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攀龙附凤”的思考

 儒墨轩 2020-08-18

“龙”与“凤”,历来被视为祥瑞的象征。尽管它们属于虚无的神话世界,但人世间却常常以龙凤为喻,把龙凤的神性移栽到人类身上,于是便产生了两类相对应的人:一种是人中龙凤,一种是攀龙附凤之辈。汉代扬雄《法言》云:“攀龙鳞,附凤翼,巽以扬之,勃勃乎其不可及也。”此喻依附有声望的人而立名。《汉书.叙传》曰:“攀龙附凤,并乘天衢。”此指依附帝王以建功立业。可见攀附足以带来好处,否则不是龙凤的凡人,何以立名立功!

封建时代的人,也是有“上进心”的,因为甘愿当泥鳅或小蛇的人毕竟不多,自认麻雀或乌鸦者更是微乎其微。命中注定不是龙凤一类,却不妨攀之附之,以期分享或乞求一点龙凤的威风或神气。潇洒的诗仙李白,就曾为了接近龙廷而与唐高宗时的宰相许圉师的孙女结婚,一心追慕权贵,但终究只能酣醉酒乡、四处瓢泊,连龙鳞凤翼的影子都没有摸着。历代文人墨客皆不乏攀附之辈,可真正获益者鲜见,大多退回山林田园,成为真隐士或假隐士;有的甚至在攀附中吃了大亏,如李商隐的抑郁而死。至于流传颇广的陈世美故事,更是因攀附招来了千古骂名的典型。

昔日的攀附之术,或以诗文见悦于显要、帝王,如司马相如当“言语侍从之臣”;或以小丑滑稽面目博得龙颜欢笑,如东方朔甘为“俳优”;或以虔诚趋附车马,如潘岳对贾谧的“望尘而拜”......形形色色的献媚邀宠,不胜枚举,以至于让人怀疑天下几人是男儿!

中国的优秀传统固然源远流长,但攀附的传统似乎该休止了。遗憾的是,当今还有不少人的脑子里装满了攀龙附凤的货色。有的人想方设法通过婚姻谋求富贵之路,有的人不惜出卖人格而换取一星半点的恩惠,生活中演绎着历史的悲剧。

倘若人与人之间更加平等,人人可以凭聪明才智在社会上开创事业,而不必乞怜于“贵人相助”,那么“攀龙附凤”这一祖传秘方或许就不灵验了吧。要知道,当年孙中山还是个儒生时,便说:“行千里路,读万卷书,布衣亦可傲王侯”;青年毛泽东也曾发出“粪土当年万户侯”的豪言壮语。的确,真正的革命者和共产党人是不屑于攀龙附凤的,当代人更应自我尊重。

(原载于1991年5月18日《长江日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