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老师应该如何去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昵称69788314 2020-08-18

往往那些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不是因为没有灵活的头脑,而是因为没有一套正确的学习方法,或者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  因此掌握一套能够促使学生高效学习的方法对于学生的学习效率的提高事半功倍。

  那么常用的方法有哪些呢?

  ▍让学生学会利用零散时间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鼓励学生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去学习巩固那些模糊的知识点、英语单词等,将一些学习内容记录在小本子上方便随身携带,利用闲碎的时间进行复习,效果显著。徐州招聘

  ▍鼓励学生做课堂笔记

  学生记笔记的速度肯定不及老师上课的速度,因此很多学生也放弃了记录课堂笔记。因此对于一些难点、易错点,上课的时候听懂了,由于没有及时的记录以及练习巩固,很容易再次犯下相同的错误。

  因此老师要鼓励学生记录课堂笔记,遇到重点、难点,要预留一定的时间,交给学生去记录和反思。笔记不宜大篇幅的全部记,只需把老师说的重点以及自己的易错点等即可,方便为学生课下巩固练习提供正确的参考。

  ▍学习就是使书本从厚到薄,又从薄到厚的过程

  培养学生归类整合知识的能力。把需要学习的信息、掌握的知识分类,做成思维导图或知识点卡片,会让你的大脑、思维条理清醒,方便记忆、温习、掌握。同时,要学会把新知识和已学知识联系起来,不断糅合、完善你的知识体系。这样能够促进理解,加深记忆。

  ▍错题笔记

  错题的产生往往因为知识点掌握不充分,当然还有因为学生自己的粗心大意所导致的。对于错题难题,都需要进行巩固归纳,整合答题思路。通常情况下,对于难题,明白做题思路后,之后再错的几率比较小,反而是那些因为粗心大意而做错的题,因为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很容易在一个地方栽跟斗。

  整理错题时,除了标志相关知识点外,还需标记错题原因,防止错误再犯、再次丢分

  ▍看着题目觉得会了就是真的会了么?

  学生复习时,往往都是依据之前做好的笔记、试卷等,整体看着,这些题都做过,课文都背过,但真的做起来,却发现那些知识点根本没有掌握到位。

  因此老师要交给学生们正确的复习方法,复习时,不要先看答案,首先去回忆,使学生能够尽快进入学习的状态,培养动脑习惯,真正做到复习时心中有数。

  每完成一个小目标都给自己奖励

  学习是一个长远的过程,如果没有设定阶段性的小目标,那学习将变成漫漫无趣长路。

  因此,教会学生设定学习小目标,比如这周的英语课文今天就背下来,这次考试的错题全部做会,这些任务全部完成后,就奖励自己可以玩一个小时游戏等;这次期中考试如果能考进前20名,就奖励自己买一本自己喜欢的画册……

  通过培养学生这些习惯,提高学生的自控能力。

  ▍全局观念

  所谓的"全局观念",就是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掌握这一章、这一阶段、这一学期的学习内容。我们在学习中都是零散的一点一点的去学,很多同学往往不会把知识点融会贯通,但解题往往都是很多知识点结合起来才能很好的解答的。因此,在学习、复习、考试时都要注意"全局观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