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同济建筑导师: 李立教授——在场地中寻找设计的线索

 Duni设计学院 2020-08-18

李立

学科方向: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团队:CF-设计基础教学团队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若本建筑工作室创始人、主持建筑师。1994年于东南大学获得建筑学学士;1997年、2002年于东南大学获得建筑学硕士、工学博士学位,师从齐康院士。2003年-2005年于同济大学建筑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麻省理工学院访问学者。2005年至今执教于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代表作品:洛阳博物馆、费孝通江村纪念馆、无锡阖闾城遗址博物馆、山东省美术馆、贵州省美术馆、中国丝绸博物馆、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上海博物馆东馆等。

PART A

招生情况

  • 每届研究生招生2-3名,择优录取,通常需要和老师预约面谈,建议提前准备作品集。

  • 研究生阶段可以在若本建筑工作室(Rurban Studio)实习,均为优质的建筑项目。

PART B

研究领域

1.建筑设计

李立老师的建筑设计分实践两个部分。

  • 教学有低年级课程设计和高年级毕业设计,低年级课程设计重视空间、材料、功能等建筑基本问题的讨论,代表教案有剖面优先:空间认知与建筑设计基础教学;毕业设计一般以实际项目为选题的研究性设计,更具综合性;竞赛方面指导学生在东南·中国建筑新人赛、上海市高校大学生建筑设计作品竞赛等多次获奖。

  • 建筑设计实践以博物馆、美术馆类为主,涉及新建工程、考古遗址保护、建筑/工业遗产改造等多个方面。

2.城市设计

李立老师博士后阶段合作导师为卢济威先生,对城市设计有深入研究。实践有苏州市高新区环湖地区城市设计、洛阳市牡丹公园综合环境城市设计;上海市虹口区四川北路街道社区规划师。

3.乡村聚落形态

李立老师的博士论文为“乡村聚落:形态、类型与演变——以江南地区为例”,在研究工作中,他继续着对中国社会的基本单元——村落空间认知、解析与优化的长期跟踪研究,并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如“基于复杂适应系统和空间句法理论的村落空间优化方法研究—以太湖流域为例”的多项课题。

PART C

建筑实践

以下展示了李立老师的主要建筑实践作品,是基于专题讲座、学术期刊的整理编排(版权归原作者),旨在帮助学生对导师的研究方向、设计风格更好的了解。

01
洛阳博物馆新馆 
设计时间:2007年6月-2008年1月 
竣工时间:2009年3月





受到大遗址保护规划的要求,建筑限高15m,建筑以水平延展的扁平体量与周边遗址环境取得协调,展厅集中布局形成两层的主展馆,文物库房与办公、设备等辅助用房集中成为附楼,布置于展馆北侧,展馆与辅楼的形体关系暗示洛阳“背负邙山,南望伊阙”的地理特征。辅楼消隐为覆土地景建筑而成为大地的延伸,同时成为向公众开放的城市公共活动场所。城市的主轴线从用地中心穿过,设计依据博物馆功能要求很自然地选择正方形作为基本形体。

建筑内部严格的模数控制统一了空间尺度,墙地一体的石材选用将室内公共空间净化为连续的整体界面,空间层次得到清晰的展现。空间以非对称的空间结构为支撑,借鉴园林手法在方形流线的转折位置设置庭院和采光天井,在阳光的指引下,空间识路的意图以自然的方式实现,并通过屋面开放的13个遗址考古场景的再现,形成了第五立面看似无序但整体和谐相容的拓扑关系,非对称的空间布置达成了动态的平衡。

02

费孝通江村纪念馆

设计时间:2009年12月-2010年3月 

竣工时间:2010年10月

费孝通江村纪念馆位于费孝通先生社会学调查的起点——开弦弓村。建筑功能由费孝通纪念馆、费达生纪念馆以及江村历史文化馆组成。建筑选址位于村落边缘的一处废弃用地,周边环境混杂。在一个村落中建造纪念馆这样的公共建筑本来就是极为难得的机遇。从历史上看,太湖流域的农村形成了比较匀质的以住宅为主体的村落形态,村落公共空间的弱化是个普遍现象,费孝通江村纪念馆的建设为优化开弦弓的村落公共空间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契机。

