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研途|从总分315到361上岸同济的提分全过程

 Duni设计学院 2020-08-18

YH学长

2020同济初复试总分622.3分

2020同济初试361分

本科:山西大学

几凡全程班学员 复试班学员

全文分为三个部分:

写在开头(我的概况以及一些准备)

干货部分(具体怎么进行)

写在最后(我的经历以及一些鸡汤)

Part 1

写在开头

我是二战考生。

一战考的快题方向,成绩为:

二战考的技术方向,成绩为:

二战我开始犹豫选什么方向,考虑到当时我本科的建筑历史要比构造和物理学得好些,而且在听第一次常老师卢老师录音我做了逐字稿,加上对建筑史有比较大的兴趣,所以我最后选择了技术方向。(皮一下)

其实是我觉得有兴趣和能学好是两码事,认为技术稍微下下功夫可以学得好。再加上,设计课画大样也不至于不会。而且日后考起一注来,啃过技术可能稍微轻松一点。

1.“WHY”

为什么选择考研?

每个人都有这样或那样选择考研的理由。我实习过。当时发现了自己作为一名普通本科生的瓶颈,觉得难以有更大的作为,动了考研的念头。

为什么选择同济?

可能是因为看了小菜场上的家,对同济的教学很感兴趣。而且同济地处上海,觉得这样的环境非常开放,非常喜欢。于是便选择了同济

为什么考研是首要关键的问题?

只有彻底回答了这个问题才能在之后数次濒临放弃的紧要关头,重拾坚持到底的勇气!

2.“HOW”

考同济需要做什么,以及怎么做,最后做到什么程度?

这是本篇所要回答的问题。

除了努力之外,我还想强调一个标准:做到

只有将一件件小事的完成落到实处,才会做成一件大事。

“踩在我的肩膀上”:

一战有什么遗憾二战如何弥补?

一战有冒进的念头,不懂复习的重要性,而且每天的学习时间不均衡,有的学科会一天不看,狗熊掰玉米式。

二战就稳扎稳打,温故而知新,每天的学习时间有一半是在复习之前所学内容。

     Part 2

干货部分

时间规划

“定计划是我认为最值得花时间的事情,每周花一个小时查漏补缺自己的计划,甚至每天晚上花十分钟检视调整计划,都非常划得来的事情。尤其是在后期,一个能把你安安稳稳卡在时间轴里的计划,是唯一可以让你不慌不乱不崩溃的东西。     

                                                                                                ——X学姐

这是最后三个月的计划表,学习时间在12~15个小时(由于我在家复习,不会有人打搅)

6:00-8:00 热学

8:00-9:00 光学

9:00-10:00声学

10:00-12:00 历史+城市设计+批评学等

12:00-14:00政治+吃饭

14:00-15:00 背诵或者默写英语作文

15:00-16:00 阅读总结

16:00-17:00 新题型+翻译+完型

17:00-18:00 背单词

18:00-19:00 休息,锻炼

19:00-11:00 构造或者特构,按章节过,每节过完配合画图

要学会临时调整,当一项一项任务变成绿色会有很大成就感。

总体规划

在备考过程中,一位学长曾跟我说过这样一句话:“考同济,你是不能有什么短板的。”

我牢记在心里,奉之为真理。

大的条件:天时地利,良师相助,自我努力,一些运气

小的条件:各科过线,总分过线,初复试总分过线。所有的这些,缺一不可。

在备考的过程,见过太多优秀的同学,或是英语差一分,或是政治差几分,大综合差些,或是总分差一些,或是快题差一点。

同是一同奋战的同学,替他们遗憾惋惜之余,更时刻警示着我:一点的差池意味着全部推翻重来!

