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经》之《国风·王风·扬之水》赏析

 儒墨轩 2020-08-18

【原文】

扬之水,不流束薪。彼其之子,不与我戍申。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

扬之水,不流束楚。彼其之子,不与我戍甫。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

扬之水,不流束蒲。彼其之子,不与我戍许。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

【注释】

扬:水流激扬貌。一说悠扬,缓慢无力的样子。扬之水:平缓流动的水。

不流:流不动,浮不起,冲不走。

束薪:成捆的柴薪,喻婚姻,在此指妻。

彼其之子:那个人,指妻子。其,语助词。

不与我:不能和我。

戍(shù):屯兵以守。戍申:在申国戍守。

申:古国名,《毛传》:“申,姜姓之国,平王之舅。”在今河南唐河县。

怀:平安。一说思念、怀念。

曷(hé):何。

予:我。

束楚:成捆的荆条。楚,荆条,灌木,人多以之为柴薪。

甫:古国名,即吕,在今河南南阳县。

蒲:蒲柳,枝细长而柔软。

许:古国名,在今河南许昌市。

【参考译文之一】

悠悠河水向东流,一捆柴草漂不走。想起那个意中人,不能同把申地守。日思夜想无时休,啥时回家能自由?

悠悠河水流向东,一捆黄荆漂不动。想起那个意中人,我守甫地不相逢。日思夜想情难控,啥时我能回家中?

悠悠河水流不已,一捆蒲草漂不起。想起那个意中人,不能同我守许地。日思夜想愁无比,啥时我能回故里?

【参考译文之二】

小河沟泛着浅波,漂不走一捆柴禾。我心中想念的人,没跟我同守申国。日日夜夜思念啊,何年何月回故国?

小河沟泛着浅波,漂不走一捆荆禾。我心中想念的人,没跟我同守甫国。日日夜夜思念啊,何年何月回故国?

小河沟泛着浅波,漂不走一捆蒲禾。我心中想念的人,没跟我同守许国。日日夜夜思念啊,何年何月回故国?

【仙泉新译】

眼前的河水啊缓缓流,

载不动那捆柴犹如我心。

与我久别的那口子啊,

不能随我来申地当兵。

想死我啦想死我啦,

猴年马月我能回家门?

眼前的河水啊静静流,

载不动那捆荆条似我愁。

与我久别的那口子啊,

不能随我来甫地驻守。

想死我啦想死我啦,

哪年哪月再见她的眼眸?

眼前的河水啊默默流,

载不动那捆蒲柳让我忧。

与我久别的那口子啊,

不能随我来许地团聚。

想死我啦想死我啦,

何年何月回到我的家乡去?

【仙泉赏析】

东周衰微,诸侯“不服周”,其中楚国经常侵犯邻近的申、许、吕几个小国,周平王为了保护他舅舅统治的申国,于是派兵长期驻守,久不换防,戍卒怨恨,希望早日回去。为了一唱三叹,此诗连带也提及许、吕两个姜姓国,将它们一勺烩,表示对王亲国戚的不满。

按理说,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不应该有怨言。但是,周平王自私自利,不顾及军心,不及时换防,违背了人性。青壮年的夫妻生活隔绝,会让人发疯的!

这首诗歌,因此可以称为“闷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