在充分考察场地特点之后,场地北侧的香樟树成为决定建筑布局的关键因素。这几株香樟树是村落的重要景观标识节点,也是连接村落主要的跨河桥梁的枢纽,于是形成了建筑布局化整为零,让出中间香樟树景观视廊的基本构思。建筑群体沿场地周边布置,在整合空间边界的同时围合出了中心场地。建筑没有与周边的农贸市场、村委会和小学校隔离,而是适度连通,使得纪念馆作为村民必经之路真正成为村落的公共场所。建筑色彩回归了江南乡村的粉墙黛瓦意象,意在给场地周边日渐混杂的乡村建筑色彩明确出一个整体的背景。在建筑类型构成上以堂、廊、亭、弄、院、桥等元素回应了江南建筑特点,并通过形体扭转与精确的对景处理给分散的建筑群体增强了视觉张力,丰富了行进中的空间体验。考虑到乡村建造的实际情况,尽量减少施工工序、降低工程造价,将室内设计与建筑结构设计一次性完成,创造出内外完整连贯的空间意象。


在一个普通村落中建造纪念馆也许并无代表性,但该设计表现出的尊重村落环境的基本态度、因势利导的设计方法以及改善民生的积极策略对于乡村聚落空间的保护更新具有积极意义。



03

无锡阖闾城遗址博物馆

设计时间:2009-2010年 

竣工时间:2014年






李立老师认为选址是这个建筑最重要的特点,在投标阶段业主给出了一个相当充裕的用地范围,但他却一下子被用地范围边缘的一个缺口吸引了,缺口长度约有110m,那是20世纪人们开山取石留下的一个废弃已久的宕口。建筑选址以建筑修补山体为理念,巧妙利用场地废弃的采石场山体缺口布置建筑主体,最大程度的减小建筑对现状自然环境的侵扰。竖向展开的博物馆布局也在一个较高的地形上突出了建筑布局与阖闾城遗址以及太湖景观的空间与视线联系。

宕口里的场地是一个接近椭圆形的台地,这很自然地使得建筑平面形成一个明确的椭圆,产生包裹与被包裹的关系。高出平屋面的几个花瓣体量容纳了光井、咖啡厅、办公及一些功能用房,它们总体朝向阖闾城遗址的方向,形成一种合围的布局。同时,在几条曲线的控制下,用减法切割出的花瓣状体量突显了博物馆的形象。这些曲线不再是等高线的延续,依据人在这个椭圆体内可能的行走方向逆时针切割而成,室内空间的地面铺贴强化了这个特征。


在屋顶的处理上,不希望是一个简单的屋顶绿化的形式,而是希望有一个第五立面;方向不一的坡度会导致几个体量看上去很散乱,而事实上,建筑的空间关系已经相当复杂,因此我希望形体关系能够适当简化,于是就在屋顶上做了一个蛋壳的形状以求统一。当然,这其中也暗含了一个蛋売破碎、新生命降生的用意,当时曾表述为“玉凤涅磐”的设计概念。形体的切割、开口本质还是为了人的体验,总体应该保持克制。

设计中结构与形式的关系、材料与场地的关系都难以从建构的视角去解读,它同样试图去除附着在重要建筑上的历史和象征意义——这在20世纪的中国是最为重要的主题。此项目另辟蹊径,以一种相对抽象化的方式来理解形式,并以此回应场地、空间等问题

04
曹休墓博物馆 
设计时间:2010年-2011年


“大地之痕”方案采用“考古探方”的设计理念,以曹休墓的遗址本体保护为优先,将博物馆的主要功能放在地下,充分突出曹休墓遗址本体在场地内的主导地位,重塑曹魏时期“不封不树”的历史场景。场地内一方浅浅的水面倒映出天空与建筑,将天、地、建筑融为一体,塑造出光阴流逝和岁月沧桑的旷远意境。建筑形象凝练为大地中的一道裂痕,寓意一代名将曹休在历史中留下的轨迹。