于是在总体规划的时候我们需要注意:不可偏废。

有兴趣的使劲学,没兴趣的简单看两眼,寄希望于题出简单点是不可取的。

但在准备中也不是所有细节都要仔细推敲完善方可罢休,我们没有这样的时间与精力,所以我建议:在各个大的板块上要面面俱到,在具体学习深度上要抓大放小,主次分明

接下来我们深入各科,分享下各科需要注意些什么。

    1  政治

我第一年政治70,第二年政治77。(感觉应当再高些的,不过这样也不错。)

我第一年十月前跟着腿姐,之后加了徐涛,实在因为涛涛太可爱了,讲的也很好。

常规操作:

态度:

这是一门好好学能给总分贡献70+的学科,要予以重视

时间:

不要突击,暑假就要开始了。也不必太早,(我一战寒假就开始了,战线稍微有点长。二战九月)

策略:

十一月前以选择题为主,大题等徐涛等老师的预测出来以后再背就可以了

书籍:

  • 10月前:徐涛的核心考案(肖老的精讲精练)肖1000,徐涛优题库

  • 10-11月:冲刺背诵笔记(好像风中劲草也行?没试过,反正一个东西)徐涛预测卷,肖八,腿姐预测4套卷(能多做就多做,选择题就行)

  • 11-12月:徐涛必背20题,肖四

方法:

知识框架+题目训练+错题整理(时间有限的也可以不必整理错题,每天多看看即可)

技巧:

字不好的同学练练字,写的整齐点。背的大题要往答题卡上默写。背过和能在纸上写出来是两回事

特别注意:

虽然选择题大致可分为:马原,毛中特,史纲,思修,时政。但是!!!其实时政会穿插在另外四科中,数量逐渐上升。

所以我们不能沉浸在做预测题的舒适感中,要多关注11月,12月发生的大事,这样考到才不致慌乱。比如,考前一天徐涛公众号发布了有关“香山会议”的选择题,虽然最后出现在大题中,但也可以在选择题题干信息基础上自己进行适当补充作答。

在此我说下肖四的预测问题,四套我都背了,大题其实压中的不多,我都是懵逼状态写的。

然后考出来微博里两极分化,一边和我一样懵逼,另一边还是肖老牛逼,就很迷惑。

我的建议是:

还是多背背,不要迷信某本资料。实在不行,退一万步讲,你背出语感来,写两句肯定对的话,再抄抄材料,其实分数八九不离十了。  

知识框架:

错题整理

   2  英语

英语第一年59分,第二年82分。(我平时是按90分要求自己的,虽然90分几乎不太可能,但求上则居中,求中则居下,求下则不入流。)

1.基础:

(1)单词  :

①书籍:《十天搞定考研词汇》 我没用过,不过听王江涛说有同学成功过,只要下苦功夫。(可我觉得很矛盾,这书名一看就让人偷懒,十天以后呢?)

朱伟唐迟的《恋词》 口碑非常不错,来源于真题。

唐迟的《词汇的逻辑》 对词汇进行了分门别类,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效率事半功倍

何凯文的《1575》 特点就是重点突出,而且底下有替换词,适合应考。

周思成的《考研单词一笑而过》 我主要使用这本书,当时也不知道其他的。坦率的讲,这本书有些老实,把考纲词汇几乎都写进来了,记忆方法比较多,除了词根词缀记忆法,还有一些联想法,适合记单词比较痛苦的同学使用。

要诀:

可以自己总结单词嗷。除了按政治经济社会人文科技法律医学等分类,我还做了正态度词和负态度词等许许多多便于应考的小分类。

也做了词根词缀这种科学的总结,还有词汇辨析。词汇辨析分为形辨(长得容易混淆的单词)和意辩(意思相近但不同的单词)就像《城市并非树形》,认识单词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认知。

②策略:我背了一本周思成的《考研单词一笑而过》第一年暑假前背了三遍,建议五遍。一遍不要太长,最多一个月要把单词全背一遍。单词每天都要背,一天不背就没感觉了。

即便是在快题班高压下,我仍需要每天挤出一点时间看单词。背单词书和我自己总结的单词,之后就开始背何凯文五夜十篇里遇到的生词和他的模拟卷的单词了,然后背到考前一天。

(2)长难句:我最开始听何凯文的,觉得还行。后来学姐给我安利了唐迟,我发现唐叔讲的更符合我心意。

2.应考:

阅读:

方法论:唐迟,李旭,何凯文我都听过。现在留下的主要的解题思路还是唐迟和何凯文的方法。第一年我没考好英语就问考七十多的同学,他们都说了何凯文,第二年我就跟了何凯文的阅读课和五夜十篇,做了笔记。

