J].建筑师,2007(05):12-17.

[14]卢永毅,凌颖松.魏森霍夫“集群建筑设计”回望[J].时代建筑,2006(01):30-35.

03  

教学与教改

[1]徐甘,卢永毅,钱锋,王雨林.百年回响  包豪斯-同济设计基础教学的回望与对话[J].时代建筑,2019(06):168-173.

[2]王雨林,卢永毅.包豪斯预备课程的建筑迂行——以拉兹洛·莫霍利-纳吉主持的课程为例[J].建筑师,2019(04):62-75.

[3]卢永毅,段建强.同济大学建筑设计教学中的空间观念[J].中国艺术,2019(02):12-19.

[4]卢永毅.作为学科记忆的建筑史教学[J].中国建筑教育,2017(Z1):35-42.

[5]卢永毅.超越“时代精神”:西方现代建筑史教学再探索[J].中国建筑教育,2015(03):15-21.

[6]赵冬梅,卢永毅.中国建筑教育中的西方建筑史教科书研究[J].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14,29(06):119.

[7]卢永毅.同济早期现代建筑教育探索[J].时代建筑,2012(03):48-53.

[8]卢永毅.谭垣的建筑设计教学以及对“布扎”体系的再认识[J].南方建筑,2011(04):23-27.

[9]卢永毅. 教育家谭垣的建筑设计教学思想及其渊源[C].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学分会、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营造》第五辑——第五届中国建筑史学国际研讨会会议论文集(上).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学分会、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学分会,2010:391.

[10]莫天伟,卢永毅.由“Tectonic在同济”引起的——关于建筑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甚至建筑和建筑学本体的讨论[J].时代建筑,2001(S1):74-79.

04   

建筑师与建筑作品

[1]李翔宁,张利,张彤,卢永毅,阮昕,柳亦春.筑梦山水间——程泰宁建筑作品展学术研讨会[J].建筑学报,2019(10):8-12.

[2]姚冬晖,卢永毅.先锋派的“乡土本心”——重读阿姆斯特丹孤儿院[J].建筑学报,2018(12):63-70.

[3]姚冬晖,卢永毅.“平台与高岗”——伍重建筑中的跨文化地景及其精神体验[J].建筑师,2017(06):69-77.

[4]卢永毅,David Leatherbarrow,史永高,秦佑国,Henrik Schoenefeldt,韩冬青,鲍家声.学者笔谈:蚕种场的学科意义[J].建筑学报,2015(08):76-81.

[5]卢永毅.专辑前言[J].建筑师,2015(02):8.

[6]卢永毅,袁园,郑露荞.结构工程师——蓬皮杜艺术中心——建筑的文化想象[J].建筑师,2015(02):33-42.

[7]卢永毅.同济外国建筑史教学的路程——访罗小未教授[J].时代建筑,2004(06):27-29.

[8]卢永毅.我的老师罗小未先生[J].群言,2013(10):36-37+39.

[9]卢永毅.卢永毅自述[J].世界建筑,2016(05):49+125.

[10]卢永毅.中国馆,建筑与国家身份[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2(01):24-34.

[11]卢永毅.试读冯纪忠先生的空间设计思想[J].时代建筑,2011(01):136-139.

[12]卢永毅.世博,我们与世界[J].时代建筑,2011(01):43-44.

[13]吴长福,张尚武,卢永毅,吴承照,汤朔宁.永恒北川——北川国家地震遗址博物馆项目概念设计[J].城市规划学刊,2009(03):1-12.

[14]卢永毅.“现代”的另一种呈现  再读同济教工俱乐部的空间设计[J].时代建筑,2007(05):44-49.

[15]卢永毅,胡宇之.勒·柯布西埃的摩天楼[J].时代建筑,2005(04):134-137.

[16]卢永毅.巴黎郊区MARNE-LA-VALLEE建筑学院教学楼[J].时代建筑,2001(S1):64-67.

[17]卢永毅.形式之迷——法国建筑师F·鲍海勒的都市住宅设计[J].时代建筑,2001(01):98-103.

[18]卢永毅.意大利建筑师卡洛·斯卡帕[J].世界建筑,1998(02):69-72.


PART D
教学情况

1、主讲课程:

  • “建筑理论与历史”(本科)

  • “西方建筑史专题”(研究生)

  • “建筑设计(Ⅰ)”(研究生)

  • 建筑设计中的历史向度(研究生)

  • 西方建筑历史理论经典文献阅读(研究生)

2、参讲课程:

  • “建筑学学科前沿动态”(研究生)

部分文字和图片来源:

中国知网:https://www.cnki.net/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系网页: http://archi-caup.


写在最后:
复试临近,最近也有越来越多的同学们想要更加深入的了解自己的心仪导师,所以几凡教研组推出“同济建筑导师”系列文章,帮助大家更深入全面的了解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各位优秀导师们,下一期你想了解哪位导师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