博物馆主要建筑内容:地下博物馆有主题陈列厅、考古研究中心、公众服务中心等三部分组成,通过下沉式庭院组织良好的自然采光和通风。墓室本体采用覆罩保护的方式,进行完整无缺的保护性展示,公众可以通过环廊对墓室进行全方位的观察。

05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 
设计时间:2017年-2018年
竣工时间:2019年10月

二里头遗址是探索中国最早的王朝文明——夏商文化及其分界的关键性遗址。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处在远离城市的二里头遗址区内,设计中结合微地形的处理,建构中央高、四周低,高低错落的台地建筑独特形象。由低到高的建筑外形,体现了礼仪性的空间序列,中央隆起的台地,象征着华夏第一王都中心。该馆还与二里头遗址的考古现场相呼应,蜿蜒的建筑边界暗示着二里头的文化内涵不断揭示的动态过程

主要建筑材料是紫铜加夯土,外墙底部为夯土,中上部包括整个屋面为做旧的紫铜,整个建筑像一座“破土”而出的宫殿。铜板材料的选择,为兼顾装饰效果、材料的耐久性和经济性,经过广泛考察论证后,最终采用了表面为1毫米的纯铜蜂窝板。,二里头遗址发现了30多座夯土建筑基址,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最早的夯土宫殿建筑基址群。夯土是早期遗址文化的象征,代表着考古学,也象征着久远的历史和文明。设计中大量使用了夯土材料。这样,博物馆的外观以铜板为主,夯土为辅;内部的公共区域以夯土为主要材料,以铜为辅助材料。整个博物馆的夯土墙面积有近4000立方米,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体夯土建筑

06
中国国家美术馆国际竞赛(方案) 
设计时间:2010年11月-2011年1月


这个项目建筑规模约12万㎡,超大尺度的空间让设计把对空间的探索推到了更高的层次。在设计理念方面,提出“园中城,城中园”的概念,“园中城”就是在奥林匹克公园中造了一座城,而“城中园”就是在这个城里面,是一个园林的格局。整个建筑通过打“碎”的方式生成,对应的是建筑内部多视角的空间序列,有完整的空间层级。当时概念招标阶段有20个设计单位参与,而到实施招标阶段只剩下5个国外建筑师。李老师致信中国美术馆询问究竟,很快就收到回复,得知方案首轮进入了前8名,但因外观与“鸟巢”很难抗衡而未获评委终认可。业主认为此方案作为一个省级美术馆更合适,推荐参加山东美术馆竞标。

07

山东省美术馆 

设计时间:2011年9月-2012年9月 

竣工时间:2013年


山东省美术馆的建筑规模正好是国家美术馆的一半,在很多处理方式上都延续了国家美术馆的设计,尤其是空间脉络的“继承”。

美术馆建设用地为梯形,受周边文博中心已有建筑群的形态制约,设计将美术馆主入口西向设置,与博物馆前广场连成整体,将博物馆与美术馆之间的现状道路改造为步行广场,在区域内创建安全、连续的步行空间,强化了文博中心区域内部的空间整合。妥善处理美术馆与博物馆、档案馆等建筑的群体关系。一方面,确实应当与两者的方整体量以及轴线关系取得呼应,形成“品”字型格局。另一方面又要与博物馆共同围合馆前广场,形成具有一定长度的广场界面,这样的分析便确立了美术馆总图的梯形布局以及由北向南退台的形体特征。场地南部的泰山余脉在此与城市平缓交接,形成泉城济南的重要地理特征。于是,确立了以“山、城相依”为概念、从3层的具有山形特征的形体逐渐切削过渡到5层方整体量的基本构思