总结题目:有同学可能会满头问号???这怎么总结。那么我是分了类的。05~19,15年,60篇文章,300道题目,我不能说每道我都吃透了,但我可以说每道我都琢磨过,每道题都编了号,比如19(年份)T1(第几篇文章)21(题号)我别出心裁的给题目分了类:

普通题目:这种题基本依靠定位就能做出。需要一点点技巧

一般难题:这种题基本定位不到,只能看同类题目看看答案句来源在哪,需要一些技巧和感觉。

制胜难题:这种题基本做不出来。我看了好几遍还没读懂,就每天拿出来看看,拜一拜,祈祷别在考试的时候遇到就好。

注意:别迷信方法,技巧,这是锦上添花的东西。真正的起作用的是背了一遍又一遍的单词,拆的头痛的长难句积累。

如果不想下功夫就想有所成就,富婆你可以考虑一下。基础和技巧建议八分基础二分技巧。

总结题目建议越早越好,不要想我一样考试前才总结完,比较紧张了。   

作文:

在这里我必须大呼:同学们一定要一定要重视作文!!!

我第一年考研成绩59分。(考前17年,18年模拟的时候,作文是默写的,估了20分,总体分数在70+。建议大家模拟的时候不要骗自己,自己写作文。)出问题的是作文,顺便影响了其他题目的发挥,再加上那天中午没睡好。

作文我也是听了王江涛的课,在这里我澄清下,老师讲的挺好的,我也按照他的要求背了,不说滚瓜烂熟也能在规定时间默写下来。

问题就是考前没有自己写过,上场现编,还勾画了,那真是犯了大忌。

作文怎么学可以去看王道长的课,在这里我不再赘述,只说一下自己提高的途径。

第一,练字。

我不会圆体,也不会意大利斜体,我挑了个最简单的,手写印刷体,也叫衡水体。买了本字帖,就开始练。

练字我稍有些心得,就是要照着写,而不要去描红,那样没用。虽然刚开始还歪歪扭扭的,但随着每天的雕琢,你原先写字的坏习惯会逐渐消失,最终便会练成,就像骑自行车一样,从摇摇晃晃到跟公交车赛跑都是慢慢练成的。

虽然会发现认真写下来虽然美观,但时间会很长。这个我以过来人来讲,练到后面是可以在规定时间又好又快的写完的。要不停地练习。我从五月练到了考前的。

第二,写作文。

这个就是在背了几篇范文后自己写一些模板类的文字。然后争取用到每一篇文章。

关键是要用,平时能用出来(而不是背出来),考场也能。再到后期就一篇一篇文章写,自己去适应陌生的题目,陌生的感觉,从暂时空白的大脑慢慢将积累的句子串联成文章。最好找人批改,不断打磨,不断背诵,直到考前。

除了这些,还可以有些投机取巧:比如我准备一篇关于孔子的文章,可以应对传统文化的话题,介绍名人的话题,介绍一本书的话题(内容有论语),介绍一部电影的话题(周润发演过同名电影)。

学有余力的同学也可以看看图表作文,毕竟没说不考。

翻译:

翻译我是跟着唐静老师学的。也看了何凯文讲的,两者综合了下。

不过唐静老师我很喜欢,非常踏实,在听他的课程过程中,我逐步养成了脚踏实地的习惯,而且他的“看到三个可能能组成小句子的词就先翻译出来他”也给我以启示做新题型。

注意:今年考了文艺复兴,Renaissance,这个单词我当时比较庆幸背过。

因为是考纲里的词汇,我在最开始背《考研单词一笑而过的时候》,背到过。(所以背单词还是很重要)像这种长相独特的单词,基本看过一眼便再也忘不掉了。不像这些strike strife strive trifle trivial thrift rifle  

新题型:

标题题和匹配题还好,主要说下排序题。

刚刚说到唐静老师的方法的启示就是,在阅读完给出两段后,将里边的信息简化,记住。开始从A段开始排,这样就做的是一个2+1的过程,接着B段,3+1,以此类推。

完形填空:

也是注重逻辑,前后会有提示,依据这个来找词。考的是词汇的辨析(意辩),以及一些逻辑连接词等等。做了总结,上图。

总结一下,英语很重要。所以05~19的所有文章遇到的生词我都记忆了下,防止再次碰到不会。

 3  技术

分数109,本以为至少110的,没想到差一点。

书籍:

