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研途 |我是如何取得同济初试总分第八的?

 Duni设计学院 2020-08-18

MING学长
2020同济初试总分学硕排名第八名(370分)
2020同济初复试总分排名第十六(628.10分)
本科: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写在开头

我是今年的技术考生,从2018年第一次正式备考到现在为止已经两年有余,今年也总算有惊无险的通过了初复试。在这两年的备考过程中,有踩过的坑,也有总结的诀窍,今天一并讲给大家,准备好你们的酸奶了吗?

或许是出于对建筑的热爱,或许是对于城市的选择,亦或是希望能够在顶尖学府继续深造;最终我来到了考取同济建筑学研究生的这条道路上。总体而言,考研之路还是比较公平的,天道酬勤是这条路上的终极法则。想要在每年1000+的考研大军中杀出重围,需要的除了你的坚持、韧性以及努力之外,还需要在备考过程中使用适当的方法。

以下是我的个人经验。

PART 1
关于技术(116分)

(1)概况:经过这两年的技术考试,确实发现最近较之19年之前的考题有了明显的变化。那种“来路不明”(神仙题)的题目较之以前确实增加了不少,这一点在2020年考试中格外明显。

(2)考查范围:《建筑构造》、《建筑特种构造》、《建筑物理》、《节能建筑设计与技术》。但是除去课本上的重点内容之外,仍然会考一些技术上的当下热点问题,比如“风雨幕墙”,“紫外线的种类及作用”等等课本之外的知识。所以这类问题也希望大家平时多多关注。

(3)整体复习策略:虽然考试内容可能千变万化,但是我的备考方式依然是以“课本+真题”为主,实践证明这样复习虽不能保证考取第一名,但也不会让专业课成为拉分科目。

(4)具体复习方法:

①关于课本

个人对于课本重要程度的分类依次是 《建筑构造》>《建筑物理》>《建筑特种构造》>《节能建筑设计与技术》。近两年的建筑物理占据的分值有所增加。

暑期班之前

大家应该做到把《建筑构造》,《建筑特种构造》,《建筑物理》三本书的整体架构把握的清晰明了。比如说:说起建筑构造这本书,大家的脑子里就应该知道这本书分了7章,除去第一章概论外,剩下的章节各代表建筑的不同构成部分,再继续细分下去,每一章的分节又会介绍更加细致的内容。

达到这种程度就算圆满的完成了任务。同时,建筑物理这本书的内容巨多,大家在看书时应该注意理解各个相关概念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记忆(关于书中复杂的计算题目不需要看)。

暑期班之中

大家集中精力跟随老师画出的重点,同时将自己复习时不懂得问题解决掉。暑假班里老师还会带大家做题并且记忆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带大家画构造图。因此,大家要做好笔记,感受一下真题的感觉。

暑期班之后

就要开始你的solo了。我当时每天都要做好计划,类似于每天背诵“20页构造+20页物理+20页特种构造”之类的(20页只是给大家举个例子,大家根据自己的时间进行调整),同时也要定期返回复习,以免之前耗费的精力变成无用功。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对于课本的熟悉度一直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不会在简单题上失分。(物理内容除去部分概念外,其他的计算,原理以理解为主,无需记忆)

(不同层级的标示,方便记忆,找重点)

②关于真题:

真题是最宝贵的复习资料,大家在做了多遍之后会发现总会有重复的题目,那这样的题目就及其重要了,一定要记牢,这在考试中就是送分题。同时,大家还会发现一部分题目是书上没有的,那这样的题目没有好的办法,尽力去理解,一定要背过。

还有部分题目,虽然书中没有明确的答案,但你去总结书上的相关知识点也可以答得上来,那这部分题目就需要你对书本足够熟悉,要去总结(当然,如果你手里有师兄师姐的总结笔记再好不过了,节省时间)。一句话,考过的题目,考前务必拿下

③不同的题型:

技术考试中一共有5种题型:填空题,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画图题

填空题,选择题:没有什么答题技巧,会就是会,不会就是赌一把;

名词解释题:主要是把课本上可能会考的名词解释,往年真题里的名词解释都把握住。“神仙题”的话,大家也不能空出来,尽力编一编。同时,也可以辅助以一些简图,这都是好的习惯。(平时在一个小本本上记录下每一个你觉得有可能考的名词解释,11月份之后或者更早些时候就要背诵了。)

简答题:大家要在平时自己多总结并且结合往届师兄师姐的答案汇总出自己的一套答案,这一工作最晚要在11月份(10月份完成最好)之前完成,11月份(10月份)之后就是疯狂背诵了。同时,可以附加简图的时候,一定附加简图。

  (师姐的简答题整理,被我暴力无脑使用)        

画图题:在暑假班里会有相关的汇总,大家认真听一下哪些图需要重点记忆,以及画图的规范,并在11月份之前将所有可能考的、已经考过的画图题的优秀范图准备完毕,11月份开始每天记忆两个左右,靠前就会画的熟熟的。 

(搜集到的范图,认真记忆,默画)

(5)时间分配:我在暑假班之后,每天分配在技术上的时间大概是4小时左右,“背诵+刷题”(越到后期花在课本上的时间越少)。

友情提示:

几凡的考前模拟卷认真做!

几凡的考前模拟卷认真做!