内部的空间塑造则紧扣形体特征并继续在概念引导下完成设计。自然与人工,无序与有序,它反映了内部公共空间的状态,也反映了不同类型展览空间的并置关系。园林在不规则的界墙限定内作因势利导的曲折布局,咫尺天地便能营造出旷远意境,这是一种基于身体感知的空间设计方法,与我们希望层叠展开的空间诉求是一致的。设计拓扑延展了原有固化的空间界面,在梯形平面南侧的两个转折位置,使公共空间与展览空间相互包裹、渗透,这里也对应着建筑山形外观的两个缺口。在空间转折的重要位置强化对角空间的设计,提高了公众对拓扑空间的感知度。此外,每一参与空间构建的实彼此间错动、扭转,加强了空间的流动感。在材料选择上,干挂洞石墙面与石膏板墙体的分层布置在竖向界定空间的同时强化了空间走势。需要指出,山美设计中的园林之境并不是传统语汇的显性复归,它是一种结构关系的隐喻。作为对设计概念的深化补充,公共空间的自然采光与空间布局紧密结合。公共空间围绕中央大厅及二层大厅组织自然采光,并成为空间转折与流线组织的重要手段。


08
一战华人劳工纪念馆 
设计时间:2014-2017年 
竣工时间:2017年

一战华工纪念馆是为了纪念中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向欧洲战场派出的14万劳工而设立的纪念物。它位于一战期间最大的华工招募集结地和測练出发港——山东威海。它是近代中国北洋政府参与世界秩序并试图成为正常国家的见证物,在2018年一战终战100周年之际具有特殊的纪念意义。

建筑选址于威海海源公园的处海边石崖,为了尽量减少对海岸环境的影向,建筑深埋地下与场地融为体,一条穿越建筑的通道将观众直接送达海边——那里成为个特殊的起点。这条通道与主入口结合形成一个十字形的入口空间,象征了近代中国正处于历史发展的十字路口。建筑内部空间结合自然采光组织参观序列,流线紧湊合理。建筑外墙采用木模板清水混凝土与光面清水混凝土相结合,充分体现华人劳工在战争中经受的苦难。该建筑是住建部与德国能源署合作的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气密性等各项指标通过了德国能源署的检测验收,是国内首座被动房纪念馆。

09

盛泽文化中心 

设计时间:2012年 

竣工时间:2014年

接手文化中心设计后,李老师先对规划进行了修正,文化中心被置于中轴线末端的三角地块,10种细碎功能组成的集合体究竟以何种姿态居于中轴线的末端?从空间组织方式来看,我选择沿用地边缘把各种功能均匀布置在外围,在北侧用放射状回应用地的不规则形状,在内部用一个环形中厅串联起各种功能,这样的做法简捷高效。但这10种功能的公共性质、服务对象、人流量和开放时段等都不尽相同,仅用中厅组织的方式还不尽合理,各功能还是需要组织相对独立的出入口从而提供单独开放的可能性,这样也能降低全馆的日常运营费用。而且,随之要解决的是如何为这么多分散的出入口建构合理的关系

“砖雕”构思的产生基于一种直觉的判断,我设想在新城市中轴线的尽端也安放一块凝固古镇记忆的“砖雕”,与古镇中心的先蚕祠遥相呼应。砖雕的层叠造型特征具有包容度,可以契合建筑设计中的非理性(或者日常性)要求,特别是用具有水乡特色的“桥”这种交通方式来建构外在的出入口系统,并通过设置一条与正面水池连通循环的跌落水系,进而把“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水乡场景意象呈现于建筑外立面,可以说这些场景是建筑内部功能的“溢出”

10

中国丝绸博物馆改扩建 

设计时间:2014-2015年 

竣工时间:2016年

丝博原有总建筑面积不足7000㎡,5座小建筑散落在4.42h㎡的用地范围内,园区内的地形缓坡、湖水亭台、桑林小径等景色十分宜人,而改扩建要求总建筑面积达到2.3万㎡,是原来建筑规模的3倍。这样就产生一个问题,如何在这不算宽裕的场地中增加1.6万㎡新建筑的同时,延续老馆区的宜人尺度?如何让新园区的建设回应场地自然状况并保持其园林特质?