《建筑构造》《特种构造》《建筑物理》《建筑节能》四本课本

  一注的物理分册。技术方向理论册,习题册,图集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策略:

《建筑构造》和《特种构造》两本书很重要,没什么废话,建议逐字记忆。

《建筑物理》和《建筑节能》可以在ppt(有重点)的基础上进行阅读。自己看可能抓不住重点。

穿插知识建议归纳,对比记忆。比如墙体保温策略构造,特构,物理都有提到,可以以特构为主,其他进行补充

方法:梳理知识框架+反复记诵

梳理知识框架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如果书目的编排不合心意(好多问题重复),可以自己理一个框架,按照那个背。

真题除了最后一套留作模拟外,其他都尽早掌握为好。

时间:

暑假前自己整理技术的笔记(以深入理解为目的),画构造图一遍。

十月开始整理电子笔记(白天物理节能,晚上构造特构)

十一月开始加入画图

注意:

1.时间紧,抓不住重点的同学,建议看看真题。考什么,什么就是重点。

2.关于抄书,我暑假前是抄过书的。

不可说没有用。很多学长学姐不建议抄书,但我的观点是看怎么抄,我是会同时看ppt,技术理论分册,课本,然后逐章逐节看过去,在于用图进行逻辑的展示,而不是文字的誊抄,对深入理解知识点有大作用。

所以时间较宽裕的同学,可以试着抄下。自己酌情来看

3.一些规范类知识如果书本与最新的规范有冲突,以最新更改的为准。

展示一些电子笔记

手写笔记

 4   大综合

大综合93分。差强人意。

资料:课本,建筑七书,PPT

常规操作:

背PPT,把握各个学科的脉络,对一些成块的知识进行着重记忆。建议往年考过的所有题目进行完全掌握。

由于本身都是些碎片化知识,我会用便利贴进行记忆。

注意:

1.PPT背完了还可以看看书本,要特别注意有4-5个点的问题,很适合考一道大题。

2.时事(谁获奖了,代表作品,近期举办什么活动了,主题是什么)平时就关注着,像记日记一样,点滴积累。

3.时代建筑的公众号平常可以关注着些,可能会出题。(文远楼与包豪斯校舍,奚福泉等等)

5   快题训练

我一战快题方向,二战技术方向。画过的快题大约是大快题94张(加规划)+小快题39张。

对快题有一些自己的看法,我会就我所思考的一些问题分享给大家。希望能驱除一些你们的疑虑。

1.什么是快题设计?

本质是题,特点是快,亮点需要设计。

既然是题,就有考点,就有矛盾,就要首先解决,不能本末倒置。应该先做题再做设计。

快,就是时间紧。应对策略就是多练,没别的办法。

亮点的设计,平时积累。既可以是优秀快题,也可以是优秀案例。关注公共空间的营造(一间50平方米的办公室几乎做不出花样来),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2.手法和套路的区别是什么?

用的恰当就是手法,用的不恰当便是套路。是一个东西,看怎么用。

换句话说,都是一个方案的亮点(比如三个小盒子),老师一眼便看到。但如果整个设计没有与之呼应的功能或者形式(没有理由),孤零零的三个盒子,便是套路。换句话说,如果有理由(为了解决盒子的南北向采光问题),便是手法。

3.时间有限如何快速提高方案水平?

建议对优秀快题进行抄绘,屡试不爽。

4.日常需要怎样积累?

对于小快题:可以关注公众号:一只建筑精;非标准建筑工作室 可以学习建筑生成逻辑

对于大快题:平常功能训练的不错的话,

造型可以看公众号:无非建筑;建筑师的非建筑

建日筑闻,谷德,建筑志,建筑名苑,都可以抄绘。

5.训练的质和量如何把控?