几凡的考前模拟卷认真做!(不多说,说多了都是泪。。。。。)

PART 2
关于大综合(98分)

我的分数不高,所以个人的复习经验的可参考性很有局限性,大家批判的看一下吧。

①概况

大综合=100分理论+50分小快题

②考察范围:

相信大家都能知道是哪些书了。

③复习策略

理论部分除去历史需要听取常老师+卢老师的课程之外,其他的课程均不推荐听课。只需要大家跟随几凡的建筑七书+几凡暑期PPT,并且认真做历年真题,理论部分就够了(对大部分人来说,你会的别人也会;你不会,大部分人也不会)。

 

(建筑历史听课笔记,还是有些草。。。)

小快题部分由于时间短,功能较为简单,要求远不如三小时快题的要求高,大家不必过度紧张(我觉得虽然不一定画的很好,但挂掉还是有一定难度)。但小快题更需要大家清晰准确的画出分析图,用分析图讲清楚设计意图以及对于题点的呼应,因此要多多注意分析图的训练。

所以我推荐技术方向或者历史方向的考生在暑假班的训练之后,每周都要画一个小快题+一个大快题,10月份之后专注于小快题就可以了。不偷懒,一定会有好结果。

友情提示:

今年的大综合状况比较难,相信大家都有所耳闻了。所以大家一定要认真准备,认真背诵,认真画图,不要偷懒!最晚10月份开始背诵,但我觉得时间充足的话9月份开始是极好的!

PART 3
关于英语(82分)

近三年英语线已经降到60了!所以大家不要过度恐慌。

当前时间已经进行到6月份了,英语的前期准备工作(单词+长难句)也面临尾声了。

我主要说一下暑假班之后的安排。

①阅读理解

这是最重要的部分。开始做真题之后,大家可能会发现自己的水平惨不忍睹(5道题错3个了解一下),但这都是正常现象,坚持住。我比较推荐唐迟的阅读理解真题讲解课程,大家跟着唐叔走,听一听他的解题思路,多多训练,考前水平都会有质的提升。同时,英语真题最少做三遍,每次都要把错题的思路理清楚。

②英语作文

买一本王江涛的作文书,根据书中前言部分的书本使用方法,选择10篇大作文+10篇小作文,认真背诵,作文就不需要其他资料了。11月份开始找一些题目自己训练一下,再修改,熟悉熟悉写作文的感觉,或者总结自己的写作模板。考试的时候就会才思泉涌了。

(作文背诵及独自练习)

③新题型

我当时也是跟着唐叔的课来的,复习时间比较靠后,11月份才开始。大家注意历年真题的训练总结。难度小于阅读理解,且方法与阅读理解有相似之处。

④翻译

10月份开始跟着唐静老师的课程来,一定要硬着头皮自己独立把翻译内容写下来,再根据唐静老师的讲解,记忆不熟悉的单词,词组,多拆分不熟悉的句子结构。过程可能不是那么顺,但你一直坚持,一定会有一个不错的结果。

(英语翻译练习)

⑤完形填空

没有听课,在11月份开始自己做,自己对答案,错的再多也不要灰心。考试的时候相信自己,毕竟阅读理解都走过来了,你一定没问题的。

友情提示:

英语复习资料为——王江涛作文+单词书+真题。不需要做模拟题!

PART 4
关于政治(74分)

政治的复习是最容易考前突击的一个。但也要有相对足够的时间。个人推荐8月份开始,最迟9月份。给的时间越多,效果越好。

个人政治的复习资料——肖秀荣全套+徐涛/腿姐马原部分视频。

复习方法——

第一阶段


以肖大爷的《知识点精讲精练》为主,根据其中的重点内容有选择性的记忆有关选择题的相关知识点,留一个较深的印象。同时马原部分一定要听懂相关的哲学概念,并对问答题的出题范围有所掌握。

在刷书的同时,也要刷1000题,做好错题的标记。方便二次检测。(我个人是下一章节结束时,回头复习上一章节错题,顺便检测上一章的学习质量)。大概在9月结束时,《精讲精练》就过完一遍了,1000题也基本结束第一轮。第一阶段(8,9月份)结束。

第二阶段(10月份)


有了第一遍的基础第二遍就要快的多,可以较快的复习完第二轮。我个人在第二阶段复习各个章节的时候是先做对应章节的练习题(你大概会发现第一遍错的第二遍还会错),然后由错题为指引回归《精讲精练》重点复习

第三阶段(11月份直至考前)


此时踏踏实实经历过两轮之后,不需要怀疑自己了,各路模拟题大概也快上市了,大量的模拟客观题,以错题为指引回归课本,同时开始积累主观题的答题套路、格式。也可以开始正式背诵客观题知识点(结合肖大爷的《知识点提要》)以及主观题了。

友情提示:

纠结主观题选择哪个人时,遵循以下原则:

  • 时间充足者——徐涛

  • 时间短缺者——肖秀荣

( 其实主观题目的记忆更是在培养一种政治语感,就算你挑选的老师没压中题目,大概的话术写出来,也是有不少分的)

PART 5
关于心态——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第一年的时候,由于从头到尾不相信自己可以考得上,虽然该做的都做了,每天复习也能达到12h+,最后依然很玄学的挂掉了(大综合填空题后面23个空被我忘记做了,也直接影响了最后一场的心态)。这可能就是心态的神秘力量吧。

第二年的时候,由于是二战,多了许多有的没的压力,中间也会有时候想要放弃,但是每到这时不如稍微放空自己,不要将自己逼得太死,积极调整心态,把每天该做的都做了,打两把排位也并非你的罪过。

既然大家排除万难最后选择了同济这个赛场,那就没有理由不相信自己。制定一个适合自己的计划,实现自己的计划,同济没有拒绝你的理由。在备战中你一定会收获多多!

待到明年樱花再开时,希望在花雨中看到诸位如花的笑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