仔细核对场地内的大树和桑林位置,将场地划分出不可建造区域,新的建筑群体采用化整为零的方法形成组团式布局,最大程度保护场地内的原始地形和绿地植被。新建筑也没有被构思为完整的、宏伟的建筑体量,上万平米的新体量被拆解、打散于地形之中,并通过丰富的材料被进一步消解。建筑布局充分利用地形地势,因地制宜、因势赋形,形成层叠错落的形体关系。

新建筑选择了方、圆并置,即核心功能空间与弹性体验空间相结合的设计策略。时装馆建筑空间处理中进一步引入“层”的概念,无论是时装馆大厅中通过采光“内拱”界定的缝隙空间、由大厅望向内庭的扶梯空间,还是结合地形穿行于庭院中的复廊空间,都旨在建立人与场地、人与新老建筑、人与园林的全新体验。看似“无用”的曲线空间有别于老馆中的静态几何曲线,为建筑在场所中寻找到了功能以外的意义。

11

贵州省美术馆


贵州美术馆是在第五批贵州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省博物馆旧址”基础上改扩建而成。2016年8月开工建设,2017年8月竣工。贵州省博物馆旧址始建于1953年,1958年建成使用,占地面积1.93万平方米,陈列大楼为二层砖混结构建筑,坐南朝北,建筑面积3800余平方米,建筑风格大气庄重。

贵州美术馆总建筑面积约1.6万平方米,扩建面积约1.2万平方米。新馆共分为四层,地上一至三层均为展厅,每层展厅面积为1000平方米,一层为主展厅,层间净高5米,二层为恒温恒室展厅,三层为自然采光展厅,地下一层为功能空间和库房。全馆总展厅面积约5000平方米,总展线长度1200米。新、老馆之间以独特通透的玻璃幕墙连接作为仪式大厅

美术馆东西两侧是两个伸展而开放的“长廊”,如两只伸长的臂膀,体现热情而包容。新馆、老馆两个建筑部分自然衔接、风格色调浑然一体,体现了尊重历史、尊重文物,当代与历史和平共处、平等对话的设计理念。

贵州美术馆的落成,结束了贵州没有省级美术馆的历史,她将成为全省美术作品征集、收藏、研究、保护、展示、教育、艺术交流的重要场所和公共文化服务活动中心。

12

西藏美术馆


拉萨老水泥厂是西藏第一家水泥生产企业,是20世纪60年代的产物,承载了西藏工业文化和红色文化记忆。作为西藏美术馆项目总设计师,李立老师表示这是中国省区级美术馆范围内,唯一采用工业遗产改造的美术馆。在最大程度保留水泥厂原有建筑的基础上合理规划布局,满足现代大型美术馆的复杂功能要求,并融入西藏地域文化特点。

以“喜马拉雅的钥匙”为理念,建构从北向南的艺术长廊、由西向东层层递进的主展馆及串联四方的环形展廊,创造出群体空间丰富、具有西藏特色的美术馆空间。西藏美术馆共分为四个功能区,总用地面积4.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概算批复总投资3.5亿元人民币。其中,A区为“西藏美术馆主展馆”,以展示、收藏、公共服务为核心;B区为“艺术互动体验区”,重点突出公众教育主要功能及喜马拉雅艺术创作中心等功能;C区是艺术家驻留创作基地;D区为艺术集市。另悉,A、B两个主体区域工程将于2021年7月完工,确保2021年7月主馆开馆运营。

13

千唐志斋博物馆(方案)


河南洛阳的千唐志斋博物馆,这个项目主要探讨了博物馆的结构、空间、展陈方式、坡地地形之间的关系,展陈方式和结构是一气呵成的,建筑肌理则和周边的小镇环境融为一体。

14

大天鹅科普馆 

设计时间:2016年 

竣工时间:2018年

1.场地认知与建筑的“悬浮”策略:这块场地位于湖区边缘的湿地北侧,地势平坦,场地上已有的黑松林是不可动的国家防风林地,除此之外就没有更多的外在线索了。我们在调研中认知到大天鹅对环境要求高度敏感,选择荣成天鹅湖作为栖息地还是归因于这里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低调谦和的建筑形态、合理的建造方式都是设计中必须考虑的因素。