视自己情况而定,有的同学跨考,但方法得当,画了十来张图便可过。但学了两年我也只知道这么一位同学。

自己情况一般的,需要有一定量的,一战快题的同学建议有40张快题的量。

质也要保证的,画完图找学长找出毛病以后,要及时重画。现在改不好,考场便画不好。

画好一张,再画下一张。我自己其实是个反面教材,之前的70多张几乎不改,评完就评完了。近40张才开始意识到改图的重要性,反复改,觉得有不少提升。

平时会对一些优秀快题方案抄绘:

也会对题目的要点及策略的应对做些整理:

规划类题目计算是头等大事:


最后附上自己的快题:

无色(20~30张的时候)

红+绿(70~80张的时候)

黄绿色(120~130张的时候)

乡村竹艺工坊老师说是我最好的一张,之前抄绘过一位同学的这个方案,这次按自己的理解重新表达了一次。

案例抄绘:

    Part 3

写在最后

2017年9月12号当晚宿舍鼾声四起,而我迟迟不能入眠,起身一拍大腿,去考同济!

9月13号便租了房子,开始考。算来,也有三年的时间了。

我对自己的定位:

一名普通高校的普通学生,对同济考研的了解知之甚少,刚开始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样子还历历在目(当时以为大综合还会考画图题,溜金斗栱什么的我也尝试过……)

随着慢慢的了解,我开始听常老师和卢老师的录音了。

第一节既听不清也听不懂,瞎听一遍也没什么用,我就开始打逐字稿了,基本上一天就能敲一万字,当时凭着对同济的热烈憧憬,仿佛有使不完的劲。(面试的时候听到卢老师的声音开心哭了)

再到后来参加了快题班和理论班开始步入正轨。虽万般努力,但最后首战初试只有315的我抱憾在出线当晚匆匆惜别同济后,回到我的学校完成我的本科学业。

当时我给学校递交调剂申请,一一被拒。

当时我也很迷茫,看不到前面的路。几番思索,无奈之下,下决心再考一次。于是于4月份,边准备毕设的我,腾出一只手来,开始了我的二战。

当时心情也没有多糟,觉得也挺快乐。

往后的日子便平淡如水,专心备考。虽数次濒临崩溃,但万幸最后都坚持了下来,“终于我也看到了花团锦簇,灯彩佳话。”

最后,到了标准的致谢。

感谢以下朋友给予我的帮助:

我本科的英语老师s老师,是您给了我莫大的鼓励,让我从一个四级都头疼的人走到了现在。我以后还期望能走得更远,希望您将来再跟同学们提起来的时候,会觉得我没看错这位同学。

s学姐,是学姐领我进了快题之门,手把手,一点一滴将快题之要诀尽数教授于我。并在二次备战中,均给予了我莫大的帮助。万分感谢!

感谢李老师三个月的悉心指导,对我方案的严要求和最后的真正肯定!感谢T学长,M学长,Z学姐(两位)等许多学长学姐对我各种疑惑的解答以日常评图的倾囊相授,日后相见还请多多关照呀!

感谢洪老师,小乐老师,傅老师,徐老师,帅老师等各位研友平日的商业互吹以及在我一次次快题被批评心灰意冷之余的鼓励,今后也要一起走下去!

感谢为我加油的128家族,卷阿盛境团队,杜哥,126,胖虎胖芳等本科同学;小熊,德玛,老魏,地瓜等高中同学。

感谢舅舅舅妈在我高考和考研前做心理放松治疗。

最后感谢我爸我妈的全力支持,甚至最后为了防止家里断电而帮我借发电机,感恩!

“掏心窝子的真话”:

自从踏上考同济的这条路开始,一路认识的大家便成为研途上不可缺少的风景。有时我们会感叹别人的优秀,自己的不足,其实大可不必。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不用去互相比较的,要坚信按照自己的步伐,也会达到终点的。

总结:

学不下去的时候我会看看B站,

考研是一条什么路。是时刻敦促自己一点一点变好的一条路。

今天要比昨天好,现在要比刚才好。

题越做越熟练,图越画越清晰。要时刻保持逻辑思考,要时刻辨析,脉络,归纳,表格化处理知识。

要学会面对迷茫,要笑着等待。

要学会面对孤寂,要时刻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约束,管理,评估。习惯孤寂,习惯迷茫,习惯失望。

有时候我觉得自己顶不住了,其实我低估了自己的忍耐力和毅力。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形势大好,其实我高估了自己的能力,执行力,记忆力。

希望能对朋友们有所帮助,我们同济见!

(所用书籍的合影留念)

(vip特别福利:报学长VIP的同学可以直接使用所有电子资料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