2.概念演进推动结构体系选择:对场地、环境的判断产生了建筑布局的悬浮策略,对于建筑自身的内在组织逻辑,我们倾向于选择一种自治的、系统性的设计语言,另外也试图找到与展示主题的适度关联。

3.结构设计的延时控制:相较于一般情况下结构专业的工作方法,天鹅馆结构设计突出了施工控制所起的作用,引入桥梁设计中常用的动态荷载控制手段,以达至精准的设计目标。如果按照常规的施工方式,二层框架柱的集中荷载将集中于底层柱列端部位置的细柱,容易导致细柱屈曲、结构失效。我们的办法是通过对端部立柱的固定时间进行控制,使结构受荷后竖向荷载分摊到端部6根立柱,达到调整内力分配方式的目的。

4.基于感知的选择性建构表达:钢柱列的竖向受力主要由端部的6根实心细柱承担,抵抗水平力的中间空心钢柱是有冗余的,但是考虑到柱列对人的视线的引导以及空间围合作用,还是选择成排的布置方式。窄而高的木梁包容了腋撑木框架结构的受力模式也有所冗余,但为了妥善处理与展示空间的整体关系,没有再做精细的区分处理。钢、木两层结构布置均以统一的截面呈现,但由于平面开洞的存在,结构平面的布置并非均匀布局,在洞口周边以及跨度大的地方,结构梁均有一些增大补强的措施,这些都采用反向的做法予以隐匿,避免干扰整体单元网格的观感。屋顶的木梁与木檩的铺设,为了突出钢、木两种结构形式的对比,并未暴露木檩的竖向截面尺寸,而是选择与吊顶木板材做平、弱化。

15
黄花岸客栈

江苏园博园预计2020年底完工,2021年4月16日正式开园承办2021年第十一届江苏省园艺博览会,呈现以“花园、公园、乐园、家园”四园一体的办会理念,并将作为当代中国建筑的重要作品,以绿意盎然的现代园艺展馆、富有体验性和生态性的公共建筑,成为“永远盛开的南京花园”。

黄花岸客栈坐落于园博园三号入口西侧山麓的林地之中,紧贴农田,隔山谷与半山崖壁相望,在统一的江南氛围中。场地为郊野地,优哉游哉地喝点东西,在最大限度保留用地特色的前提下,寻找村落意向与山林湖水的和谐共生,是一座中小型的精品度假酒店,在最大限度保留用地特色的前提下,充分开发其潜能。
16
上海博物馆东馆 
设计时间:2016-2019 
在建

“十三五”期间,上海图书馆东馆、上海博物馆东馆、上海大歌剧院三大市级文化设施将花落浦东。本次大赛的主题是“文化点亮城市”,而年轻设计师的精彩设计方案也点亮了评委、观众的视线。

竞赛一等奖方案:水墨画卷中的五色珍宝,繁华都市中的东方园林


“我们发现这里有许多几十年的香樟树,还有一片生态湿地,周围绿意盎然。”“我们希望和天圆地方的上海博物馆西馆有一个反差,东馆将传承经典的江南园林布局,建造一个‘博物馆花园’。博物馆内有五色珍宝,对应上博的各类珍贵展品。同时结合大小不同的庭院空间,组织不同的功能群落,凸显博物馆开放、亲民、交互的时代特色,拓展博物馆的公共文化服务职能。”

国家勘察设计大师汪孝安:这是一份毫不刻意、朴实平和的设计,得到了在场评委的一致认可。该作品体现了设计者对博物馆功能、流线、空间等特征较深刻的理解与把握,建筑布局体现了阴阳相济、自然相融的中国传统庭院空间意蕴,而其纯粹的空间、简洁的外观、丰富的材料运用又具有强烈的当代性。

竞赛获得第一名的方案是希望形成一个大型的园林,通过这种平铺的形态希望探讨超大博物馆和人的尺度以及和城市进化的关系。由于用地条件的变化,博物馆不太可能是一个整体摊开的形态,调整后建筑向地上垒高,但是仍然希望建筑和城市、自然有一个良好的对话,而且希望实现一个人和人、人和建筑、人和展品之间有互动关系的集合体。最终方案:


项目位于上海东部文化中心的核心位置,设计立足城市空间整合的视角,使博物馆公共空间融入城市日常生活。首层开放的L型公共空间同东侧下沉广场一道将博物馆的公共服务功能与城市到达人流、城市地下空以及南侧商业地块立体衔接。观众、文物、办公、公共服务等四条基本功能流线各行其道,清晰可辩。

不同于传统博物馆的展陈模式,上海博物馆在人与文物的关系上突出历史文物场景的再现和文物工作的互动参与。在四层西侧建构了交互式的文物保护体验区,开放式库区的设置可以让观众置身于库房内部,现场感受文物保护与存放环境,位于四至五层的古代文人生活馆和屋页园林则通过将文物所在历史场景的复现,使观众置身其中。为缓解特大型博物馆中的观展疲劳问题,改进封闭式流线设计,在环形流线转折处设置多处公共休闲空间,使参观流线不断在内向的室内中庭和外向的休息厅、室外露台之间游移,步移景异,借鉴中国传统园林的设计理念营造丰富有趣的参观体验。在博物馆的五层设计了一处古典园林,既作为室内外流线的转换交点为观众带来了别开生面的感受,也为六层办公区营造了优美的的公环境,同时也降低了夏季室内大厅的能耗、调节了博物馆的小气候。

我们没有给这个建筑设计非常张扬的造型,我们希望这是一座比较“安静”的建筑,这个建筑基本是在做一个减法,从外面看是一个方形体量,逐渐往里面“掏掉”一些空间。我们希望这个建筑远看比较安静,不具有威胁性。就像一个人一样,看起来非常斯文,但是随着你靠近他,你会发现他身上有各种亮点。


PART D
理论研究

1、专著 

《乡村聚落:形态、类型与演变》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ISBN978-7-5641-0397-2)


2、文章


李立.充分利用地下空间的文化公园—上海文化广场城市设计[J].建筑学报,2006(07)

李立,[美]林子圣.基于生态和古城保护的新城设计——苏州市高新区环湖地区城市设计[J].城市规划,2007(06):93-96.

李立. 空间灰度——于雷建筑作品简评[J].时代建筑,2007(04):84-89.

李立.剖面优先:空间认知与建筑设计基础教学[J].新建筑,2009(05)

李立.超越形式的维度[J].新建筑,2011(04)

李立.历史的凝思——洛阳博物馆新馆建筑创作[J].建筑学报,2010(04):57.

李立.根系乡土——费孝通江村纪念馆建筑创作[J].建筑学报,2011(04):91.

李立.彷徨实录[J].城市建筑,2011(12):33-34.

董艺,丁晓莉.地域文化的释意义者:青年建筑师李立访谈[J].时代建筑,2013(02):114-117.

李立.山形园境——山东美术馆建筑创作[J].建筑学报,2014(04):35-37.

李立.嵌入山水之间——阖闾城遗址博物馆建筑创作[J].建筑学报,2014(11):65-67.

史永高,李立.形式的追问:关于无锡阖闾城遗址博物馆的对话[J].时代建筑,2014(06):78-87.

李立.从场景到建筑——盛泽文化中心建筑创作[J].建筑学报,2015(09):74-75.

李立.延续·融合·共生——中国丝绸博物馆改扩建工程[J].建筑学报,2017(09):32-33.

李立.结构叠加与建构表达——大天鹅科普馆建筑创作[J].建筑学报,2019(04):68-70.



PART E
科研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复杂适应系统和空间句法理论的村落空间优化方法研究:以太湖流域为例”(项目批准号:50808131,项目负责人)



部分文字和图片来源:
《建筑学报》、《时代建筑》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系网页: http://archi-caup.

写在最后:
复试临近,最近也有越来越多的同学们想要更加深入的了解自己的心仪导师,所以几凡教研组推出“同济建筑导师”系列文章,帮助大家更深入全面的了解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各位优秀导师们,下一期你想了解哪位导师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